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苟在边疆当藩王什么意思 > 第111章 河间郡王(第1页)

第111章 河间郡王(第1页)

燕王给永安帝君臣出了个难题。按理说,燕王杨棣首先举起叛旗,致使河北三镇覆灭,立即赐自尽。但是自从朝廷平叛以来,燕王杨棣不管有心还是无意,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抵抗,甚至到最后,还献出了北平郡和6万大军,其中还有非常宝贵的3万重骑兵,这又让永安帝不好直接杀了燕王杨棣。

“陛下,臣以为,燕王目无君上、反叛朝廷,理应重处。参考故事,赐燕王自尽为宜”中书省中书令王素的观点,就是经典的观点。亲王嘛,给个体面,赐自尽得了。

“这个,陛下,中书令说的是正理,但是天理、国法和人情,燕王谋嫡,有违天理;篡权自立,干犯国法;但是除了天理国法,还有人情,燕王乃陛下四弟,先帝血脉,直接赐自尽不妥”门下省侍中李煦表达了反对观点,“臣以为,将燕王在宗正寺圈禁到死为好”

日哦,这不是活阎王吗?还不如直接给个痛快呢。本来群臣还以为李煦要为燕王求情呢?没想到李煦下手更狠。这些个高官对谋逆大罪最是深恶痛绝,所以对燕王这个首恶的恨意也是最大。

永安帝的脸隐藏在冕流之下,群臣看不清永安帝的表情,也不知道永安帝心中所想,只能把头低的不能再低了,都沉默着不说。

王素和李煦作为中书省中书令,是大梁的宰相,提出意见倒是没什么。可是其他的官员,对皇族喊打喊杀,哪怕是造反的皇族,

那也是皇族啊,这个时候,对于没有背景的官员,敢发言就是找死。

“你们喊打喊杀的,难道忘了燕王也是先帝之子、皇族血脉?你们对皇族就这么缺乏尊敬吗?”尚书令、户部尚书、赵国公萧炎不冷不淡的说道。

你看,来了吧?群臣心里知道,就会有人来这么一出,这次即使萧炎不跳出来,其他人也会跳出来,这是大梁朝廷的老传统了。

“赵国公,你的意思呢?”永安帝问萧炎。

“臣以为,将燕王夺取爵位,去给先帝守陵吧”萧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个建议就温情了很多,没有要杨棣的性命,而且把杨棣燕王的爵位褫夺了,安排杨竞在皇陵居住。这算是变相把杨棣保护起来了。主要还是萧炎考虑到还有晋王、齐王和辽王,你把燕王杀了,那几个亲王还会再投降吗?

最主要的是,燕王并没有组织起大规模抵抗,9万燕军主力,除了在邯郸城死了几千,还有被南郑侯魏远带走1万多人外,剩下的将近八万人全部被李奇整编了。这其中还包括3万战力在线的燕山卫重骑兵。

既然燕王造成的损失少,永安帝不介意放他一马,加上三省的宰相也都发表了意见,永安帝不再询问群臣,直接乾刚独断了。

“燕王棣妄图谋嫡,祸乱幽燕。按照国家制度,本应严惩。姑念燕王为先帝血脉,朕之四弟,且迷途知返,杀了蛊惑妖僧主动请降,既知罪朕就不过多加罪,着降燕王为河间郡王,长安城安置。”

永安帝的话让群臣一愣,奉天殿里的大臣们都没有想到永安帝会这么处置燕王。即使不杀燕王,夺爵圈禁总是应该的吧?但是永安帝只是把燕王从亲王降为了郡王,允许他在长安闲居,当真是太大度了。

一般王爵分为两等,亲王和郡王。亲王的封号一般为一个字,以古代国名或者有美好寓意的字为主。比如秦王、魏王、晋王、齐王都是比较重要的亲王封号。像辽王、凉王、吴王相对一般。

除了以古代国名当做封号以外,还有以具有美好寓意的字当封号的,像勇亲王、毅亲王、怡亲王、淳亲王等等。

两字封号的一般是郡王,像汾阳王、东瓯王、这次永安帝封杨棣的河间王一样,都是郡王。郡王比亲王低一级,但仍在国公之上。

“原燕藩投降士兵,无论大小将校,一律无罪,仍各任原职。剥夺魏远的南郑侯爵位,传旨锦衣卫全天下缉拿魏远”永安帝还是无法容忍南郑侯魏远的背叛,直接下令锦衣卫缉拿魏远。

