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明朝的文官集团 > 027杜门俟罪的李昖(第2页)

027杜门俟罪的李昖(第2页)

“孤看了那本《海东诸国记》,丁应泰所言不虚,但年号大小问题,只是注释的惯例而已,至于和日本互市,也是模仿天朝的羁縻之策……”“这些都其实都好说,就是‘称祖’庙号这事极难,臣以为不要在辩诬文里提及,但考虑到丁应泰已将《海东记略》呈给皇上及礼部,所以必须马上搜集《海东诸国记》之正本,并对之一一对校,使之件件着落,辩诬时方可从容应对。”

李昖点头同意:“领议政说的极是。”

“倒是承文院提调大人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说我国庙号天朝人无不知之,很多书籍诸如《舆地胜览》《考事撮要》流入中国甚多,丁应泰本就是故意拿庙号当作大罪,如我等不答,他必以为我国是无辞以对。”

“嗯,反倒不如老实作答,陈述实情。”

“臣已命多位善写文章之士,撰写了多份辨诬奏文,并呈给了徐御史及陈御史筛选,初步定下了李廷龟所写的奏文。”

“甚好,”李昖赞许道,“那,又推何人为辩诬使臣?”

柳成龙闻言,半晌,不禁叹了一声:“最后定下右议政李恒福为陈奏正使,工曹参判李廷龟为副使,司宪府掌令黄汝为书状官。”

柳成龙一声叹息,似有千万感慨,李昖虽在俟罪待勘,但他也隐隐听闻,朝中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不过他对南北两党的争执向来不怎么过问。

————

李昖已近一月未理朝事,以‘待勘’,后在宗室、群臣、儒生及刑玠的反复劝说下,在十月二十一终于出面重理国事。

而这时,辩诬使团即将出发前往北京展开辩诬。

十一月一日,五大老的书信已到了小西行长及岛津义宏手里,这日,小西行长与南海岛的宗义智,固城的立花宗茂来到泗川倭城,与岛津义宏一同协商撤军事宜。

首先是顺天、南海、固城的各部队,等待庆尚道东面的各部撤退之后,定下日期,一起撤回巨济岛。

其二是顺天、泗川的部队在得到明军送来的人质后,从先锋开始一次撤退。

其三,泗川、固城的战船前往顺天,掩护小西行长撤退。并护送其到南海岛、巨济岛。

而同一天,中路军的游击茅国器、蓝芳威、叶邦荣以都指挥使司的名义,派遣千总毛国科、参谋史世用、翻译张昂再次前往泗川倭城,随行的还有20余名丁勇。史世用此次前往,同样携带了经理万世德的谕文。

五日,一行人抵达了泗川倭城,依照之前与岛津义宏的约定,毛国科将作为明军的人质,送交给岛津义宏。

而毛国科作为人质被送入倭营一事,在整个东征军内部,属于重大机密,无论大小将领,无不是讳莫如深,唯恐朝廷知道。

四路军接连战败的消息传到北京朝廷,整个朝堂上下,皆是一片灰心丧气。此时在内阁的沈一贯,已经收到了刑玠的密信,同样,他并未将议和之事上报给皇帝朱翊钧。

其实不光东征军内部在私自进行议和,整个朝堂都呈现出一种退缩之态,加上西南播州杨应龙的叛乱,从朝鲜战争的泥沼中抽身而退的呼声日渐高涨起来。

十一月十一,罹患重病,已在家修养的赵志皋上疏万历。

疏曰:臣卧病床褥间,复闻东征大举败绩,不胜愤懑……兵原无胜理,盖倭集釜山,去日本一帆而近,彼之转输援救,顺流而下,朝发夕至。而我陆隔辽东,水绝大海,相距数千里,兵马不胜奔走之劳,粮饷不胜搬运之苦,此其不利者一。

倭坐据重城,三窟联络,或以逸待劳,或以近制远,而我裹粮束刍,野栖露宿,欲以仰攻其坚,此其不利者二。有此二不利,安见其能胜也?

今壮丁已毙于锋芒,纵欲再调,不过柔弱之徒。况宣大、山西、蓟辽诸镇,连年征发,尺籍空虚。北虏趁机,时挟贡赏,其势绝难再调。若腹裹招募,率皆乌合……东征岁费藏金数百万,山东、浙直、闽广于常赋外,又加于六七十万。闾阎穷民不胜剥削,加以旱涝之灾,重以开采之役,逃窜流离,人不堪命,饷可再运乎……

当老病的赵志皋写完这份奏疏,早已是老泪纵横。犹如将一颗老迈的心再扒开来给皇帝看最后那一点忠诚,告诉皇帝,他赵志皋从来都没失去读书人的风骨。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新地址避免迷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