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管理三国志 > 第8部分(第2页)

第8部分(第2页)

54、尽管曹操在他的诗中感叹过“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的残酷现实,但他的管理理念与其他军阀在本质上并没有任何不同。

为什么关东联盟会形成各自观望的局面呢?有几个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政治形势太复杂。他们以天子秘诏的名义###董卓,以显示盟军的正义性。可是,###董卓,又意味着他们否定了董卓改立的汉献帝。如何看待汉献帝的地位,成了当时最扑朔迷离的政治难题。

第二个原因,当时汉献帝和董卓在一起。攻势太猛烈吧,必然对天子不利。不顾天子的死活吧,又会陷入不义的境地。毕竟,国家需要一个天子,需要一个领导人来象征它的存在。他们还不能公开地否认汉献帝的合法性,否则局面就会更加不可收拾。

第三个原因,在盟军声势浩大的压迫下,董卓竟然下令将洛阳洗劫一空,然后挟持着汉献帝迁都长安。洛阳当时大约有60万居民,是当时全世界最繁华的城市,竟然被董卓焚毁成了一片废墟。谁来为这件事负责呢?这是一个大问题。

洛阳被焚毁,董卓当然是直接责任人。可是,这些以义士自居的各路诸侯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他们高举义旗,但他们真的为天子、为国家、为洛阳城里的60万居民想过吗?诺大的首都一夜之间沦为废墟,六十万居民惨遭飞来横祸,那是一件多么骇人听闻的惨案啊!

所有的人都被这场剧变惊呆了,各路诸侯都有些不知所措。只有曹操显得很兴奋,他对各路诸侯说:“现在局势这样动荡,只要我们一鼓作气,就能够一战而定天下。这样的机会,各位千万不要错过啊!”

没想到各路诸侯都说不可轻举妄动。他们为什么说不可轻举妄动?不可轻举妄动的理由是什么呢?恐怕都是一些难言之隐。曹操却偏偏认为,各路诸侯之所以犹豫不决,是为了保全各自的军事实力。一气之下,他不顾一切,独自率领本部兵马来追董卓。结果,在荥阳这个地方被董卓的部将徐荣打得落花流水。曹操本人也在战斗中多次受伤,只好趁着夜色逃走。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王允用连环计诛杀了董卓,董卓的两个部将李傕、郭汜又兴兵诛杀了王允。汉献帝初平三年秋天,李傕、郭汜重用曹操,命令他率军征讨青州的黄巾军。曹操因此得到机会,收降了青州的三十多万黄巾军。于是,曹操的实力,就不再是只有两千兵马的一个师级部队,而是一个拥有三十多万精锐部队的集团军。这实在太有讽刺意味了,当年不顾汉献帝的死活要拼命###董卓的是曹操,现在跟董卓的部将互相利用的也是曹操。

有些学者说,曹操是各路军阀之中唯一的正义之师。我却不知道,他究竟正义在何处?事实证明,曹操正是一个典型的势利主义者。在势利面前,没有什么正义可言。

当然,曹操也在他的诗中感叹过“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的残酷现实。可是,他的管理理念与其他军阀究竟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呢?我们现在的贪官,不也在感叹社会风气的腐败吗?难道,我们能够因为因为某个贪官感叹社会风气腐败,就否认他贪赃枉法的事实吗?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讨来的结果竟然是整个国家的灭顶之灾。只是害苦了可怜的天下苍生,从此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到处都是野心家们格斗的战场。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55、那些被美化成英雄主义的暴力格斗,以及那些被美化成战争艺术的阴谋诡计,事实上并不是真正的管理智慧。

56、真正的管理智慧,不是为了赢得战争,而是为了让人们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三国演义》描写了一个群雄争霸的战争年代,而今天的我们也刚好处在一个商业意义上的群雄争霸时期。所以,我每到一个地方去讲学,他们都会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成老师,我们在热切地期待着您为我们‘水煮’三国。”

第六讲 东汉末年的两种渔夫(5)

我问为什么?

他们说:“三国里面有管理智慧啊!”

我又问:里面究竟有一些什么管理智慧呢?那些被美化成英雄主义的暴力格斗,那些被美化成战争艺术的阴谋诡计,难道就是你们心目中的管理智慧吗?

在我的理念中,真正的管理智慧,不是为了赢得战争,而是为了让人们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这种快乐和幸福的管理绩效,历史上称之为“治”。管理学的任务,就是为了达到“治”的管理绩效。

“文景之治”和“光武之治”,是汉朝历史上令人难忘的辉煌岁月。辉煌灿烂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大汉王朝的东京洛阳。丝绸之路的另一端,是刚刚崛起的罗马帝国,西方文明的历史,那时才刚刚发端。即使到了汉灵帝出生的那一年,大汉王朝也依然是全球最强盛的国家,全国将近5700万人口,可谓是人丁兴旺、市井繁华。然而,经过东汉末年的战乱,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面积的人口灭绝。曾经那样富丽堂皇的长安和洛阳,竟然沦为一片废墟。

曹操在他的另一首诗中感叹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什么意思呢?他说啊:“当我骑着马经过原野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皑皑的白骨。即使我走了一千里那样漫长的路,也听不到一声鸡鸣。因为战争造成的死亡和因为饥荒造成的吃人现象,许多人都丧失了他们的性命。大约只有百分之一的幸存者还活着,想到这些就会让我痛苦得肝肠寸断。”请问,在这样悲惨的故事中能够找到什么管理智慧呢?

清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先生有一句名言,曰:“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呢?因为青少年看《水浒传》容易变得任性放荡,老年人看《三国演义》容易变得老奸巨滑。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宁静的、快乐的、仁慈的,而决不是任性放荡和老奸巨滑。人们从《三国演义》中看到的那些所谓的智慧,其实大都是权谋。

应该承认,性格复杂的曹操也常常在他的诗中流露出他的多愁善感。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多愁善感的曹操为什么要崇尚暴力和权谋呢?

请听下一讲——从奸雄到英雄。

第七讲 从奸雄到英雄(1)

他在历史上以长于权谋著称,他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可耻的奸雄。然而,到了一千多年之后的今天,却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英雄。那么,他究竟是一个真实的奸雄呢?还是一个蒙冤的英雄?在众说纷纭中,曹操的真相忽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在成君忆先生的眼里,历史就是管理学的案例。通过对历史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做人临事的管理智慧,用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工作。然而,如果我们看不到真实的历史,所有的研究都会误入歧途。所以,认识一个真实的曹操就成了研究《三国演义》的起点。

他活着就是一位奸雄。他死后更是声名狼藉。然而,到了一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总有那么一些人热中于为曹操翻案,把他吹捧成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在我们这个红尘滚滚的商业时代,曹操的真相忽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有一位Y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评论三国人物。他说:“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他又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