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中国黄埔军校1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欢声笑语中,有的同学敲着饭碗给当时最为流行的《国民革命歌》曲谱填了新词,唱道:“肚子饿了,肚子饿了,要吃饭,要吃饭。随便弄点小菜,随便弄点小菜,鸡蛋汤,鸡蛋汤!”大家合唱起来,同乐一堂。然后,又投入肃静的教室或龙腾虎跃的训练场。其实,《国民革命歌》的原词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而若还要追根刨底,这原版曲调则来自法国的《快把晨钟敲响》,原歌词是:“鸡都叫了,鸡都叫了,快起床,快起床。快把晨钟敲响,快把晨钟敲响,叮叮当,叮叮当。”这调子容易上口,所以大家喜欢唱,也容易被填进新词。

黄埔岛到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回荡着青年学生刚刚学会的歌声。这一时期,黄埔军校学生唱的歌曲,还有几首适合队列行进中唱的军旅歌曲。有首歌的名字叫《军人争气歌》,又叫《跑步歌》,歌词是:“军人,军人要争气,咱们中国被人欺。热血要洒,发奋起,不能受制做奴隶……”还有一首《黄族歌》,是按共产党人李大钊在日本留学时所作词谱成的曲,歌词是:“黄族应享黄族权,亚人应种亚洲田。青年青年,切莫同种自相残,坐教欧美着先鞭。不怕死,不爱钱,大丈夫决不受人怜。洪水纵滔天,只手挽狂澜……”

《中国军人》杂志刊载的《国民革命歌》

歌声嘹亮,是军营的一景。革命的黄埔,更是歌声不断,要说唱得次数最多的应当要数校歌。但是,在黄埔军校建校之初的前4期学生,却对本校最初的这首校歌印象不深,尽管军校要求全体师生必须熟唱校歌,但大家对校歌就是不感兴趣。这首校歌是1924年6月黄埔军校开办后不久由校本部颁布的,歌词如下:

莘莘学子,亲爱精诚,

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

革命英雄,国民先锋,

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

同学同道,以学以教,

终始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

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这首歌的歌词,是由军校政治部主任戴季陶所作,但韵律不太流畅,唱起来词不合曲。虽然校长蒋介石几次在全校大会上带头唱,但教官和学生都不大喜欢这首难以上口的校歌。因此,这首校歌在军校和社会上流行不广。

黄埔军校校歌

1926年11月,共产党人熊雄(字披素)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主持本校的政治教育工作。是时,军校第4期学生2600多人已毕业,奉命分途开赴北伐前线。第5期学生2600多人,第6期学生4400多人正在校学习。随着革命势力不断发展和壮大,北伐军捷报频传,全校师生情绪高涨,刻苦习武,校内充满浓厚的革命气氛。熊雄喜看面前的这片大好形势,心情也十分激动。同时,他也为军校缺少一首好的校歌而感到遗憾,特别是在举行全校集会和大型活动时,没有好的校歌较难调动起这些青年学生的情绪。于是,熊雄让军校少校政治教官陈祖康先试作一首新的校歌歌词。

陈祖康,1901年生于福建省漳平的一个书香世家,16岁赴法留学。当时,熊雄也赴法国勤工俭学,与陈祖康同在巴黎西郊圣日尔曼公学补习法语。1923年,熊雄介绍陈祖康加入共产党员赵世炎、周恩来等组织的中国少年共产党(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4年6月转为中共党员。陈祖康在1924年获法国马赛大学理科硕士学位,1925年夏又毕业于法国西方工学院,获土木工程师证书,并被聘为该院的助理教授。那时,正值中国国民革命蓬勃开展。

熊雄先于陈祖康回国,在黄埔军校经周恩来推荐,继周恩来后任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多次去函去电,请陈祖康返国参加革命,特邀来校任教。陈祖康遂辞去西方工学院的教职,于1925年春离法回国,来到黄埔军校任少校政治教官。由于受家庭影响,陈祖康从小爱好文学。他曾受业于名师陈步韩和刘岑仲,打下深厚的国文基础,尤擅长写诗。1926年11月,黄埔军校第5期开学。一天,熊雄找到陈祖康说:“现在,第5期都已经开学了,但学校万事俱备,就是缺少一首好的校歌,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了。这是政治部的责任。大家认为你对诗歌独具专长,素有研究,最好由你撰写一篇校歌的歌词,就请你动笔吧!”陈祖康无从推辞,只有欣然答应,并提出请音乐教官一道商量,讨论歌词的大意、格调和轮廓。

接连几天,陈祖康一直冥思苦想,写了又撕,撕了又写,始终未能满意。有一天早晨,他信步江边,望着眼前奔腾而过的珠江,犹如革命洪流滚滚向前,一发不可阻挡。回过头来,军校的练兵场上红旗招展,与刀枪交相辉映,军号声和喊杀声此起彼伏。看到这一派生气勃勃的革命气氛,陈祖康不禁思潮汹涌,豪气顿生。回到宿舍后,他挥笔写下了一段歌词:

怒涛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