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胡乔木:中共中央一支笔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故居堂屋正中悬挂着胡乔木七十岁时的巨幅画像,两侧悬挂的是他在北京工作、生活时的数十张大幅照片,其中有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合影十余张。东房间陈列着胡乔木生前捐赠的千余册图书,西房间陈列胡乔木幼时睡的床铺,用的部分桌凳,还有原全国书法协会领导成员,标准草书学社社长胡公石赠送的28幅诗词字画。在故居东南方,还保存一高大石碑坊,上边横额是“贞孝之门”,两侧有联,为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书,联曰:

父亲胡启东乃盐城名流(2)

春祠立石垂视范,河客停桡拜女宗。

这是当地百姓为表彰胡乔木祖母胡季氏青年守寡、抚孤成立而捐资建立的。

胡启东小时候,家境尚不宽裕。一个偶然的机缘,使他得以读书:那是同村的一户有钱人家,请了私塾教师教儿子,想找个孩子伴读。胡启东与他儿子年纪相仿,聪明伶俐,便被选去伴读。从此,胡家与诗书结交。

胡启东居然考上了秀才——清朝的末届秀才。回乡,做私塾教师。娶妻夏氏(不知其名),亦即胡乔木之母。

胡启东的诗文不错,在当地有了名气,成为盐城名流。民国初年,成立国会。这首届国会于1914年1月被袁世凯解散。1916年6月,黎元洪继任总统,恢复国会。胡启东当选为国会议员——第二届国会议员。

1917年6月,张勋复辟,强迫黎元洪解散国会,议员们纷纷南下护法。胡启东也南下广州护法,站在孙中山一边,在当时算是进步、开明的绅士。他在广州凭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写下诗集《寓穗集》。

胡启东在1923年10月,受到一场严峻的政治考验:那时,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把总统黎元洪逼出北京,然后在国会举行选举,以五千元收买一张选票,要议员们选举曹锟当总统。这便是臭名昭著的“曹锟贿选”。10月5日选举时,出席的议员五百八十七人,曹锟以四百八十票“当选”。那些受贿的议员,被人们咒骂为“猪仔议员”。胡启东拒收贿款,不投曹锟的票,不当“猪仔议员”。他回到了故乡盐城,受到父老乡亲的敬重。

此后,胡启东告别宦途。他曾受命续修《盐城县志》,当地人称之“胡氏县志”。他家的田,由五十多亩增至一百来亩。当胡家长子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家境更好些,土地增至二百多亩。

胡启东喜欢写诗。他曾自费印行诗集《鞍湖诗集》。胡乔木也爱写诗,是与受父亲的薰陶有关。

胡乔木在六岁时进入鞍湖小学(今张本小学)上学。那时,他穿一件黑色的粗布褂子。他读书很用功,而且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夜里,在油灯下看书。夏日,在帐子里看书。只是他不喜欢体育运动。

胡乔木的学习成绩不错。在鞍湖小学读了六年,毕业时受到校长当众表扬——因为他的毕业成绩荣居榜首。

1924年,十二岁的胡乔木考取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即今扬州中学)。他是鞍湖小学那年唯一考入江苏八中的人。

。 想看书来

《中国青年》深深影响了他

江苏八中,一所学风严谨、教育质量很不错的中学。今日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之中,有十多位便出自该校。

江苏八中的左翼势力也颇强。1926年冬,江苏八中的学生们上街宣传,胡乔木也参加了。胡乔木在讲演时,点名批判了军阀孙传芳,为此遭到逮捕。鉴于他年幼,不过十四岁,很快获释。此事表明,年纪轻轻的他,已是左翼阵营中的一员。

他的大哥胡达新也在这所学校学习,他参加了国民党左派。胡氏兄弟都热心于政治。

恽代英来到江苏八中演讲,给学生们莫大影响。恽代英是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主编《中国青年》杂志,江苏武进县人。他的演讲,富有鼓动性,使学生们为之振奋。胡乔木也是热心的听众之一。

从此,《中国青年》杂志成了胡乔木的密友。这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当时的发行量达三万多份。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萧楚女、邓中夏、张太雷、任弼时、李求实等担任编辑,也发表了不少文章。二十多年后,胡乔木在延安成为《中国青年》的主编,这足以表明,当年的《中国青年》杂志,当年该刊主编恽代英的演讲,给予胡乔木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中共在这所名牌中学建立了组织。胡乔木读到了《向导》。《向导》是中共中央刊物,周刊,半公开发行。胡乔木在《向导》上读到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罗章龙等的文章。他也读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他的政治倾向,日渐明朗起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军阀孙传芳占领了扬州,抓学生当兵。八中的校长叶维善决定学校停课,让学生们回家躲避。胡乔木随哥哥胡达新到镇江住了些日子。当他返校时,江苏八中已改名扬州中学,他进入了高中一年级。

高中分文科、理科。那时的胡乔木学理科,却又酷爱文史。他给校刊写诗,被吸收为校刊编辑。

1929年江苏大旱,胡家收不上租来,经济困顿。那时,胡家五个子女,有四个在上学。不得已,胡乔木则不得不休学,以便省下钱来供大哥胡达新上完大学。

失学,对于胡乔木无疑是个莫大的打击。幸亏校长帮了他的忙。校长教化学,让胡乔木做他的助手,批改实验作业,给他一些钱。这样,胡乔木在半工半读中读完高三。

临近毕业时,校方开除了几名学生,说他们是共产党。胡乔木为此写信给学校教务长,批评校方“甘当国民党的工具,把无罪的同学开除了……”这表明胡乔木的政治态度已很鲜明,表明他与共产党人有很多联系。

1930年夏,十八岁的胡乔木从扬州中学毕业,考取了北平清华大学。

在清华园演出“危险的戏”(1)

胡乔木进入清华大学,有人说是读中文系。其实那是误传。前些年,方铭生病住院,正巧胡乔木也住院。病中闲聊,胡乔木向方铭说起了他进入清华大学的有趣的经历……

胡乔木在高中读的是理科,也就报考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那时,系主任乃大名鼎鼎的吴有训教授(后来曾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新生入学后,吴教授便找新生们谈话。他问起胡乔木喜欢读什么,胡乔木照实直说,说的都是文史方面的课程。

吴有训当即说道:“既然你喜欢的是文科,大可不必读物理系。你可以转到文科去嘛!”

吴有训的一句话,使中国少了一位未来的物理学家,却造就了一位大“秀才”!

于是,胡乔木转到了文科。不过,他没有进中文系,而是进历史系。那时,中文系的招生名额已满,历史系尚有余额,而胡乔木对于历史也有兴趣——此后,他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写《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直至晚年提议编写并审定《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也都跟他当年读过历史系有点瓜葛。

传说胡乔木进入中文系,大抵是由于他跟中文系系主任朱自清教授有过交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