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今天是第一次上门,不清楚老人们到底需要什么?
下次过去,可以带上一些必须品,让老人们的生活能更方便,才算帮助到位。
否则依然是形式主义。
就算他们家里的卫生搞好了,表面好看了,他们的生活没法改善,一切都是空的。
“夏臻说的有道理,既然在做这件事,就先把它做好。”于永攀赞同地回答。“我们不是计划结对子吗?明天我们开个会,听听大家的意见,看看大家去帮助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如果有人需要帮助,可以做些调整,否则就照这个配对方式,固定上门提供服务。”
这也是夏臻提出来的。
说大家一窝蜂去一户人家,这样效率低不说,还容易滥竽充数。
如果是三个人对应一户人家,那服务得是好是坏,就会一目了然,骗不了人。
他们几个志愿者负责人,还可以隔一段时间,上门做调查和访问,看看他们对志愿者的服务是否满意?
到年底时,再组织一次评选,给予优秀志愿者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大家更有动力。
“这个办法很好。”夏臻点点头。
不愧家里是搞政工出身的,想得比自已长远。
居然能想出评比制度。
这样一来,干的好的那些人,说不定能入于永攀的眼。
以后分配工作时,肯定也能获得好处。
饭后三人没有急着离开,又泡了壶茶,在那边聊事情。
“夏臻,我姐想见你,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去我们家做客?”于永攀喝了一杯茶之后,忽然邀请道。
两人相识时间还很短,原本不会这么快就示好。
只是夏臻的表现太亮眼了,怕下手晚了,被其它人抢先。
所以先派姐姐代表家里见他一面,再根据情况招揽。
“当然。”夏臻干脆地回答。
自已这么辛苦谋划,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引起这些大人物们的注意?
意外的是,还没见过马万喜的长辈,倒是跟于永攀的家人,先接上了头。
于家和马家谁更厉害,他不得而知。
至少在沪市,于家的话语权更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那你提前准备一下,我姐定下时间后,我再来叫你。”见他爽快应下来,于永攀自觉有面子,脸上的笑容更浓了。
至于马万喜,不用另外通知,想去就一起去。
这件事说好,三人才离开酒楼。
借口下午还要写小说,夏臻没有跟他们回学校,而是直接回沪市的家。
既然有机会和于家搭上线,那生意方面的事,可以提前筹谋了。
小吃店是和马万喜一起合作的,张跃进和延敬飞只是看在兄弟的份上,给他们一点好处。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跟于家合作,也给他们带来一些利益。
只有这样,以后才能真正和他们绑在一起。
这样一来,自已在沪市的生意遇到麻烦,也有他们出面处理。
酒楼和小吃店都已经有着落了,食物方面的生意,暂时没必要再做。
那就开一家跟穿有关的工厂吧!
耿启中在老家开的服装厂,主要加工最常见的衬衫西裤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