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来的陈家公子】
四十年代,上海滩几乎无人知道镇海这个浙江滨海小镇,但是却无人不知鼎鼎大名的三北轮船公司老板虞洽卿。这个买办出身的工商界大亨,当年是在上海滩一跺脚就会地动山摇的人物。当年蒋介石进入青帮老大黄金荣之门,就是通过虞洽卿介绍的;而现在热闹繁华的西藏路,那个时候就赫然叫做虞洽卿路。这个当年最有名的上海滩闻人,就来自上海人通常所称的宁波乡下。
上海人虽然习惯于把宁波称为乡下,却并无丝毫贬义。因为上海滩有不少大亨,都来自宁波。宁波自古是江南的最重要的出海口,自唐以降,一直是重要的港口和江南物产的集散之地。长期的经济繁荣,也使得宁波周围人文荟萃,出了不少名骚一时的人物。上海开埠以来,宁波港的地位大大下降,但是头脑灵活的宁波子弟,莫不前去上海,谋求更大的发展。定海的朱葆三④、镇海的虞洽卿、奉化的蒋介石,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宁波东北的临海小镇镇海,隔海和上海相峙,人杰地灵。当年虞洽卿就是从镇海的三北,开辟了一条直通上海外滩十六铺码头的航线。因此镇海子弟不仅深受虞洽卿的鼓舞,渴望着也能像他一样到上海滩大发洋财,而且出门便是前往上海的轮船。一夜之间,就可以到达十里洋场,花花世界。穷人家因此千方百计托人,把子弟送往上海学生意,有钱的大户人家,也不惜巨资,把子弟送往上海读书。
却说镇海洪塘⑤的陈家弄,有一户大户人家。家中既有良田数百亩,又是个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长房长子陈更华,出生于民国十三年(公元一九二四年),年少好学,更是出落得一表人才。身高一米八十挂零,白净脸盘,在普遍个子矮小的宁波人当中,端的是鹤立鸡群一般。家境富裕,又上过新式学堂,因此四邻八乡的大户人家的小姐,莫不暗中倾慕。陈家向来洁身自好,十分谨慎本分。最后老太爷作主,为陈更华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李谋真。李家也是富裕的大户人家,但是立家之本,却是一手祖传的外科手艺。凡跌打损伤,正骨按摩,李家在浙东一带负有盛誉。
李谋真虽然是闺中小姐,花容月貌,却也学得一手高超的祖传手艺。虽在闺中,却也传出医术高明的名声。谨小慎微的陈家,非常满意李家这种实实在在的家庭背景。一九四五年,日本人投降,宁波光复。陈更华迎娶娶李谋真为妻,洪塘陈家弄端的是热闹非凡,十里红妆,百桌酒席,婚庆喜宴连着办了三天三夜。
吉期过后不久,踌躇满志的陈更华就跃跃欲试,要走先人之路,到上海闯世界、读洋书。陈家于是不惜变卖不少田地,将陈更华送到了上海。因为在当时宁波人眼中,走虞洽卿的道路,成为上海洋场的大买办,才是大富大贵的捷径。这样,陈更华携妻李谋真到了上海,经过上海宁波同乡会的老乡帮助,在上海安顿下来。陈更华聪明灵活,不久就学得一口道地的上海话,加上出手大方,气度不凡,俨然是上海滩的小开派头,另一方面,倒也苦读英文,进步神速。
【陈良宇出生】
一九四六年十月,陈更华和李谋真的长子在上海哇哇坠地,陈家喜添人丁。这个新出世的陈家长子,就是上海滩日后的第一号人物,位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的陈良宇。不过陈良宇虽然日后成了江南王,但是出生的时候,并无异相,既没有红光满室,也没有紫气冲天,只是一个白白胖胖,足月足斤的大胖小子而已。
陈良宇日后位高权重,成为江南封疆大吏的时候,中共对外宣布的的官方简历上写道:“陈良宇,男,汉族,一九四六年十月生,浙江宁波人。”这其实是一种政治障眼法。中共统治,向来学习古代管理官吏的这一套。其中有一条,就是回避制度。所谓回避制度,就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不能在自己的家乡为官。这是中国千年以上的官场传统,贺知章的一首《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说的正是读书人科举高中之后,不得不到离开家乡千里之外的外地当官,一直到年老退休才能回到家乡的真情实感。现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文件当中,也有无数条文规定不得在自己家乡为官。
