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长安谣 电视剧 > 第250章(第1页)

第250章(第1页)

今日朝会上并无太多政事,早早结束了,李律刚走出玉栾殿,就看到了上前请安的元冬。他快步到了青玉宫时,竹妃正坐在回廊阳光处,看侍女给绿植浇水。

李律上前牵起竹妃的手,一起回了内殿,殿门关上后,他看着竹妃拿出了一件小衫。

竹妃尽可能详尽地把所有问题说清楚,她此时反倒异常的冷静,言语中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听竹妃说完,李律先是沉默,而后把珍珠耳环和纸条收进掌心,面色并无异常。

“此事朕自会处理,你安心养胎,万不可思虑过多。”李律俯身在竹妃额头落下一吻,“羲和殿还要奏折要批,朕晚些时候过来用午膳。”

踏出青玉宫宫门,李律眼中闪过一丝凌厉,一路上他沉默不语,直到进了羲和殿,唤进执徵,“派暗卫盯着素尘宫的一举一动,朕先前让你调查之事,加大力度去查。”

“属下明白。”执徵半跪下领旨,双手接过了李律手中的珍珠耳环。

“去调查另一只耳环在何处,暗中进行,不可轻举妄动,一切都等到竹妃生产后再行动。”李律手指在座椅扶手上摩挲,“再派人盯着安国公府,有任何问题及时向我禀报,还有,让舒青漓近日待在淳王府内,不得踏出府门一步。”

长安街上,随着天气转凉,百姓身上换了厚衣。这个时节,养家糊口的人起早贪黑,天未亮就在街上迎风吆喝手中的东西,但凡有个生计的,出门都会晚一些。

方疏还是先前的时辰出门,挎着竹篮走在略显冷清的街上,一阵风吹过,吹起了整齐的发丝。她身上围了披风,是洛宁买给她的。

他们这样身份的人,作为死侍,不知何时便会烟消云散,钱财本就是身外之物,留着并没有什么用。连至亲之人都没了,甚至不知道可以留给谁。

前两日,方疏去了兄长先前的小宅子,把这些年攒下的银两,一部分给了无所依靠的妻儿。她虽痛恨兄长冷血,但孩子毕竟和她有着相同的血脉,就当做是对人世间仅存的善意。

剩下的银两,她给洛宁买了块玉佩,出自华琅轩,自是价格不菲。在她眼中,洛宁英俊潇洒,若是生在富贵人家,也会是个温润的翩翩公子,这玉佩他是衬得起的。

自从方疏把情报交给淮牧后,大人没再对她施压,想来那情报便是真的。她如今顾不得太多了,与洛宁心照不宣的,谁的未曾提及各自身份,在风雨来临前,抓住眼下的安宁。

只是大人一直没再联系她,方疏总是悬着心,觉得自己已然成了无用的棋子。

在熟悉的位置停下脚步,把蔬菜一个个摆放出来,方疏坐在大石头上,有些发呆。这个时辰街上百姓不多,吹着风有些冷清,人只有在害怕失去时,才会顾虑更多。

“在想什么呢?”洛宁手中拿着刚出锅的桂花糕,还在冒热气,他伸手递到方疏面前。

听到熟悉的声音,方疏抬起头,对着洛宁露出一个笑容。拿过桂花糕,咬了一小口,含糊地说了句,“在想你。”说完倒是自己不好意思地红了脸颊。

洛宁轻笑出声,他蹲下身与方疏平视,眼中是从未有过的深情。他抬起手,用宽大的衣袖给方疏遮挡迎面吹来的寒风。

衣袖仿佛形成了一个屏障,遮挡住两人的脸,洛宁身子稍稍前倾,在方疏唇上落下一吻。

拿着桂花糕的手指一紧,方疏用手捂着嘴,双眸直直地看向洛宁。洛宁勾起唇角,再一次凑近,吻在了她的手背上。

如此近的距离,方疏的目光停留在洛宁的睫毛上,不自觉地笑眼弯弯。

忽起一阵大风,吹起了衣袖,洛宁放下手臂,把蔬菜一个个又放回了竹篮中,“今日茶楼来了两个卖唱的姑娘,你随我去听吧,秋末时节了,或许该为自己而活了。”

方疏只是点了点头,手中的桂花糕放凉了,她大口的塞进嘴里。站起身接过洛宁递来的竹篮,随手放在了方才坐的大石头上,她再也无需以此掩饰身份了。

抓紧了洛宁的手,方疏指尖冰凉,在温暖的掌心里,逐渐被焐热。

茶楼里也比以往人少了些,两人坐到一楼靠里的位置,听着卖唱姑娘悠扬婉转的歌声,唱的是一曲《西江月》。

比起洛宁的平静,第一次听曲的方疏,更为欣喜。看着乐师手中弹奏的古琴,颇为羡慕。

方疏家境贫寒,自是买不起这些府中大小姐之物,好在村子里有一个会抚琴的先生,每每在院中弹奏时,她都会拿着小板凳坐在一旁。几次过后,先生也会教她一些基础的指法,还夸赞她有此天赋。

只是一首曲子,方疏磕磕绊绊的还没弹流畅,村里就暴发了疫情。最先被波及的就是先生,古琴也随着关起的房门,和无人敢接近的院子,一起尘封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再想起此事,也不过一扫而过,不会在方疏心中留下波澜。

一曲唱罢,有几个茶客掏出了碎银两,以作赏赐。洛宁也从衣袖中取出银子,放到方疏面前,方疏起身把银两放进了卖唱姑娘身旁的盘子中,银两沉甸甸的,姑娘行礼道谢,言语中皆是感恩。

两人在茶楼听了一上午的曲,不是这曲调有多入心,而是不愿与身旁之人分离。

用过了午膳,正午的阳光晒在身上,暖和了不少。洛宁牵住方疏的手,走在长安街上,在一家首饰店里,他买了一对金镶红宝石耳坠。hr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