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爷当然是很生气了,可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还是没辙。陈老爷只能拿财政来压人,不给陈桂明管理家产,对家奴说,以后陈家米铺的所有银子,陈桂明不得过问。
谢策下令在全国各地贴出告示,人才可以自荐,杨康亲自在金陵的莫愁湖驿馆面试人才。
如果有觉得自己行的平民百姓,不管年纪家世,都可以过来填写一份资料表,杨康会亲自审核,资料通过的次日可以来排队面试。
每天限额五十人。
当然,来面试的,只能是平民一层和商人。官勋子弟不能参加。
这项举措真的是大大激动人心,很多寒门子弟一看报国有门了,纷纷过来毛遂自荐。
杨康都一一仔细审核询问着,不辞辛苦,当然,也很意外的从民间,找到了五六个人才,都让他们去兵部尚书冥大人那里报到,由冥尚书来指定他们的岗位去了。
可是,杨康真正要找的人才,还是没找到。
这次,最主要的,杨康是要为督察院,找一个首辅大人。
这个人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得罪众多的士大夫一级,改革税收制度。
这个人,还真的不能从官宦子弟中招。
因为,这项税制是和当官的,富贵的,利益很冲突,如果是当官的后代来实行,肯定会徇私或者手段会偏软。
手段一旦偏软了,就改革的不够彻底,那就等于白白忙活了。
这么重要的改革,可是一定要找寒门子弟不可。
还要非常的聪明,非常的灵活,非常有魄力。
晚上,杨康虽然已经回到杨府,可还是在想着这人才的事,谢灵端过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阿康,别想太多,先趁热喝了吧。”
杨康看了谢灵一眼,叹了口气,接过鸡汤,一口气喝完了,说:“如果督察院一天没建好,税收制度一天就无法落实,那么,大铭朝会越来越贫穷。这次来金陵之前,端午就和我谈了很久,她也认同,这是大铭朝要富强的第一步。”
谢灵安慰说:“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凡事都是急不来的。最要紧的,是不久之后,你就会听到一件喜事了。”
杨康没听明白她的话。
谢灵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垂着头没说话,只一味的脸红。
杨康还是没明白过来。
谢灵笑道:“你真是——等过些日子再告诉你。”
“究竟怎么了?”杨康真的给糊涂了。
谢灵摇摇头,就是不告诉他。
杨府门外,银色的月光下,站了一个腰杆子笔挺的年轻人,约莫二十五六岁。
清瘦的脸庞,白的近乎病态的肤色,两道浓眉下,一双大眼睛,如炯炯星辰,睁得大大的。
“终于来了,父亲,儿子没有让你失望。”那年轻人苍白的脸上,竟然露出笑意来。
杨府依旧那么大,甚至比过去更新颖了。府门紧紧闭合,两个掐丝纹玻璃大灯笼,高高挂在门口,照亮着门前的石阶。
那人拿出一叠纸,铺在地上,然后背对着杨府大门坐了下来。
他放下行李,似乎是要彻夜等候在这里了。
一身细葛布白袍打了好几个补丁,看来已经穿了很久了,还是他老爹留下来的。
这也是他身上,唯一看起来值钱的东西了。
当年,他父亲是周家的奴仆,原本他们姓什么,他也已经不记得了,反正他父亲被周府老爷赐姓周,后来,因为周杨两家关系深厚,所以,周家送了几个得力能干的奴才给杨康用。
他父亲也在这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