“另外,加升征东元帅、英国公李奇为太太子傅,加锦衣卫都指挥使沈自山左柱国。其余诸位将帅升赏由兵部拟定个折子报上来”太子太傅是加衔,是一种荣誉象征。英国公的爵位已经不能再高了,在高就是郡王了,所以永安帝给李奇加了一个太子太傅的荣誉称号。

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太师、太傅、太保。比三公差点的就是三少: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永安帝这回给李奇加升的就是三少之一的太子太保。

“陛下圣明”群臣对永安帝的安排是心服口服。把燕王降为河间王,就表明了永安帝的仁爱之心,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大梁,永安帝的行为非常的加分。至于不追究燕军的责任,也只最大限度的保留这支有生力量,好把这支力量用在最为关键的与齐藩的战场。

“锦衣卫把孤的旨意迅速传达到李奇军中。”永安帝吩咐完以后,又说道,“接下来你们说说,咱们下一步是平定齐藩、还是辽藩、晋藩?”

这才是最重要的议题,现在李奇15万大军依然具备全部的战斗力,再加上整编了8万燕军,现在李奇手中拥有了23万大军。这23万大军中,包括5万人的神机营和6万人的重骑兵,放在哪个战略方向,都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陛下,臣以为,还是让英国公迅速率军南下为好。江南财税重地,可容不得有失啊。一旦夺不回江南,今年年底的税收就成了大问题,至于辽藩,远在天边,让李奇安排一支偏师驻守镇东关、挡住辽王即可”王素立即出班奏道。

王素的话不无道理,辽藩太远了,虽然现在比较富庶,但是在大梁的税收结构中,江南地区的税收占大梁全年税收的一半以上,显然比辽藩和晋藩重要。现在李奇携大胜之威,趁齐王杨战立足未稳的有利时机,渡河南下,绝对可以一举收复兖州和扬州。

至于辽藩,王素根本不想惹,且不说王素前朝老臣的身份,但就是杨竞那恐怖的战斗力,王素丝毫不觉得李奇有战胜辽藩的希望。

附和王素的大臣很多,甚至连永安帝都微微点头,不过门下省侍中李煦却不这么认为,“陛下,晋王占据并州之地,对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平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一旦晋藩破潼关而入,那必定是长安震动,天下板荡。”

李煦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臣以为,可以采取东西对进的方式,李奇率领大军从幽州越过太行山攻击晋阳,再择一员良将,由潼关攻击凤陵渡,争取彻底平定并州,解除并州对长安的威胁”

王素和李煦的观点其实都有道理,只是立场不同而已。王素更在乎肴山以东地区的安危,李煦则是更在乎陇西和关中平原的稳定,两人都是宰相,都希望朝廷的下一步军力使用方向能向自己关注的地区倾斜。

萧炎这个时候也犯了难,虽然王素和李煦都有一定的私心,但是说的都有道理。现在把皮球又扔到了永安帝的脚下。永安帝一时也不好下决心。这个时候,兵部左侍郎高邈说话了

“陛下,臣以为,英国公整编8万燕军,至少需要月余。具体是南下还是西进,不妨慢慢再议,只要在一个月之间内做好决策就行”

事缓则圆,很多事情也不一定着急现在办,没准过了几天,反而有些新的办法呢。永安帝满意的点点头,“高卿所言有理,此事三日后再议。兵部再给李奇传一道旨意,让他就地编练燕军,同时做好镇东关的防守。”

整个大梁君臣,议事议了这么久,没有一个人主动提出来要攻打辽藩的,永安帝君臣的这段廷议,也被在场的某个官员牢牢记住,散朝后,通过特定的方式将廷议的消息传到了政保司长安分司,政保司长安分司则以最快的速度,每日400里的速度,将信息传递回辽藩。

梁帝对燕王及燕军的处理结果,更是以600里加急的速度,4天后就传到了李奇的军中,李奇此时已经入驻了北平城。接到永安帝的圣旨,李奇把燕王杨棣请到了自己的大帐。

“四爷,朝廷的圣旨来了”李奇恭敬的对燕王杨棣说道。

杨棣知道这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了,坦然跪地接旨,当听到梁帝只是把自己改为郡王,在长安闲居、燕军一律不论罪的时候,燕王愣了许久,在领旨谢恩。

“四爷,您也不着急去长安,先收拾收拾北平王府的东西,然后本帅派士兵护送您去长安”李奇笑道。

燕王,哦不,河间王杨棣也笑,“老李,这次承你的情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