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微波炉的游戏 > 第17部分(第2页)

第17部分(第2页)

。←虫←工←桥书←吧←

第57节:后记(1)

后记

学者于丹坐在我的对面,我看到她眼眶里闪烁的泪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文化的世界表达、奥运冠军,是我和于丹聚谈畅议的话题。忆起“张艺谋版”的奥运会开幕式,言及“风姿飒爽”的奥运冠军,于丹竟语多哽咽、热泪盈眶。“2008年真是让中国人荡气回肠的一年,就是因为感受到了太多的苦难和光荣,我们的文化才呈现出如此势不可当的伟力,仪式一定会成为年度标志。以奥运的名义,祝福所有梦想都成真”。这是于丹的诚挚心言。

以奥运之名,约见并且倾听于丹,成为2008年最令我难忘的剪影片段。

历史使命、光荣梦想的承载与担负,每一个冠军都是巍然挺立的榜样与标杆,每一个冠军都有着令人感动的理想与追求。坚硬的商业钝化了内心的柔软,且不妨让感情适度易碎。我坚持认为,记者应该是过敏性脆弱体质,即对周遭事务投注足够的激情与充分的理性。

于我而言,之所以倾注心力、耗费体力写作这本书,首先是出于对美的、格兰仕这两家企业的尊敬与感佩。格兰仕是一家冠军企业,梁庆德先生在微波炉领域创下的伟业,足以让“中国制造”笑傲江湖。3年以来,我一直在“研究”格兰仕,始终密切关注着它的一举一动,用财经记者的逻辑思维详加分析、解构。身为记者,我是有“野心”的,我想写出深具“流传”意味的文字。2008年3月的一天,我在MSN上对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的编辑王留全说:“我要写一本商战书籍,系统而全面地呈现美的、格兰仕在微波炉领域的10年争斗。”

看了我的写作提纲,王留全兴奋异常:“这是个让人激动的好选题,我立刻上报。”

一周时间里,我赶写出《对撼》的第一章,提交给王留全阅览。2008年4月的一天,友人苏小和拉我参加“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媒体沟通会,期间偶遇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出版人吴晓波。吴晓波是出版界的“名人”、新闻界的“楷模”,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开聊,他对“美的、格兰仕微波炉战争”的“选题”兴趣颇浓,并鼓励我即刻动笔、尽早完工。吴晓波的一番动员激发起了我专心专意、采访写作的热情与动力。

稍后,中信出版社、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的“出版合同”翩然而至,王留全们行动之迅捷、行事之专业让我感叹不已。

3年时间里,我写过很多关于格兰仕的文字,聚敛起来有8万多字,但是真正走近美的微波电器事业部才一年多时间,我要求自己,必须开展起更为密集的采访与调研。写作《微波炉战争》这本书,我的基本原则是:不采访、不动笔,无细节、不章节。2008年6月,我独自去了顺德,在那里待了一周,采访了美的微波电器事业部的多位高层、骨干,我还获准登录美的的内网络随意检索、查询。

美的进入微波炉领域已有10年光景,期间团队几度变更,物是人非,信息严重缺失,为了完整展现这10年,我进行了大量“抢救式”采访。对格兰仕的正面采访并不顺利,当我赶赴顺德诚意拜会时,先前约定好的采访全部“因故取消”,这令我很无奈。但是,我依然要真诚地感谢格兰仕集团企划部部长陈娟女士、格兰仕微波炉整机公司总经理陆骥烈先生,在顺德,我们曾经聚首会谈、其乐融融。顺德归来,我的电脑里增添了将近10万字的采访笔记。

其后,我还采访了美的、格兰仕的经销商,以及格兰仕空调的多位高管。随着采访进程的深入,获取的信息愈益充盈丰富,写作的激情也愈发浓烈、炽热。我清楚地记得,和格兰仕多位离任中层经常“聊天”到深夜,感谢他们的信任,他们提供的诸多素材充实了本书的故事细节。

