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玥不是不能理解这种偏心。
但,他是皇帝!
皇帝就有皇帝的责任,身为一国之君,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偏心不是不行,但如果偏心过度,连是非黑白都能随意颠倒,那这个皇帝就不配为君!
眼下是还没到这个程度,但宣明帝早前在沈家的案子上,已经隐隐有了是非不分的昏君做派。
沈玥甚至在御书房,当众指出过这一点,但换来的不是宣明帝的自审,而是他恼羞成怒的软禁,甚至不许沈玥见外人,以免她“煽动人心。”
前车之鉴在前。
如今,作为皇帝心腹的窦元武已经认罪,是非黑白终于有了结果。
萧挺要做的,就是趁热打铁,将人证物证搜集完整,彻底把这个案子钉成死案,再送回京中,让宣明帝不得不认账。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免去朝廷许多争议,也能让沈家翻案彻底,不至于留下让人质疑的隐患。
沈玥当然明白这一点。
她虽然心急为沈家翻案,但也知道有些事情必须做实了,方方面面都不能留下隐患。
否则……以宣明帝的心性,她可不敢赌他会不会借题发挥。
“萧挺是我朝武将顶梁之一,平生最恨通敌卖国、陷害同胞之事,他绝不会轻饶了窦元武,也定会拼尽全力搜集线索,将案子钉死。”
燕绝道:“窦元武的罪行一旦公开,满朝文武势必群情激愤,这是抄家灭族的罪名,即便是皇上也保不住窦家。”
“窦元武作为主犯,凌迟都是轻的。”
沈玥冷冷地说,“他就该被千刀万剐,挫骨烟灰,死一千一万次也不足以抵罪!”
要知道,边关这一次战死的不止是她父兄,甚至不止是那五万边军。
还有三座城池的沦陷,超过十几万百姓被屠杀,无数人灭门绝户,区区窦元武一条性命,拿什么还?
他不止毁了边关,也毁了大燕边军,让曾经万众一心、铁桶一片的边军人心涣散,这支军队已经不再是从前沈家在时的威武之师,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都很难再有昔日的荣光。
除此之外,边军中高层的武将战死超过十余人,剩下的武将也全都废了。
他们之前为了保命选择向窦元武靠拢,或是谄媚,或是明哲保身沉默不语,等到窦元武的罪名公开,朝廷清算下来,他们每一个都跑不掉,都会被卷入其中。
即使不会丧命,前途也算是尽毁了。
沈玥对此没什么好说的。
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她不会要求每个人都有宁死不屈的骨气。
但既然做出了选择,便要承担选择的后果与代价。
选错了,也怨不得旁人。
萧挺没有马上公开窦元武的罪证,也是防着边军武将们的想法,怕他们狗急跳墙,再做出什么糊涂事来。
如今边关三城,洛城收复在即,但剩下的临潼城和定康城还在蛮族手里。
边军的第一任务是收复边关,驱逐蛮族,不能在这个时候内部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