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模仿背水一战失败 > 第17部分(第2页)

第17部分(第2页)

2007年,在某知名论坛上,由网友投票选出的“2007年8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个排行榜涵盖了文化、娱乐、体育、商界等多个领域,被认为是最能代表网民声音的最客观的排行榜。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都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似乎证实了张爱玲的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

以高票当选,并排在排行榜首位的,正是王宝强。刘翔、陈楚生、易建联、郭敬明、李想这些大名鼎鼎的80后帅哥、才子,统统排在了他的后面。对于王宝强获得网友最多的支持,有业内资深媒体人士指出,“虽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因为王宝强代表的,是广大的‘草根’,太多奋斗中的年轻人,都能从他的身上得到安慰、寄托和力量”。确实,无论是真实的王宝强还是他扮演的角色,都足以作为‘草根’的代表。

1984年,王宝强生于河北省南和县大会塔村,他6岁开始习武,8岁至14岁在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之后来到北京闯天下,在各剧组做武行,当群众演员。那段为期近两年的“北漂”生涯,是他有生以来最为艰苦的岁月。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好的演员,但在北京,想演戏、想当明星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绝活。王宝强除了会点武功,其他方面并没有优势,因此他一度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选对了路。成名之后,在一期“我是傻根”的访谈节目中,说起那段日子来,王宝强仍唏嘘不已。他称自己那时很少给家里人打电话,不是因为不想家,而是因为“混得不好”,怕打电话时情绪不好,让家里人担心。

但是,命运最终眷顾了这个普普通通的孩子。16岁时,导演李扬看中了王宝强,让他在自己导演的电影《盲井》中当主演。这部电影让他从武行摇身一变,成了金马奖最佳新人,还在一些国际电影节上荣膺“最佳男主演奖”。不过,真正让王宝强名声大噪的,是2004年参演冯小刚导演的《天下无贼》。在那部备受关注的贺岁剧中,王宝强与葛优、刘德华、刘若英等大牌明星同台献艺。他在片中饰演的“傻根”这个角色深入人心,而王宝强也以其淳朴的个性和独特的幸运,赢得广泛的关注。2006年,王宝强在30集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担纲主演,成功地塑造了许三多这一角色,其本真的表演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虹桥▲书吧▲BOOK。

第58节:第八章 只把自己当对手(7)

从《盲井》到《天下无贼》、《士兵突击》,王宝强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赢得了财富与荣誉。

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王宝强又是演小品,又是领唱,是当晚唯一一个演出两个节目的人,成为晚会上最夺目的明星。2008年6月29日,他又推出首部个人自传《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十分畅销。

在《南方人物周刊》推出的“2007年中国魅力50人”评选中,王宝强高票入选。他得到的评语简短而贴切:本色之魅。

王宝强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有一定必然性。在拍电影时,他总是以自己的本色去演好角色,真诚、憨厚、朴实,不给人做作之感。他演的“傻根”和“孬兵”许三多,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都是农村的土孩子,都进入到“聪明人”的世界里,经受痛苦的煎熬。“傻根”在一趟短短的旅途中,用自己的善良感化了贼,而许三多则在不断的成熟中,也让许多聪明人学会了反思。

可以说,王宝强演的就是真实的自己,在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之风很盛的演艺界,相信很多人也会因他而反思。其实又何止演艺界,在成功路上奋斗的所有人,难道不也应该反思一下:你保持你的本色了吗?

