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奕廷已经到了福建两个月,邓嗣昌才知道什么叫做度日如年,好在福建巡田荃和他是一条心,可即便如此崔奕廷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查他每年的军粮,军饷配给,让他不得不出兵征讨海盗,将从海上带回的货物,原封不动地上缴给了朝廷。
幕僚耿午上前道:"侯爷也不要着急,崔奕廷是来招安王卢江的,只要这个差事他办不好,自然会有人在皇上面前告他一状。"
邓嗣昌眯起眼睛,说的是没错,万一崔奕廷招安了王卢江,他可就有了大麻烦。王卢江在海上多年,熟知闽浙一带的海盗,他和张,赵两人素有往来,这两人在海上抢掠,经商他是不闻不问,张,赵两人也从来少不了孝敬,这些事别人不清楚,那王卢江知道的清清楚楚,王卢江被招安之后,定然和崔奕廷一起参奏他,到时候不要说身上的爵位和官职,他全家老小性命都要不保。
没有王卢江,崔奕廷就算再查,也不过是从衙门里下手,根本抓不住常年在海上往来的张,赵,这也就是他安心的地方。
"侯爷放心,"耿午笑着,"王卢江已经收到消息,朝廷招安是假,要杀他是真,他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信了崔奕廷,只要崔奕廷和王卢江见面,我们就出兵,那王卢江就会惊慌,到时候不管他们谈的如何,打起来刀剑可不长眼,有死伤在所难免。"
邓嗣昌面露谨慎,"要安排妥当,崔奕廷让人摸不透,你们不能出半点的纰漏,免得被他抓个正着。"
俊堂在京中出了事。他要斗倒了崔奕廷,才能将俊堂救回来。
提起这个耿午想起来,"沈家过来收茶叶的人,又有了动作,收不上新茶开始收陈茶。"
邓嗣昌冷笑一声,"为了帮崔奕廷连这种法子都想出来,陈茶能做什么?就是造声势而已。就算是和当地的商贾有了往来。也不一定能认识王卢江,等他们找到王卢江,一切也都晚了。"
要在崔奕廷站稳脚跟之前。将一切办好。
从厩来的商贾,弄不出多大的动静,耿午专门让人去打听过,那些人连王卢江的边都没有摸到。
……
王卢江看着海上的船只。这是他多少年攒下的家业,从前投奔海盗在海上经商是迫于生计。而今,张琰,赵祖两个勾结倭寇无所欲为,不但强迫他入伙,还多次陷害他。如今闽浙海盗的名声每况愈下,沿海的渔村听说海盗来了,都藏进地窖里不敢露面。他让人置办粮食送给饥民,只要不是走投无论的灾民。寻常百姓已经不再来领粮,这样下去,他真的会和张琰,赵祖一样,让人唾弃。
他这才听了王成海的话,主动求抚,本来怀揣了一腔热血,想着将来归附朝廷之后,歼灭那些真正依靠杀人越货的海盗和倭寇。
谁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他派出去打听的人,被崔奕廷杀了。
派出去的人浑身颤抖,手上还沾着同伴的血,"都是我……没有照应好。"
王卢江道:"你们可都打听清楚了?"
"没错,"那人道,"朝廷已经备好了二十艘大船,船上配备了弓箭和兵卒,只等着您答应前往和崔奕廷商议,他们就会出发将我们团团围住。"
王卢江几乎将手指捏碎。
旁边的人听得这话纷纷道:"那汪同海就没安好心,说是要招抚老爷,不过就是要引老爷上岸,我们在海上他们奈何不得,可若是上了岸,就要任凭他们发落,从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老爷要慎重行事。"
王卢江眯起眼睛,难道他真的错了?请求朝廷安抚倒引来了剿灭他的军队,他的性命是小,他背后还有那么多兄弟。
王卢江想到这里,下人来禀告,"老爷,少爷回来了。"
升哥?王卢江眼睛微睁,多少年了举升宁愿在外经商也不愿意跟着他这个父亲,他答应招安之后,让人给举升送了信,不管成败,他们父子日后都不能再相认,既然他要做程举升,就做一辈子的程举升,永远都不要再回来。
却怎么……在这时候……
"老爷,外面起了风浪,少爷的船并不大,让不让他们过来?"
下人继续询问。
王卢江抬起头,眼睛里是波澜起伏的大海。
"让他上来……"
父子相见,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已经有两年没有这般面对面地站立着。
王卢江仔细看着儿子,长大了不少,脸上多了几分的风霜和稳重,"你来这里做什么?"
王卢江冷声问过去,从前儿子离开的时候,他还以为孩子被管制久了,总要舒展舒展翅膀,却没想到,他才放开手,孩子却展翅飞走了。
"父亲。"程举升规规矩矩向王卢江磕了三个响头才站起身。
父子两个进了内仓,王卢江脸上没有半点的神情,声音平板,"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程举升低声道:"父亲准备归顺朝廷?"
王卢江点点头,看着儿子,穿着宝蓝色长袍的儿子,已经长得比他高大许多,长长的影子几乎要将他罩。[,!]住。
王卢江顿时心中万分感慨。
程举升没有听到父亲的回话,低声道:"父亲可信那崔奕廷?"
几句话就提起崔奕廷,王卢江有些意外。
程举升道:"儿子从厩过来,已经听说了朝廷招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