回到儿提时代。我的朋友章明基坐在我家的椅子上,脚离地面还差一大截。
起居室里有一个奖品陈列柜,有一张我和父母的照片,是夕阳中我们在一家餐馆照的,那天是庆祝我16岁生日。我站在椅子中间,向前倾,笑着。照片里没有别人。照片中的我看起来和现在很不一样,笑得很开心。我现在还会笑,但已不是那张脸。操心和疲劳让我脸上挂上了皱纹。原因是:从1997年到2000年,我从未休过假,除了因打篮球,从未离开过上海。有一天我会休假的,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要很久以后。
我这样想:我是职业运动员,就要做职业选手的工作。有时非常疲惫,但也必须为球迷保持微笑。那就是电视广告和广告牌的好处,它们做我不能做的。有时我很累,写在脸上,但广告牌24小时都在笑。有一个记者问我,你的照片到处都是,你感觉如何。我说,现实中的我永远不会比照片里的姚明好看,那个姚明可以去拍电影。
面对任何事都能保持微笑,是一种天赋。我想,魔术师约翰逊就具有这种天赋。我一个朋友有一张他跟魔术师约翰逊在全明星赛上的合影,魔术师看上去和其它照片中我见到的都是一个样子:脸上挂着完美的微笑。你只要拍一张他的照片,谁想要跟他的合影,就将自己的照片贴上去就行了,效果和实际拍摄的没有两样。我觉得科比也有一点像那样。我没有这种天赋。我累的时候掩藏不了,无论场上还是场下。这是另一个我认为我不能拍电影的原因,虽然已有人发出邀请。我演不好戏,也无法找到替身。
NBA第一年结束后,我在上海家中过了20天。只有这20天像在天堂一样,我长了20磅。再有20天就好了(但不要再长20磅)。好时光总是飞逝而过,上海是我的家,但我们在那里的公寓现在几乎像酒店一样,从来都呆不长,不足以找到回家的感觉。
回头看,我在NBA的第一年就像一条高速公路,很长很长,看不到尽头,甚至不知向前行驶多久才能休息。当你无法看到头,路会显得更长,会觉得更累。有时我觉得需要停下加油,但路标却指示:前行500英里。所幸的是,我现在只是偶尔有此感觉。
网络是我放松的地方。我在电脑上花很多时间,打游戏、读BBS、发信息。我会和别人海聊,聊生活、聊篮球。在一个网站上,我用自己的真名作网络名,但我想很多人都不相信那是我。这也不错,因为我可以用另一个身份去和别人交流。我还使用另一个网络名——那个名字来自于我喜爱的一个电脑游戏。
我希望人们,特别是我的同胞们从这本书中了解到的是:不管做什么事,过程很重要;为达到目标,走完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没有马上实现目标,在过程中总能学到些东西。我刚开始打球时,没人料想到我能打入NBA。我自己连想都没想过。但是,看看我现在。重要的不是对失败做好心理准备,而是不畏惧失败。
第三章 第一次的篮球
妈妈觉得如果我念大学的话,就可以在城市里找一个工作,找个女朋友,出去约会,只要高兴,可以再换一任,一年换四任女朋友也无妨。总之能过上好日子。
打职业篮球,中国的孩子并不认为是什么了不得的梦想。我也不是从小就想成为篮球运动员。小时候我梦想有朝一日成为名人,不论是政治家、科学家或者将军都可以。我想成就一番大事业。
美国的孩子长大后能打职业篮球的很少。中国孩子这种机会就更少了,因为中国孩子更多,而全国却只有14支甲A职业篮球队(级别再低一些的就很难称其为职业球队了)。中国球员的薪酬要比NBA球员低很多,要想发财是异想天开。NBA发展联盟(NBDL)球员的年收入3万美金,中国的顶级球员年收入也并不比他们高。中国球员像所有职业运动员一样,退役时遍体伤痛;而他们还得出去另谋一份工作。当你最擅长的只是弹跳、投篮,你能找到一份什么更好的差事呢?
正因为如此,我父母以前从不想让我成为职业球员。尽管我爸爸曾经打了9年职业篮球,我妈妈曾效力于国家女子篮球队。我爸妈不想让我再走他们的路,想让我过上更好的日子。
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我肯定会长得非常高,他们这样想:身高超过2米10,找常规的工作会很困难,所以,把书读好就更重要了。
中国人有这样的习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用X光照他们的手,测量骨头以预测未来的身高。我10岁的时候1米65,X光照过后说我会长到2米21。开始的时候我非常兴奋,几年后我大一些就开始想自己这么高会有多么麻烦,比如说找不到女朋友。我还担心自己的孩子会长多高,因为孩子一般都比父母高。
我对于自己的身高从未有过不舒服,在这一点上父母帮助了我。在学校里妈妈和我走在一起,当我没站直的时候,妈妈会拍我的背,对我说:“挺直你的背。”当然,有些孩子拿我寻开心,但这并没有让我烦恼,反正每个人都有被取笑的时候。
至于衣服倒不是问题,我可以穿爸爸的旧衣服或者买大人装。等到我比爸爸高的时候,耐克公司已经跟我签了约提供衣服给我。我从不需要太多衣服,反正大多数时候我穿T恤衫和运动衣。
我能想到的长得太高的唯一代价是乘巴士。在中国超过一定身高就要买票。1米27以下的儿童免费乘车。我不记得自己有免费乘车的时候,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1米47了。12岁的时候妈妈带我去见一个很有名的教练。那并不是她的主意,而是她的朋友跟她说她该这样做。我不知道自己去那里干什么,教练让我转身,向前走,再走回来。就是那么简单的一个测试。然后他对妈妈说我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篮球手。他说我的屁股太大了,平衡也不好。当然他没有对我说,是对妈妈说的。那时候这位教练举了王治郅的例子,说他具备优秀篮球手的各项素质。王治郅的妈妈在国家队打球的时候,我妈妈还在青年队。教练告诉我妈妈,“王治郅会打得更好,他手大,腿长,能跑能跳。”
我在成长的时候对这些事一直都不知情。可是过了几年,我加入了东方青年队。那个教练不再提他当初的预言。又过了几年,我入选大鲨鱼一队,教练还是什么都没说。一年后,我去国家队试训,再后来,我去了NBA。这时那位教练开始到处说是他发现了我,说我小的时候,他每年都给我的学校捐钱。其实我听说他只有一年捐钱给学校,是我在那里的最后一年。于是妈妈不高兴了,把她第一次领我去见教练时候说的话告诉了我。
妈妈听到我很难成为一个好的篮球手时并没有失望。如果我想成为职业篮球手,他们不会反对,但他们希望我另有所长。妈妈最大的期望是让我念大学。在中国,要成为职业运动员,十二、三岁就得开始训练,每周只去学校3次,每次三四个小时。在美国,你可以今年做这样明年做那样,或边上大学边惦记着作职业球员。而在中国,你必须二者选一,一旦决定自己所走的路,就很难改变。妈妈觉得如果我念大学的话,就可以在城市里找一个工作,找个女朋友,出去约会,只要高兴,可以再换一任,一年换四任女朋友也无妨。总之能过上好日子。
我的父母打篮球都不是因为他们喜爱篮球,是领导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