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 > 第101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天下平(第1页)

第101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天下平(第1页)

如此,又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关于此次他战功的封赏也终于下来了。“哈?我封侯了?镐乡侯?食邑一千户?”

和想象中略有区别,朝廷居然既没有让他进京当议郎,也没让他当匈奴中郎将,职位上依然给他摁在了北地都尉的位置上,依然只是个比两千石,没将那个比字拿掉。然而要说打压吧,那道好像也不是,毕竟乡侯啊,而且还是镐乡侯,而这个镐乡虽然食邑谈不上太多,但位置上,这却是隶属于长安的乡!如今这长安虽然已不再是都城,但政治象征意义却是依然很大的,获封长安的乡,这看起来非但不是打压,还是重重的赏了,似乎也颇有一些为他没有升职进行补偿的意思。汉朝,和后来的宋明清三朝截然不同,所谓非军功不可封侯,侯爵这两个字在汉朝从来极重,政治地位上那是真正的贵人,尤其是有实封的列侯。简而言之就是,莫说秦宜禄受封的是堂堂乡侯,他便是只封一亭侯,这玩意也比一普通的两千石值钱多了。至于不给他升官,这其实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一来,他猜测皇帝和张让可能还没想好如何安排于他,不如暂时先压着,二来,也到底是因为他年岁太小,资历太浅的缘故。毕竟他这个都尉才刚干了几天啊?而且实际上他也是刚刚入仕,哪有刚入仕就升迁的道理,才二十多岁的少年,急什么呢?要说这是杨赐的意思他都信,因为升官这种事儿真不用着急,好好地夯实了基础,将来做事才能水到渠成,他都已经是乡侯了,难道那两千石的位置对他来说还是个门槛么?一个普通的两千石太守,辛辛苦苦干一辈子也未必就能获封一个关内侯,更别说再这之上的列侯了,然而一个列侯,却是万万也没有到了年纪却当不上两千石的道理。从此以后,天下人都要尊敬地叫他一声君侯,这不比一任普通的两千石威风?而且皇甫嵩这次虽然也封了侯爵却是只封了个亭侯,地位还要在他这个乡侯之下,既然如此,秦宜禄却是更没怕他的理由了,再加上他既然短期之内不会升迁,那自然也即抛却了后顾之忧,直接把鲜卑人的俘虏给送朔方去了。然而这种事,别说杨修和张辽不能理解,可以说整个北地郡的上上下下都有些不能理解,甚至觉得这秦宜禄是不是疯了。所谓的重建朔方郡,指的是将这五万人安置在朔方的意思?如此做的好处当然不必去说,说白了和当初安置南匈奴也是异曲同工,而且还能让这朔方鲜卑与匈奴人之间互相牵制,朔方本地呢,也有地方。毕竟,朔方现在几乎都已经是一处空郡了,那片土地上生活的几乎全都是匈奴人,实际上也一直是北地郡代管。而且秦宜禄也是有着自己的小心思的,毕竟没几年就要天下大乱了么,自己一不是名门二不是大豪,升官虽快但根基浅得几乎没有,若是能在动乱来临之前在手中握有一郡之地享用,哪怕是以异族胡虏为主的穷郡,这底气至少也足上几分不是?就算是没有争霸天下的心思,也至少能有个观望,当墙头草的机会。然而这事情要做,也着实是有些天方夜谭了,五万人啊,现在又是冬天,上哪找粮食养活他们去?况且这确实是很容易会养虎为患,朔方,那不是反而比塞外更近了么?一旦让他们恢复元气,这份军事实力甚至还要在北地郡之上的啊。而且说到底不管怎么个管法,朔方乃至整个河套地区现在的汉人太少了,实际上来说主体民族已经是人家匈奴人了,再把鲜卑人弄过去,那是给不给人家政权?不给,都没有足够的汉人管啊!再者,所谓畏威而不怀德,这句话至少用在此时的鲜卑人身上还真不是完全的没有道理,作为战败被俘的侵略者,若是没有足够惩戒,而是反而将他们内迁到水草更丰美的河套地区,这似乎也说不过去吧?总之,将人通通杀死的话真的还挺省事儿的,而想要安置他们,则真的就是困难重重了,奏表虽然写了,但回复却是石沉大海,听说朝中也在因为这个事而争吵不休,但反正是没什么帮助能给到他的。那也就只能是靠自己了。秦宜禄对这些鲜卑人也是坦诚,直接找到了他们的诸部大人们聚到一块道:“不吓唬你们啊,皇甫嵩想杀你们的事儿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他是太守,我是都尉,他的官职比我大,说实在的,我要是稍微妥协一下,万般的因果自然也会有他来担着,我图个省心,你们也怨不着我。”

说完,就见这些鲜卑人全都痛哭着跪在地上给秦宜禄磕头,请求他饶命。“我呢,是张师的弟子,而且当初咱们打仗的时候已经说好了投降不杀,我也确实是不愿意做那言而无信的事,实不相瞒,为了你们的性命,我已经跟府君吵了好几架了,都听说了吧?”

“不求你们感激我的恩德,但是啊,你们还真得好好表现才行,你们得乖乖配合我啊,是不?要不然我怎么保你们?”

