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龙的传人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绿林军后称汉军)。他还从各地征集懂得兵法的专门人才,充当军中参谋,让他们按各自所学的兵法,分为六十三家,人数有几百人。此外,王莽还特意挑选了一个身高一丈,名叫巨毋霸的长人,担任垒尉(负责防守营垒的官)。可笑的是,王莽听说巨毋霸会驱使猛兽,就把上林苑打开,放出一大群猛虎、恶豹、犀牛、大象等野兽,让巨毋霸指挥,走在队伍前面,来壮大声势,吓唬汉军。这支貌似强大的神话式的“人兽联军”,号称百万。行军的时候,旌旗蔽天,辎重盖地,黄尘滚滚,千里不绝。五月,王莽的大军在颖川(今河南禹县)和严尤、陈茂的残部合兵一处,如潮水一般地向昆阳涌来。新军的将领个个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他们以为把汉军歼灭在昆阳城下,只是弹指间的事了。

这时,驻守昆阳的汉军只有八九千人。汉军将领中有人见新、汉两军众寡悬殊,主张放弃昆阳,散归荆州各地;刘秀反对上述主张,他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说:“现在我们兵少粮缺,敌人兵力强大,如果我们能够集中力量抗击敌人,还有取胜的希望;如果分散兵力,就只能被敌人各个击破,谁也不能单独保全。况且我军主力还没有攻下宛城,一时不可能来援救。如果昆阳被新军攻破,我们就拿不下宛城,拿下了也保不住。只要一天的时间,我们就全完了。”汉军正在议论间,敌人的前锋已逼近昆阳城北,后续部队也在源源不断地开来。这时,军情十分紧急,大家彼此观望,谁也提不出好的办法来。当时刘秀只有二十九岁,又是一员偏将,在以前的战斗中,也没有什么突出表现,因此平时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在紧急关头,他表现得这样坚定沉着,又能提出一整套御敌方案,人们开始对他的意见表示注意。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由王凤、王常留守昆阳,派刘秀、李轶等十三人,突围出城,到定陵、郾城去调集援兵,夹击新军。

王寻、王邑率领新军,围攻昆阳城,一开始就遭到汉军的顽强抵抗。新军大将严尤同汉军作战吃过苦头,向王邑建议说:“昆阳城小而坚,不容易一下子打下来。现在汉军的主力在宛城,应该先击败宛城的汉军,到那时昆阳可不攻自下。”王邑骄傲地说:“现在我们统领百万大军,如果连一个小小的昆阳城都攻不下来,那还有什么威风可说呢?”他还疯狂地叫喊:“我一定要血洗昆阳,踏着血迹,前歌后舞地前进,那该多痛快呀!”王寻、王邑使用全部兵力,把昆阳城层层包围起来,命令士兵挖掘地道攻城,并用冲车猛烈地撞击城门。王邑又命新军推出十多丈高的“云车”(专门用来攻城的战车),靠近城墙。云车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对着城中放箭和发射石块。新军的箭矢和石块象雨点般地向城中射来。在新军的猛烈攻击下,汉军坚守危城,顽强抵抗。严尤见昆阳屡攻不下,再次向王寻、王邑建议说:“围城必须网开一面,好让汉军跑到宛城方面宣扬我军声威,造成恐怖,以动摇汉军军心。”王寻、王邑认为攻破昆阳,是早晚之间的事,根本不去考虑严尤的意见。

六月初一这天,天空万里无云,骄阳似火。当攻防战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城上的汉军忽然从垛口的缝隙处,望见南面山风的后面,尘土飞扬,腾空而起;不一会,又隐约地听见从远处传来马嘶声和喊杀声。他们心里有些明白。又过了一会,瞧望哨报告说:“刘秀率领的援兵到了!”城中军民听到这个消息,都象久旱逢甘雨一般,互相转告,喜讯很快传遍了全城。

