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暖阁里,朕刚刚用完早点~然后看起了奏章。
张公公在边上磨朱砂墨,方便皇帝批复!
我看了一眼后,这些奏本,内阁我看都已经批复了嘛,回复安排的十分合理。
随即问道,有拿不准的奏本吗。
张公公:有的陛下,这里有两件事,需要陛下亲自定夺。
第一件事,福建水师那战船已经初步成型,但评估,风力无法达到航行要求,因为船身变重了,虽然战斗力和牢固程度都高了,机动性很差。
嗯嗯,朕明白:回复说,机动事情,马上处理,叫他们雏形全部弄好,只要装上核心就好了。
第二件事:科举在即,依礼部所请,贡院在于今年10月18日正式开放,考试时间最高为六个时辰,做不记名考试,不过礼部杨尚书说,希望这一届的考题由陛下钦点,已示恩泽去!也最为公平。
朱祁镇说道:嗯嗯,考题乃机密,不可传于多人知晓,朕准了,既然这样,宣礼部尚书,过来商议。
张公公,刚想出去传旨~
朕随即说道:张公公,你现在是司礼监,没必要跑了,这种事情就让你那小徒弟曹吉祥去好了,大事才靠你哈。
张公公:多谢陛下体恤,说着两眼泪汪汪。
随即对曹吉祥说道:那你去一趟吧,速度来回。
曹吉祥:是!
随即跑到内阁院。
走进后:看到礼部杨尚书后,立马说道,传陛下口谕,杨尚书立马近殿商议科举事情。
杨荣尚书:遵旨!那我立马动身。
暖阁中~我潇洒的半倚着,内阁基本处理完了,近期国内没什么大事,挺好挺好,但我看了一下,今年治理河道的银子用的有点多,看样子,黄河最近不安澜啊。
堤坝还是要上心,治理一个国家不容易,治理好一个国家更是难上难啊。
张公公:陛下,礼部尚书来了。
朕:宣进来~
随即杨尚书进来后,立马跪了下去,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爷。
我微微一笑,在:杨爱卿不必多礼,随即再说道:张公公,你们先出去吧,朕和尚书大人单独聊聊。
遵旨!便出去门口了。
朕:杨爱卿,坐,别拘谨,看奏章说,今年考题你想朕来出,我们两个商议一下,此事只有你知朕知,不可第三人知道,要不然事情就严重大发了。
杨尚书说道:今年各州府上报人数比之过往科举,多了两成的人数,我相信,会为朝廷,选拔更好更不错的人才。
朕:嗯嗯,那爱卿认为今年考题偏向于哪方面比较好。
杨尚书继续说道:考试选拔官员,无外乎,军事或者民生,从这两方面即可,臣认为那些虚头巴脑的都没什么用,现在关心就是这些。
陛下您认为呢?
朱祁镇回答:我也是这么想的,考题我想想。
思虑片刻后,拿起一支笔,对着桌上白纸写到:为民之道,为官之道,为军之道,为安国之道!
随即拿给杨尚书,如何,从各个角度出发,这样就可以知道,可能有人对为官有理解,也有人对为军理解,我们在选出综合高分的,朕在钦点三甲。
杨尚书看了后:陛下大才,这样就可以看出此考生侧重哪方面,对于安排能更加细致。陛下英明。
朕:好了好了,恭维话就不说了。
朝廷此次共计录取36名进士,人数是否够补缺吗。
杨尚书:之前听吏部的大人们说起,30几个差不多,不过要是部分安排到文渊阁或者六部,人数恐怕还缺几个。
我思虑一下,说道:既然这样,那通知下去,朕加恩,此次录取前48名,前三名由朕钦点,即为状元、榜眼、探花,由朕亲自安排职位,其余45位,由内阁商议后,安排职位,优先填补基层官员,让他们去实践操作一下,后期在进行考评政绩。
还有一件事~此次科举考核,由你做为主考,文渊阁大学士李贤,文采斐然,能力不错,命他为副考官,全程协助,另外叫李学士,叫文渊阁,修编室,找一下学问比较好的的学士和大臣,去协助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