“大人放心,吾等发誓,万事皆以大人马首是瞻,您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绝不会给您添一丁点麻烦,还请大人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份上,饶恕我等性命。”

“哎~,谁让我这人心善呢?你们放心,我自然是不会轻易放弃你们的,而且我还打算把你们安置在朔方郡,水草丰美之处让你们繁衍生息,不过有个小问题,那就是现在是冬天,我也没那么多的粮食养活你们,这可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你们配合了啊。”

“种地肯定是一方面,朔方郡中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可以种地的,至少能种点豆么,有些好地方甚至还可以种小麦,但即便是生长周期最短的豆,少说也还要三个月才能丰收,这三个月你们吃什么呢?为了让你们不被饿死,有些事,可能是要委屈一下你们的,谁让你们是侵略者呢?能理解吧?”

“你们身上还能值点钱,还能换粮食的,也就只剩下你们的马和你们自己了。先说马吧,一共缴获了四万多匹的马,其中两万匹上报给朝廷,当然十之八九其中的大多数还是要养在北地郡。”

“另外的两万多匹马,怎么也得给你们留下一万,草原上牧羊若是没有马,实在是太难了一些,况且多留一些母马,也能多产一些马奶,将来还要靠这些马来繁衍生息,能拿出来卖了换钱的,也就是一万多匹,这怕是十之八九还是不够的啊。”

“那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卖你们为奴了,我这人做事最公平了,公平公正,大家抽签就是了,十个人里抽一个人出来为奴往出卖,卖了钱来换粮食,若是十签抽一还不够呢?就再抽一次签,直到凑齐过冬的粮食为止,各位,不反对吧?”

这些鲜卑闻言哪里还会反对?本来,他们做的最好的准备也是十抽杀一,现在这秦宜禄虽然也是抽签,但抽中了也无非是卖身为奴,这总比死了强吧?河套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是地广人稀,生产资料相对丰富,也没有内地郡县那样严重的人地矛盾,卖奴隶还是卖得动的。跟这些鲜卑的俘虏们说完,秦宜禄直接当着他的面找到了那些河套义从,道:“此次你们追随于我立此大功,不可不赏,按人头算,每人赏赐三名奴隶一匹马,杀敌有功之人另算。”

“我打算重建朔方,你们回去和各自的部落说一声,有没有愿意跟随于我的,若是愿意,水草丰美之处任尔等挑选,这些鲜卑也总是需要人管理的,除了你们,我又还能去信任谁呢?当然,若是不愿意那就算了,该有的赏赐依然会有,只是以后你们也不必做我的义从了,大家好聚好散,他日若是有什么用得上我的地方,也尽可以来找我。”

“另外我知道,现在是过冬期,大家部落里的粮食也都不富裕,但我还是想说,能拿出来的,就尽量拿出来一点吧,这不离着开春也没几个月了么?用粮食可以换马,换地,换奴隶,换官,换什么都行,便宜卖了。”

这时就有人问了,道:“大人,吾乃匈奴人,部族本就是在朔方生存,您将这些鲜卑迁移到朔方是您的仁慈,可若是他们到了朔方之后抢夺我们的草场又该如何是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这一仗打完我们何着好处不多,坏处还不少了呢?”

秦宜禄点头道:“确实是好问题,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我本人身为张师弟子,是十分认可你们匈奴对大汉的忠诚和贡献的,自然也没有让你们吃亏的道理。”

“两条路任你们选择,凡是跟着我立下了功劳,又原本就居住在朔方,认为我重建朔方郡影响了你们利益的,要么,你们留在朔方,我重设各县、屯时,选拔郡吏、县吏、乡吏时,会优先考虑你们部落中人,也可以多分你们一点马匹奴隶作为补偿。”

“另一条么,便是借此次功劳,根据你们此次功劳,将你们算作归划胡,让你们迁移去河东,河东太守董卓乃是我的恩主,日前也已经跟我商量好了,会接收一部分立有功劳的匈奴、杂胡,由他来进行安顿,当然,这样的话你们就没有其他的赏赐了,如果族中族人过多的话,还要你们出一点钱粮。”

众人恍然,闻言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所谓归化胡,大体上算是一种汉王朝对内附异族的一种奖励手段,一般以匈奴人为主,乌桓人和东羌人为辅,这些异族在帮助大汉征战的过程中如果立有军功,则大汉就会考虑将其整个部落迁移至内郡,主要是河东、河内去居住,甚至还会让他们享受大汉的食邑。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搬迁到河东、河内之后有个几十年的时间,就同化的和当地汉人差不多了,有些甚至可能还会成为汉人豪强,甚至是汉人官吏。之所以在西汉并不能打的三河地区,到了东汉时却变成王牌骑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河东、河内的骑兵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其实本质上也都是胡骑,或者胡人的后代,这些胡骑本就是从边郡异族之中选取的,最能打,对大汉最忠心的这一部分胡人。所以说,东汉时期,绝大多数的仗还真就都是胡人在帮这汉庭在打,三河骑兵那都已经是正儿八经的中央王牌军了,是东汉真正的基石。当然,也正是因此,河东和河内的太守才难做么,这两个地方明明是大汉的腹心之地,却是文道不兴,甚至还有抢婚的风俗。就是你娶媳妇当天如果我是一个光棍,看你媳妇漂亮,就可以带人去跟你打架,打赢了你媳妇就归我的意思,宛如先秦战果时一般。可见这地方民风这彪悍!不管怎么说,大汉现在虽然衰落了,也依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在经济、文化、生活质量等几乎所有领域相比于异族胡虏还是强得多的,如此一个内迁去中原核心地区去当汉人的机会,自然也是很珍贵的。如此一来这些搬迁的匈奴既给秦宜禄腾了地方,又能作为董卓的嫡系帮助他治理河东,反正有了这次大破鲜卑的功劳,这安置的花销自然有朝廷来负责买单,其中肯定会涉及一系列的利益交换,这让董卓去头疼也就是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