8。6反省才是成功之母

美国纽约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零售业大王,名叫斯图亚特。很多年前,当斯图亚特还是纽约贫民窟的一个穷孩子时,为了摆脱贫困,他想着自己做点生意。但他的全部资产加在一起,也只有1美元50美分。这么少的资本能干什么呢?他想当然地进了一些针线和纽扣来卖,可是一个买主都没有,所有的货都滞留在他手里了。这第一笔生意,他赔了一大半。

经历了这次失败以后,斯图亚特发誓说:“我再也不会轻易丢掉一分钱!”接着,他挨家挨户地拜访,询问人们有什么需要,然后他用剩余的钱,进了人们迫切需要的东西来卖。当然,这第二笔生意,他赚了一些钱。斯图亚特反省道,无论你做什么生意,都应当好好研究人们的需求,以便投资到他们最需要的地方。

斯图亚特终生都铭记着这个原则,他后来做任何生意,都会事先做好详细的调查,绝不进行无谓的冒险。用这个原则,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赚到了4000万美元,在纽约创建了自己的店铺,成为超级富豪。

牛顿说: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他会告你说,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斯图亚特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成就了他后来的事业。一个人犯了错误,只要懂得反省,及时改正,那么这个教训将是一笔很有价值的财富。

商界奇才史玉柱也说:“一个人倒下去之后,这个人的价值应该是增加的,因为教训能够使一个人成熟,成功能够使一个人头脑发昏,失败能使一个人更有价值。”史玉柱的这番话,正是他近十年来坎坷人生路的智慧总结。

“巨负”与“巨富”

2007年11月1日,我国一家民营企业“巨人网络”在美国成功上市,这是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网络游戏公司。公司初始市值达39亿美元,成为全球超级网游公司。巨人网络的当家人史玉柱,又一次成为业界议论的焦点。

十年前的史玉柱,还身负着2亿元的欠款,被戏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负翁”。然而十年过去了,他又直逼中国首富的宝座而去。用“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来形容史玉柱的这次转变,确实是在再恰当不过了。

史玉柱于1962年生于安徽怀远,浙江大学毕业后分到安徽统计局工作。1988年,国内兴起第一波“下海”热,史玉柱就在这一年辞职创业,靠闭关半年开发的文字处理软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便挣到了3000万元。1991年,他到珠海注册了巨人集团。史玉柱的野心很大,他发誓要把巨人公司打造成“中国的IBM”。

1993年,巨人集团成为居全国规模次席的高科技企业。但随着国外软件的大举进攻,巨人集团的经营面临困难。史玉柱把目光转向保健品,斥资5亿元开发出全新的保健品——“脑黄金”。他用创纪录的1亿广告费,换回近10亿元的收入,顺利度过企业发展的瓶颈期。

◇。◇欢◇迎访◇问◇

第59节:第八章 只把自己当对手(8)

然而就在这时,史玉柱的一招险棋让他走向了危险的深渊。1994年,巨人集团出台了“百亿计划”,提出1996年产值突破百亿大关。“百亿计划”中还有一个“巨人大厦”项目,原计划盖38层自用,但不久史玉柱决定加到54层,后来,有人建议干脆盖全国第一高楼。于是,规划中的巨人大厦被加高至72层,预算建设成本10亿元。当时巨人集团总资产才10亿元,流动资金不过一两个亿,但史玉柱决定来一次豪赌,赌注就是卖“楼花”。因为他知道在1993年,珠海的西区别墅曾在香港卖出了十几亿楼花。可是,谁料到1994年史玉柱卖楼花的时候,中国宏观调控开始,限制了卖楼花的行为,史玉柱费尽力气,也只卖掉了1亿多的楼花,巨人集团出现了巨大的资金黑洞。1996年,“巨人大厦”因资金链断裂而停工。购买了楼花的人纷纷上门要求退款,同时,巨人集团保健品业务一落千丈。巨人陷入深深的财务危机。

史玉柱,这位身价十几亿的“巨富”,一下子成了欠款2亿元“巨负”,而且被人骂作“骗子”、“赌徒”。

1998年8月,史玉柱悄然离开珠海,决定建立新的事业,以偿还巨额债务。他还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巨人集团早年研制的“脑白金”。这一次,他没有再盲目地行事,而是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他常常戴着墨镜走街串巷,亲自接触了很多老百姓,问他们:如果有一种保健品,有这样的功效,这样的价格,你愿不愿意买?他还以脑白金技术员的身份搞了个座谈会,发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