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完结吧。过渡之后,进入大学,大学就能谈情说爱,交代了去向,我就要大结局了。
手头筹备一个新文,挺俗的话题,但又有不少新料,关于背叛和被背叛,以及一个时隔八年重逢男主失忆的狗血言情~~~〃
目前还在努力码字存稿,重生快大结局的时候再开新篇,提前预告下,希望到时候大家多多支持~~~~〃
南方旅游
走来走去,走来走去。
又是一年寒暑过,眨眼李长生离开子房镇已有一年,时序进入高三前的最后一个暑假。暑假过后就升入高三,正式面临高考的压力,五中领导商议,只给了未来高三生们不到一个月的假期。
一个月,学生和家长拿到手,都要好好筹划。
是送去暑期高考突击班继续拼搏,还是趁着机会适当放松,各有各的打算。
秋建国盘算着这些年钱没少挣,却实实在在没享多少福。和张红卫商量带上两老去南方旅游顺便考察南方市场。秋家两位老人却不同意,连说不肯和他们一同出门。
一则故土难离,二则老太太这几年身体时好时坏,怕离了根死在外面,魂都回不来。
秋建国无奈,只得给两老报了个旅游团,就近在邻省。此时老年红的旅游项目尚未如后世般蓬勃发展,却也有几个旅行社嗅到商机,秋建国打听的老年红旅行团不仅有经验丰富细心细致的导游跟随,更有随队的两位医生,一切都安排妥当,去的又是邻省某革命老区,正对老人家的胃口。
如此一来就空出了两个名额。
秋建国想带上儿子,去南方见识见识——他虽然早就跟着他姐去过上海,但局限于一地,眼界仍旧不够开阔。再者也心疼儿子被拘的很,怕闷出病。
自打长生离开,下林虽嬉笑如旧,却总带了那么一丝寂寞。
张红卫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俩孩子马上要高三,正是收心用功的时候,她怕儿子把心给玩野了,影响高考。
秋建国笑她多操心,有上林跟着,还怕下林不听话?
秋下林自听父亲露了口风,上窜下跳,急不可耐,一忽儿撺掇父亲去汕头去广州找长生;一忽儿又劝母亲香港走在时尚前沿。上林冷眼看他蹦跶,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下林连着蹦了好几天,才在父亲的提示下想起,若秋上林不放人,他就是蹦到天上去也白费!
鼓动其三寸不烂之舌,好说歹说,总算把上林说动了心,点头同意。
从上海一路下去,无锡、苏州、扬州、杭州、转到广州,行程计划了三个礼拜,回来正好腾出一周休整。
他们到上海略作停顿,没逗留太久。毕竟上林和下林来过,而秋建国两口子光出差也来过好几次。兴奋的四个人,每人背了个背包,兴致勃勃奔向无锡。北方的泥腿子遇到南方鱼米水乡,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
尽管电视和书本上看过无数次,江南小桥流水的景致依然引起众人的赞叹。上林在后世见过无数次迥异于北方的江南风情,最为淡定。秋下林则活脱脱逃出囚牢的小鸟,四处欢跳,一会儿要跳进稻田捉蚂蝗,一会儿要去追逐半空漂浮的风筝。
长途车在中途停顿,引得满车人笑看他。
几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操着吴语和秋建国聊天。她们勉强听得懂秋建国带有北方味道的普通话,秋建国却必须连比划带猜,才能稍微弄懂她们的意思。
尽管语言沟通不良,却丝毫不影响双方交谈的热情。
相谈甚欢的气氛很快影响到周遭的人,本闭着眼睛假寐的几个中年人也加入到聊天队伍中,有了他们的翻译,秋建国总算能听懂老太太快速难懂的吴语了。
他们打听的秋建国一家去无锡旅游,纷纷出谋划策,自豪的介绍家乡风景。
上林没下车,坐在靠窗位置,望着田地远方的村落发呆。
青瓦灰墙,隐约可见房后炊烟升起,她几乎能想象出篱笆扎出的围墙后面,头扎青花布的小脚老太太端着簸箕,撮着嘴发出啾啾的声音喂鸡。稻田里青幽幽的稻谷生机勃勃,偶有满脸褶子的老汉直起背看一眼停在路边的长途客车,又漠然的低头劳作。
满车喧嚣,突然静了;漫天白杨,突然都不动摇。这一霎那,仿佛只剩了她一个人。
秋上林不想矫情,然平静而又寂寞的感觉突如其来,如潮水来袭,无声无息,骤然侵蚀。分明最亲的人都在身边,心里却有个黑洞,无论多少欢声笑语都填不满,空空的,天地都填不满。
正自伤感,一个年轻人蹬蹬蹬冲上车,冲到她面前差点刹不住,气喘:“姐,姐,咱妈叫你下去照相!”
不由分说拽着她就走,上林系着安全带,被他扯得踉跄,秋建国忙帮她松开,嘱咐:“慢点,别摔跤!”
秋下林来去如风,拽着上林很快消失在客车后的农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