刘秀等人把从定陵、郾城调集来的援军数千人,开到距新军主力四、五里的地方,布下阵势,准备战斗。王寻、王邑骄傲自大,根本未把刘秀带领的几千人马放在眼里,轻率地决定派几千人前去迎战。刘秀决定先发制人,亲自指挥步骑兵一千人做前锋,向敌人展开了猛烈的冲击,斩杀敌军数十人;于是军心大振,乘胜继续猛攻,又斩杀敌军近千人,取得了初战的胜利。

这时候,宛城已被汉军攻下,但是消息还没有传到昆阳,刘秀也不知道。为了鼓舞汉军士气,动摇敌人军心,刘秀制造了一个宛城已被攻克的战报,用箭射入昆阳城中;同时,他还故意把同样内容的军报遗落到王莽军中。这个重大消息一经传出,汉军无不兴高采烈,勇气倍增;新军人人咋舌,个个吃惊,士气一落千丈!有利的形势,转化到汉军方面来了。

刘秀看到战机成熟,他亲自率领三千名精兵,作为突击队,在一天的拂晓,迂回到昆阳城西,向新军的大本营发起猛烈突袭。一时间,鼓号之声响彻云霄,喊杀之声震动天地,把新军从梦中惊醒。王寻、王邑见汉军兵力不多,仍然认为不堪一击,下令各军坚守阵地,没有将令,不得擅自行动。他们亲自指挥万余人出阵迎击刘秀。汉军由于接连胜利,胆气更壮;而新军士兵大都是临时胁迫来的农民,他们痛恨王莽,都不愿意打仗;诸将又借口“不许擅自行动”的命令,乐得按兵不动。因此,汉军冲入新军阵中,竟没有遇到多少抵抗。斗志旺盛的汉军,猛冲猛打,新军招架不住,队形顿时大乱。在混战中,王寻被杀,新军四散逃窜。

新军兵败如山倒的情景,昆阳城上的守军看得一清二楚。王凤、王常指挥汉军乘胜杀出,夹击新军。在汉军的大举反攻中,王莽的几十万大军象山崩一样地溃败下来。他们争着逃命,互相冲撞践踏,死伤不计其数。天公也好象有意同新军开玩笑似的,正当新军溃逃的时候,忽然狂风呼啸,雷声轰鸣,天昏地暗,大雨倾盆,昆阳城北的滍(zhi志)川也暴涨起来。风声、雷声、雨声、水声和汉军的喊杀声汇成一片,简直要把丧魂落魄的新军淹没了。新军中的虎、豹、犀、象等野兽,在这样少见的恶劣天气中,吓得四腿打颤,早已脱缰逃散了。在汉军的追击下,新军掉到水里淹死的就有一万多人。淄川被新军的尸体堵塞,水都不能畅流了。只有王邑、严尤率领几千人,骑着马,踩着新军尸体,渡过滍水。狼狈地逃回洛阳。汉军取胜后,又分兵两路,以风扫残云之势,攻下洛阳和长安,推翻了王莽的统治。

昆阳之战是绿林起义军推翻新莽政权的一次正义战争,也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我国古代的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十八、“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黄巾起义

潘国基

在现在的河北省平乡县,流传着东汉黄巾起义领袖张角到巨鹿落户的故事。相传张角的老家原本在山东,因为连年饥荒,就带着两个弟弟逃荒到了巨鹿。张角有一身好武艺,为人正直,敢为百姓申张正义,深得群众爱戴。后来就在巨鹿开场收徒,传授武艺,并在那里落户。这个传说反映了黄巾起义领袖为人民所敬重爱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东汉农民起义是和天灾人祸联系在一起的。

东汉中期以来,由于豪族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权,政治极端腐败黑暗,加以自然灾害相继不断,使农民陷于死亡的境地。因此,从汉安帝即位以来,到黄巾起义爆发前夕,共计七十余年的时间,农保起义几乎连续不断。仅在黄巾起义前的三十余年中,见于史书记载的农民起义就不下二十余次。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浪潮的普遍高涨,预示着一场更大规模的、全国性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这就是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

