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看着小姑娘哭丧的小脸,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我的人会在暗中保护姑娘的,不要害怕。」
果儿:「」
沈默心里的歉疚更甚。没办法,他只能找一个跟他们貌似没有任何关系和来往的人前去,想起上次在水云阁的事,果儿的身影便闯入他脑中。
上元夜那晚,满大街都是看热闹的大姑娘小媳妇,而这些人是最不会被注意到的。
他很抱歉自己不能跟小姑娘解释太多,时间退回几个月前的话,连他自己都无法想到,有一日自己会卷入这场风波,如今深陷其中,不能退出就只能往前闯了,但愿诸事顺利。
沈默思绪翻涌片刻,从怀里又掏出一样东西,似是精巧的簪子:「你把这个插在头上,那人看见自然明白。」
说罢,沈默上前一步给果儿插在了头上,他的手离开的时候,果儿听见轻微的叮当声。
沈默后退一步再次端详果儿,微光摇曳下,两个人静默站着都不再说话,地面上两道清晰的身影一个高大健硕,一个娇小玲珑。
沈默离开后,果儿对着油灯呆坐了一会儿,方从头上拿下那个簪子,凑近灯火细看,竟是一个小巧的银簪子,上面坠着两个小小的银铃铛,整个簪子造型简单质朴,却包裹着一层莹润的光泽。
放下簪子,掏出那枚小蜡丸放在手心里又看了一阵,似乎想要透过表皮看到里面究竟裹着什么要命的东西,可惜她什么也看不到。
脑子里一遍遍回忆着刚才沈默说过的话,害怕把哪一个细节给忘了,思虑半天,认命地把蜡丸重新放好,簪子则收进桌上的梳妆匣里,上床休息了。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也就是后世的元宵节,自古至今,人们只有在热热闹闹过完了元宵节,这个年才算是真正收尾了,所以这是个很重要的节日。
铺子早早就关门了,晓红跟秋儿两个也回家过团圆年去了。
当初说好了,今天家里的人都会进城,晚上一块儿出去看灯会,所以一大早包氏就带着五林出门,去阮记买回来几大包的元宵,准备等大家都来了晚上一块儿煮着吃。
要说莱阳城里最好吃的元宵,一个是王记的点心铺,另一个就是阮记的点心铺,可惜王记点心铺离他们这条街太
远,所以只能买阮记这一家了。
包氏去买元宵前,果儿特意问她都有什么馅儿的,这个包氏早几天就打听清楚了,说是芝麻的、果仁的、青丝玫瑰的、冬瓜长丝的好几种味道呢。
果儿在后世只喜欢吃汤圆,对元宵并不感兴趣,就跟包氏说多买些黑芝麻馅儿的,当汤圆吃。
闺女的话包氏自然谨记,回来时买了好几种馅料的元宵,其中黑芝麻馅儿的最多。
包氏把元宵刚买回来,就听见门口传来马车停下的声音,接着就听见有小孩子哒哒哒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是我大伯他们来了。」
五林说着就冲出去迎接,片刻又跑了进来,屁股后边跟着四林和六林。
包氏跟果儿赶紧应出去,只见门口站着何氏、刘氏、大林、二林等一大帮子人。姚铁柱跟姚二柱兄弟俩一人赶了一辆马车,正从车上往下拿东西。
看这阵仗家里除了老两口没来,大房、二房,包括麦穗母女两个都过来了。
手忙脚乱一番,总算把大家都让进了屋子里。何氏见包氏跟果儿又是端茶又是上点心的招呼她们,忙拦住说道:
「弟妹别忙了,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客气,再说我们以前也来过,你放下歇着,果儿也歇着。」
包氏跟果儿还是给大家倒完了茶才坐下。
姚铁柱跟姚二柱在屋子里略停了片刻就起身,说要带着几个儿子去烤鸭铺那边看看。
他们这一大帮子人一进城,先来的东柳街这边,路上就商量好把媳妇跟女儿都送到这边来,然后他们带着儿子们去烤鸭铺,老三跟老四都在那里,几个兄弟说话也自在。
而且烤鸭铺那边的院子大,空屋子也多,等晚上逛完了灯会家里的男人都到那边去睡,女人们都过来包氏这里,这样两边都方便住下了。
两兄弟带着儿子们往门外走,五林一激动,也爬上马车跟着堂兄堂弟一块儿过去了。
送走了大半人,包氏笑道:「难得咱家人来的这么齐整,你们瞧,我把元宵都已经买回来了,想着你们要是来不了,还得给你们捎回去呢。这下好了,今晚咱们一块儿煮元宵吃,吃完了出门看灯会。」
何氏几个也笑道:「那感情好,弟妹,这会儿咱们闲着也是闲着,铺子里有啥活你尽管说,咱们一块儿干。」
包氏嗔道:「大嫂这说的啥话,好不容易你们来一回,我还要把活留给你们干不成?什么活也不用干,铺子今天我就不打算开张,咱们都歇着好好说说话。」
z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