服务于《中国经营报》的8年,我始终专注于人物报道、公司研究,深度访谈过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超过百位。我发现,太多的企业习惯于运用“增量”的方法对冲“存量”的潜在风险,资源重组、战略重构成为很多企业战略转型成败的关键。什么是战略?迈克尔·波特在中国演讲时反复提到了这一概念。他说:“战略不是一个目标,而应该是方法,战略就是怎样定位,战略应该是你的竞争优势何在”。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家非常在意、格外垂青“增量”资产,“增量”固然值得提倡,但“增量”也会在不经意间演变成“存量”。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有效、合理地解决、消化积淀已久的“存量”资产,那他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企业家。与“存量”的不懈抗争,正是很多中国企业的“命门”所在。格兰仕在争先恐后地适应资本、金融界变化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组织内外企业文化的变革。创新与变革应该成为企业的存在方式与作业模式。正是有了此种意义上的“破坏性创新”,才能推促格兰仕在自我否定的螺旋式盘整过程中实现升级与跃进。

▲BOOK。▲虹桥▲书吧▲

第58节:后记(2)

悬置争议、平复心绪,当我们一味追责格兰仕滥施“价格战”之时,事实上,我们对它又何尝不是心存误解与误读?坚守一份理性与淡定,写作本书,我的本意在于建设而非颠覆,在于思辨而非批判。

以强制强、竞争升级,外源风险与内生风险的累加、递增效应该被给予高度重视。无论如何,品牌建设不是“阶段性”或“功利性”的,它是中国企业持续存在的价值体现和有力证明。格兰仕,应该领悟“至刚无刚、光而不耀”的真谛;美的,则应懂得“大柔非柔、韬光养晦”的深意。这是我对两家企业的诚恳建言。同时我还想说,心智健全、善于自醒的企业必定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态,大可不必对“非我同类”的观点与评论极端敏感、天然排斥。

这本书,筹备了3年,书写了5个月。5个月之中,我谢绝了几乎所有的应酬,每临周末便自觉自愿地闭关在家,足不出户、静心思想,每天靠着速冻食品果腹,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采访与写作之中,即便是群情鼎沸、全民狂欢的奥运会,在我的内心深处竟然没有激起太多波澜。奥运会结束了,《微波炉战争》一书提前40天收工了,我的身体却因为写书而透支,持续多日低烧不退。

写作《微波炉战争》是我2008年最重要的事情。年初,亲爱的母亲主动把我的幼子敬一接回天津抚养,以使我心无旁骛、安心写作。写作生活最紧张的时期,我长期不能赶回天津探望爱子,一人向隅、暗自伤怀。感谢疼我爱我的挚爱亲人:张有德、樊桂香、乔虹、张彦、武巨龙,他们为我分担、为我减压、为我喝彩、为我祈愿,他们是我幸福的港湾。

成长本身就是一部厚重、博大的信史,光阴流转、击节称叹,我庆幸,得以见证、记录中国经济腾飞和本土精英企业的成长历程。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是我最崇敬的企业家,5年以来,每年我都有机会和他深谈一次,离他很近又很远。自律、自醒、自持,柳传志的“伟大”是一种必然。柳传志有很多名言,但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这句——“理想但不理想化”,我将这句话奉为自己的座右铭。2008年7月,我对柳传志进行了一次彰显“人本思维”的专访,“走下神坛”的柳传志,亲切可感、率性本真。赏《赤壁》、看《集结号》,有着浓重“英雄主义情结”的柳传志不只一次地慨叹:“尤其是大企业家,都是英雄主义者。”令我感动的是,柳传志先生拨冗阅览了本部书稿的主要章节,并欣然推荐。

书稿进入出版流程之际,内心惴惴不安的我将本书样章分别发送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研究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魏杰教授,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主任何志毅教授,恳请三位经济学家拨冗做序。魏杰教授第一时间将序言回复给我,刘世锦研究员利用国庆长假写就了4 000多字的长文,对微波炉产业,对顺德的产业集群进行了精辟、精妙的阐述与解析,文字之精当、解构之彻底,足以令观者为之叹服。何志毅教授则从商战案例角度对本书给予了肯定和嘉许。三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