张角,本是道教中太平道一派的首领。他自称“大贤良师”,以传布太平道为名,利用行医治病为手段,在农民中秘密进行组织起义的活动。开始,东汉政府认为,太平道是劝人为善的“善道”,并没有引起注意,使太平道得以顺利的发展。

张角继续扩大组织的范围,派遣八名弟子,分别到各地进行传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参加太平道的人越来越多,遍及青、徐、幽、冀、兖、豫、荆、扬八个州(包括今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江苏数省),入道群众达几十万人之多。为了将分散在各地的力量组织起来,他们把人道群众编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立一“渠帅”,由张角统一指挥。

眼看时机一天天成熟,他们决定在“甲子”年(即公元184年)发动起义,还颁布了四句口号,即“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苍天”就是指东汉,“黄天”则是张角自称。同时,他们又派人在京城洛阳的寺门及州郡官府的墙上,用白土写上“甲子”两个大字,作为起义的暗号和标志。

公元184年,大方马元义先调剂、扬二州的数万名起义群众,赶到邺县(今河北临漳县)集中,准备配合京城及各地的起义。马元义又几次到洛阳,组织宦官封諝(xu虚)、徐奉等为内应,约定在这年的三月五日一同起义。但是在二月间,起义军内部出了叛徒唐周,把马元义的起义计划向东汉政府告密。东汉政府立即采取措施,首先在洛阳实行大搜捕,对起义进行残酷的镇压。结果,马元义被捕,在洛阳牺牲;信奉太平道的一千多名官兵、百姓,也遭到了屠杀。同时,东汉政府又下令冀州官府,搜捕张角等人。

张角知道事情已经泄露,就连夜派人通知各方,立即举行起义。起义军头上都裹着黄巾,作为标记,因此称之为“黄巾军”。这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提前在二月爆发了。

黄巾起义爆发后,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的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统一指挥战斗。他们率领起义军攻打州郡,焚烧官府,没收豪族财物,许多地方官吏闻风逃窜。不到十天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京师为之震动。

黄巾军英勇善战,战果辉煌,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由张曼成领导的南阳郡黄巾军,攻杀了郡守褚(chu楚)贡;由波才领导的颖川郡的黄巾军,在颖川(今河南禹县)大败官军,而汝南郡的黄巾军,在邵陵(今河南部城东)击败太守赵谦;广阳郡(今北京)的黄巾军攻杀幽州刺史(掌握州的军政大权的高官)郭勋和广阳太守刘卫。黄巾军的节节胜利,使东汉政府惊恐万状。他们急忙调兵遣将,部署对洛阳的军事防御。首先派外戚何进为大将军,统率左右羽林军,负责保卫京师;又在洛阳之外的重要关口,设重兵加强防守。接着,分别派卢植、皇甫嵩、朱儁(jun俊)率领官军,进攻黄巾军的主力。

同年四月,皇甫嵩、朱儁率领官军四万余人,首先扑向颖川地区。颖川的黄巾军在波才的领导下,主动迎战,一举击败朱儁所部官军。皇甫嵩见势不妙,领兵退守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北),黄巾军乘胜追击,又把皇甫嵩围困在长社。本来形势发展,对起义军有利。但是,他们缺乏作战经验,“依革结营”,又给了敌人可乘之机。皇甫嵩乘风纵火,对起义军发起突然袭击,汉灵帝又派来增援的官兵,结果起义军失败,数万名黄巾战士遭到血腥屠杀。皇甫嵩和朱儁乘胜进攻汝南(今河南平舆北)、陈国(今河南淮阳)的黄巾军,波才率领的余部和彭脱领导的黄巾军,先后都受挫失败。

