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一个简单而又平凡的日子,老元帅路德维希接受了全世界第一例椎间盘切除手术。
手术来得悄无声息,没有通告,没有惊动记者,其实放眼全奥地利也没几个人知道,但它却牵动了几乎所有奥地利高层的心。毕竟老元帅出身入死那么多年,立下赫赫战功,就算不再担任全军最高统帅,也应该在痛失爱子后安享晚年。
担心是一定的,但他们也不完全为了担心。
庄园今天接纳了不少人,除了一些想要学手术的外科医生们,国家的权力中心大半都聚在了这里。他们除了在等待路德维希的手术结果外,还希望借此机会好好聊聊新的统帅人选。
但自从路德维希坦言拒绝了任命后,这一直都是个敏感的话题。理应由国王提出后再讨论,而不是其他人七嘴八舌胡说一气。所以弗朗茨没开口,谁都不愿第一个出声,大家都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只顾说着自己的事儿。
整间会客厅大致被分为了三层权力阶梯。
最上层的自然是弗朗茨所在的皇族和首相,中层则是内阁大臣及议会议员们,接着才是那些零零散散的地方贵族。能来这儿的大都是和军务搭了些关系,还有些则是老元帅的旧相识。
而其中最惹人注意的人并非国王弗朗茨,而是坐在他身边的布莱希特·鲁道夫大公爵。
拿破仑战争时期名将卡尔大公长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之孙,从小接受军事教育。30年前就以上校军衔加入奥地利陆军,指挥步兵团。2年后转入骑兵团,又过了1年已经晋升为少将。
虽然在48年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但随后征战意大利时战功卓著,之后经历了匈牙利总督和维琴察第八军团元帅等职务。
布莱希特与善于坚守的路德维希老元帅不同,他更善于进攻,对于战机把握非常精准,不会错过任何打击敌人的机会。他同时也主张对臃肿的帝国陆军进行改革,铁路、后备兵役、改良武器、建立健全的参谋部等都是他的主张。
在路德维希老元帅宣布放弃军团统帅职务后,现年49岁的布莱希特是最有竞争力的人选。【1】
“意大利最近跟普鲁士来往密切,届时很有可能会一起出兵夺回最后一点意大利土地。”弗朗茨手里捧着水果盘,但却对里面的水果提不起兴趣,“布莱希特,原本我是希望你去南线的。”
“我去应对意大利?”布莱希特有些吃惊,“可我对这次的南线战场伦巴第并不熟悉。”
“所以我说是原本”
弗朗茨手里有全世界一流的军队,也有许多军官供其差遣,可唯独少了能统领全军的领袖。本来分出南北双线就已经够吃力了,现在还折去了路德维希一角,就算布莱希特再强也没办法被掰成两半来用。
“国王陛下,我更愿意去北线和普鲁士碰一碰。”布莱希特说道,“普鲁士联邦人心不齐,南普有大量反普鲁士武装和军队。我个人建议,在军队短暂集结后迅速开进波西米亚西部地区,与他们接触后,一鼓作气直入柏林。”
这时一旁的国王幕僚官贝克中校连连称是:“元帅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地还有萨克森王国,我们可以请求他们一同作战。”
两人都是军校优等生,也在军队历练过许多年,军事上非常优秀,但对政zhi的敏感性却不高。
“哪儿有那么容易。”
弗朗茨很轻易地就点出了他们这套简单计划的弊端:“巴伐利亚的军队不堪大用;黑森骠骑早已经是过去时了,现在说不定连军服都备不齐;巴登更亲普鲁士,肯定不会尽力;汉诺威统帅的能力说不定和我儿子持平。
这些联邦里也就只有萨克森王国有点战力,可老国王太优柔寡断,恐怕不到真正开战的时候不会表明立场。”
弗朗茨虽然明面上一直看不起普鲁士,但背地里没少下功夫。短短几句话就概括了友军面貌,而字里行间里也隐隐透露着自己的担忧。
“攻不入柏林,那就把队伍迅速开进波西米亚,在那里全歼普鲁士的军队”
弗朗茨很认同这个计划,也有意将眼前的布莱希特送上统帅宝座。
但北线多山谷峡谷,易守难攻,从战略上更适合善于放手的老元帅,并不适合布莱希特施展快速穿插进攻。即使布莱希特真的能在北线安定住局面,可南线依然缺失一位前线指挥官。
这位指挥官将要指挥8万陆军,面对的则是伦巴第地区的辽阔大平原,以及等待彻底独立的意大利军队。
南线易攻难守,意大利部队虽然不堪一击,但却有着之前独立战争胜利所带来的自信,而不远处的法国也是值得戒备的重要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