但是中共统治之下,政令的严肃性甚至还不如皇权时代。在政治利益的驱动下,一切都可以变通。陈良宇明明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其中只有七年时间在部队学习和锻炼,按照惯例,是不能在上海成为头号官吏的。日后陈良宇出事,也正是因为在上海的许多人际关系和人事纠葛。但是政治斗争的需要,还是把陈良宇推上了上海市委书记的位置,因此中共组织部门就不惜把他的祖籍作为籍贯。因此准确地说,陈良宇出生于上海,是地道的上海人。
之所以说陈良宇是宁波人,乃是因为其父陈更华,虽然也在上海生活了一辈子,但是出生在宁波洪塘陈家弄,现在属于宁波市老三区辖区内。其实陈更华也早在一九四五年,年仅二十一岁时就移居上海,此后再也没有在宁波生活过。何况一口上海话,毫无通常“小宁波”常有的口音⑥,也算是地道的上海人了。
陈良宇出生的环境,相当富裕。当时虽然陈更华尚在读书,并无家庭收入,但是来自宁波的接济却是源源不绝。陈家老太爷望子成龙,不惜血本为儿子提供优越的条件。陈更华虽然派头上很像小开,但是读书还算用功。加上基础良好,天资聪明,竟也学得一肚皮的知识,尤其是英文非常出色。
据考证,一九四六年,蒋介石找吴大猷、曾昭伦和华罗庚三个人问话,说中国能否也造原子弹。那三个人说,中国缺少人才。于是蒋介石就委托三位科学家,尽快选派并护送一批最优秀青年去美学习,回来造原子弹。这样,南京中央政府公开招考官费留学资格,派遣到英美留学。聪明的陈更华参加了一九四八年最后一届的官费留学考试,居然高中留美资格。
【留美学习X光技术】
大概是因为这几期的官费留学生,目的是为了培养以后制造原子弹的人才,因此选派的学生都是相关的物理专业。陈更华则以电子专业,获得去美留学的官费资助。
消息传到宁波洪塘,陈家弄一片沸腾。陈更华考上公费留学资格,在陈家看来,等于是在过去科举年代考上了状元。欢庆之余,陈家决定卖掉在洪塘的所有家产和土地,一部分用以资助陈更华留学,另一部分则用于在上海安家,等待陈更华回来。这样,洪塘陈家全部搬到了上海,在西藏路置产安家。陈更华时年独自负笈出洋,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年仅二岁的陈良宇,就和母亲一起,住在了西藏路的一幢石库门房子里,和从宁波搬来的整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
陈更华作为陈家长子,深受陈家追求实惠,努力成为上海滩买办这种思想的熏陶,到了美国以后,一不学基础物理,二不追求学位,一门心思,学习一门医用X光技术。四年时间,基本上都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学习电子学。这不仅辜负了政府选派官费留学生学习制造原子弹技术的初衷,而且在当时的留学生当中,也属于非常极端的实用主义者。而这种极端的实用主义的陈家传统,此后在陈良宇的人生道路上,也留有深刻的痕迹。这是后话。
蒋介石打不过毛泽东的农民军队,扔下大陆跑到了台湾,陈更华的官费留学也很快变成了自费留学。所幸陈更华家境富裕,留学费用从来也没有成为难题。这样一来二去,陈更华在美国留学四年,谈不上学有所成,也没有拿到什么学位,倒是把X光机的原理,特别是修理医用X光机的技术,学了个扎扎实实。一九五二年,在老父娇妻和幼子的翘首盼望中,陈更华从美国回到了上海。
在陈家的实用主义哲学看来,不管谁坐天下,只要有一门扎扎实实的手艺,都一样能过上好日子,做人上之人。有意思的是,陈家为了配合陈更华到美国留学,把宁波的房产土地卖得一干二净,到了上海又没有开张买卖,结果从不折不扣的大地主,摇身变成了普通的上海小市民,幸运地躲过一劫。否则以几百亩良田的家产,在土地改革中不死也要掉一层皮。小小的宁波因为是蒋介石的老家,所以共产党的专政特别严酷。接管城市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官员清一色是山东南下的解放军,五十年代初的镇反时期⑦,有钱人按比例拉出去就枪毙,根本不经过任何法律程序。
幸运地躲过这一劫难的陈家,并没有意识到共产党专政的残暴性,反而自说自话地过起了自由职业的好日子。陈更华回国之后,正好赶上上海大批有钱人仓惶逃走,许多豪宅人去楼空,上海的高档住宅楼价暴跌。陈家瞅准了机会,买下了南京路上最繁华地段的一套豪华公寓。
这套公寓地处南京路最热闹的地段,在大光明电影院隔壁、福利公司的楼上。整栋公寓都是上海滩最有钱的人才能居住的豪宅,不仅装潢富丽堂皇,而且门卫居然是来自印度的红头阿三。这是旧上海最讲究的住宅门前才有的特殊的富贵标志,印度门卫一脸的大胡子,头缠红色包布,制服上的铜钮扣闪闪发光。据上海的老人说,这个红头阿三一直到一九五五年还在,成为上海滩繁华年代的最后一道风景。
陈更华的这套公寓,面积至少达一百二十多平方米,金漆地板,高档的西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