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樵刷地站了起来,又蹲在了梁玉面前:&ldo;别、别哭,我并不想让你难过,从不想惹你生气。&rdo;
&ldo;我没生气呢,就是说这个事,&rdo;梁玉用泛着水光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一路看到他的心里,&ldo;大家都有理,将我置于何地呢?&rdo;
袁樵单膝点地,举起一只手来:&ldo;不管你以前知不知道,我今立誓,咱们家的事情,不会有你事先不知道的。&rdo;
&ldo;真的?&rdo;
&ldo;真的。我绝不骗你,我就喜欢你这个样子!&rdo;袁樵大声地说。
梁玉破涕为笑,俯下身来凑近了他:&ldo;你要是骗我,我就咬死你。我这话也是真心的,不骗你。&rdo;
她的笑容越绽越美,人也越凑越近,袁樵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双唇轻轻地蠕动了两下,【那个,以前是亲脸的,今天……】
&ldo;我有事也不瞒你,咱们总能好好地说话。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rdo;梁玉凑得极近,头一歪,灵蛇一样衔住了他的喉结,轻轻一咬,&ldo;我的牙,是很锋利的哟。&rdo;
袁樵像是一个被猛地拉了一把的灶堂,整个儿被大火填满。天旋地转,梁玉眼里映出了帐顶。
脖子以下全省略的分割线
新妇照例是要适应婆家的规矩的,从起床的早晚到口味的咸淡,无一不要磨合。梁玉省却了这道工序,她在楣州的时候早就与袁家人生活在一起。正如袁樵所言,家里没有不认识她的,也没有她不认识的,如果有,那这个人一定是不重要的。
次日一早,新婚夫妇先去给长辈问安,继而接受袁先的礼拜,接着是家中的奴婢仆人改口,梁玉陪嫁的奴婢跟着改口。
梁玉忽然想起一事来,轻轻与袁樵咬耳朵:&ldo;那我要怎么叫你呢?佛奴?&rdo;
袁樵的耳朵抖了两抖:&ldo;嗳。&rdo;
梁玉低笑出声,轻轻地回答了杨夫人的问题:&ldo;我问彦长,公务忙不忙,要不要去万年县。&rdo;袁樵的字是彦长,梁玉这样称呼他也是合适的。
杨夫人笑道:&ldo;他有婚假的,不用担心。还够陪你回娘家小住两天。&rdo;
梁玉乖巧地道:&ldo;是。&rdo;又盘算上了,回娘家是一桩,见见桓嶷又是另外一桩。反正她觉得,她这个婚结得,桓嶷不是很满意的样子,那得当面聊一聊。想着,又与袁樵对了一眼。
第129章且有一磨
袁樵有陪妻子去岳父家住的假,梁玉也不能将他就扣在梁府了。一则袁府人丁稀少,他一个当家人不能不在家看着。二则袁樵在梁家估摸着也住不习惯。三则他们还有袁氏宗族要拜访。且袁樵新官上任,有假也不能都歇满了。
早在与袁樵正式订婚的时候,梁玉就有要面对袁氏宗族的心理准备了。姓袁的随便拎出一个人来都比梁家有范儿,袁家没有文盲,只要说出一个&ldo;袁&rdo;字,就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尊敬。
这样的人家的要求是严的、标准是高的,梁玉在楣州虽也是风里来雨里去的折腾,随两位夫人的学习却是丝毫不肯丢松。她可以不畏惧袁家的任何人,但是自己不能不做好。
出乎意料的,从准备婚礼开始直到后来,袁家一个没眼色的人都没有,一句阴阳怪气的话也都没讲。
【难道是他们说得太高明,我听不懂?】梁玉琢磨了好一阵儿,觉得这不大可能,她不能称为博学,却也不是无知,骂人的话还是听得懂的。那就是……认了?
【不对,只是沉住了气,先掂斤两罢了。有意思。】
梁玉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依着刘夫人、杨夫人的指点与袁家的族人见礼。参加她和袁樵婚礼的人在她看来很多,实则以袁氏的规矩来看还是比较简陋的。需要她拜访、认识的不过几家近亲,加起来也就一百多号人。梁玉的记性发挥了作用,两位夫人一一介绍,待到饮宴之时,她已能准备地认出每一个人、叫出晚辈的名字、称呼对平辈的排行,算清长辈的亲缘关系。
袁氏宗族确是在在掂量她的斤两,袁樵结这门亲不亏,但也不是结完之后梁玉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结婚这一篇已经翻过了,下面是新的一章‐‐相处。
别的先不说,只看她小露的这一手,袁氏宗亲就挑不出毛病来。
袁家也不大敢惹她,撇去外戚的身份不谈,梁玉也不是个任人搓圆捏扁的个性。京城小娘子兴起一般泼辣的风潮,捆起来也不如她的威力大。能和平相处就没人想去捅这个马蜂窝,马蜂窝看起来也还平静,也不惹事。慢慢来,日子还长着呢。
梁玉也是这个想法,哪怕跟娘家还有翻脸的时候,何况是婆家?只要袁樵这里不拖后腿,那她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上面袁樵的叔祖说着寄语,希望梁玉能够襄助袁樵振兴袁樵那一府。袁樵这一支人丁不旺,官职现在也不高,前途看着不错,&ldo;有前途&rdo;真正转化成&ldo;有地位&rdo;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扶持。
梁玉含笑听了,恭敬地应了,余者多一个字也不讲,全没有与狐朋狗酒喝酒赌钱时的豪爽。很是蒙蔽了不少族人。
就在双方都无意一见面就宗族内讧的前提下,梁玉算是与袁家亲近的族人都认识了。没有人问她在袁府的生活,也没有人贸然开口&ldo;指点&rdo;她如何在袁家行事。梁玉斯文安静地陪在杨夫人身边,听长辈们叙旧、说两句时事,某某房某某家的谁谁谁也到京里来叙职了,又或者某某叔伯家的哪个姑娘婚了哪家的公子。她也不插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