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天就要一千两百斤炭。
家里要准备一千两百斤。
刺绣坊地方大,一个冬天要个两千斤不过分吧。
还有酿酒坊要少些,给个一千斤足够,做酒要来回跑动,不如刺绣那么需要炭火。
这加起来,都要四千两百斤。
不然怎么说冬天不好过,就是这个原因。
像去年凑凑合合过,那也是过,如今舒舒服服过,更是过。
大家经常说的薪水其中的薪字,就是来自炭火的意思,朝廷都会给官员们发放炭火,或者折成银子,可见这炭火有多重要。
所以过年好难。
准备过年要用的东西更难。
好在政局稳定的朝代,都会限制炭火价格,不能太低,太低做炭的百姓无以为继。
也不能太高,那样大家都买不起。
纪彬这一万两千斤炭火,一共花了一百一十两。
对纪彬来说自然是不贵的,可让普通人来说,那是想也不敢想。
就为取暖?花这么多银子?
要知道一百一十两,普通人十年也赚不到。
村里人取暖,顶多用木柴,又或者稻草,再不行牛粪。
闲的话自己烧出来也行,买炭火?他们想都不敢想。
或许今年可以想想了?
其实一斤木炭也才十八文对不对。
而且纪彬买的是上等炭,他们买普通炭火也行啊,估计只要七八文就行。
想要以后瑟瑟发抖,在家里也什么都做不成的冬天,现在是不是可以改改了?
纪滦村的人没发现,他们对银钱的概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了。
除开自家,刺绣坊,酿酒坊之外,还剩下七八千斤炭火,则被纪彬送到各个好友亲朋家中。
还是上面说的,大冬天的,送炭火可太实在了。
你想想大雪纷飞的冬天,你在屋里冻得瑟瑟发抖下不来床,这时候给你送炭火,你不开心吗?
再说已经到年底了,借着送炭走动走动,维系一下感情,这可太要紧了。
他是做生意的,做生意就不能那么冷淡。
纪彬先给岳父岳母家,还有本村的亲爹都送了些。
一人五百斤的定额,大家都一样。
至于继母?
那是谁,他不认识。
岳父岳母对他一向好,这不用讲。
亲爹毕竟占了个亲,古代那么注重孝道,他在明面上不会怠慢,花小钱省大麻烦,纪彬很愿意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