在南阳战场上,黄巾将士前仆后继,英勇作战。自从张曼成斩杀郡守褚贡后,同年六月,东汉政府派秦颉率兵向起义军反扑,张曼成不幸牺牲。于是,起义军推赵弘为首领,队伍发展成十几万人,不久就占领了宛城,把新任太守秦颉赶跑了。起义军声势浩大,东汉政府决定联合朱儁、荆州刺史徐璆(qiu球)和秦颉的力量,共同围攻宛城的起义军。从六月至八月,起义军与官军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被推为首领的赵弘、韩忠都相继牺牲,然而宛城却一直由起义军固守。这时起义军又推孙夏为首领。后来敌人不断增兵,起义军毫无后援,只好在这年的十一月间,向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市北)境内的精山转移。朱儁乘此机会,追击起义军,结果孙夏战死,起义军又有一万多人牺牲。南阳的黄巾主力,也遭到了挫折。

当宛城正在激战的时候,东汉官军又加紧对河北起义军的进攻。河北的黄巾军是由张角亲自领导的。起义爆发后,张角首先率领义军攻占广宗(今河北威县东)、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等地,东汉政府派卢植前往镇压。卢植开始气势汹汹,曾给张角一定的压力。然而,他毕竟是个无能之辈,几经变换攻城办法,却一直没有能攻下广宗城。东汉政府无可奈何,只好将他撤职,改派董卓去河北镇压。没想到董卓刚刚上任,就在下曲阳与起义军遭遇,经过较量,也成了张角手下的败将。董卓围攻广宗两三个月,广宗却巍然不动。八月底,东汉政府再次交换人马,撤了董卓的职,调镇压起义军老手皇甫嵩北上。

皇甫嵩到达广宗时,正值河南的黄巾主力或者相继失败,或者军事上处于被动地位,加以这时张角不幸病死,形势发展转为有利于官军。尽管如此,当时由张梁统率的广宗义军,依然精勇善战,敌人束手无策,以至皇甫嵩不得不紧闭营门,伺机而动。到了十月间,由于起义军疏忽大意,皇甫嵩利用深夜出兵,突然袭击义军阵营,起义军仓促应战,结果张梁在阵前牺牲,三万多名义军战死,还有五万多名义军宁死不屈,投河牺牲。同年十一月,皇甫嵩攻破下曲阳,张宝领导的十多万起义军,也遭到了残酷的屠杀。

虽然黄巾大起义失败了,但是它加速了东汉封建统治的灭亡。黄巾将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成为激励历代农民革命斗争的鼓舞力量。

十九、曹操夜袭乌巢

──官渡之战

张习孔

在河南省中牟县城东北五里靠近官渡水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叫官渡桥村。这里就是一千七百多年前,袁曹官渡之战的古战场遗址。现在官渡桥村的附近据传还留有当年曹操存放粮草的“草场”和袁绍屯兵的“袁绍岗”。不消说,这些古迹也是由这次战争而得名的。

公元200年(汉献帝建安五年)二月,袁绍任命沮(ju居)授为监军,统领十万大军,准备渡河南进,直捣许昌。袁绍把大军集结在黄河北岸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先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亲自率兵从官渡北上,解救白马之围。他采纳随军谋士荀攸(you优)声东击西的作战方案,引兵先到延津(今河南延津北),伪装要渡河进攻袁绍的后方,使袁绍分兵应战;然后再以轻骑部队回袭白马,以攻其不备。袁绍果然中计。曹操急率轻骑兵,以张辽、关羽为先锋,急奔白马。颜良仓促应战,关羽出其不意地突入袁军阵中,手起刀落,斩了颜良,袁军四下逃散。战斗结束以后,曹操下令把白马城中的居民全部迁出,随军沿黄河向官渡撤退。

袁绍听说曹操从白马退出,便亲自率领大军渡河追击,恨不得一口把曹操吞掉。他派大将文丑带领五六千名骑兵作为先头部队向延津迫近。曹操机智地命令士兵在延津南面山坡下扎好营寨,并让所有骑兵都卸下马鞍,放马吃草,辎重车辆都停在袁军将要经过的小路上。袁军来到,争相抢夺辎重,队形混乱,曹操以不满六百名骑兵乘机出击,文丑在混乱中被杀,曹军俘虏了他带领的全部人马,退回官渡。

袁军接连打了两次败仗,士气低落,但是袁绍仍然自恃兵多,盲目冒进。七月,袁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