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三国志战略版管理层都是什么人 > 第13部分(第2页)

第13部分(第2页)

尽管我们已经看不到冷兵器时代的刀光剑影,也看不到热兵器时代的枪林弹雨,但战争论已经进入到了政治、经济、商业和社会科学的各个角落。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在国际问题上,日本人一直是中国的威胁,中国人也一直在仇恨日本人;在企业生活中,老板和员工之间也一直在斗智斗勇。

由于道德感的严重缺失,人生被理解成了是一场掠夺和占有财富的战争。让我感到悲哀的是,如果人生被理解成一场战争,那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做一个英雄;如果我们必须做一个英雄,那么所有的暴力和阴谋诡计都会变得理所当然。于是,我们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战争的恶念,却远离了真正的管理智慧。

记住:智慧与道德同在。只有通过道德上的启蒙,你才可能领悟到真正的管理智慧。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86、曹操和刘备是两张具有不同文化含义的脸谱,在《三国演义》中,他们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管理学:渔夫的管理学和园丁的管理学。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讲 《三国演义》中的两张脸谱(4)

曹操讨厌道德说教,但他却很善于利用道德。《三国志?魏书》中说,曹操“外虽宽容”,其实“内不能平”。外面看起来很有道德修养的样子,其实内心并不平和。也就是说,他并不懂得道德的真正意义。他只是把道德当作一种可以利用的形式,用它来伪装自己,也用它来控制别人。

刘备走的是另一条人生路线。和曹操不一样,曹操出身于权贵,刘备却出身贫寒。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说,刘备的父亲刘弘,因为品行至孝至廉而得到地方上的推荐,担任过兖州东郡范县的县令。这位县令为官清廉,又死得早,留下孤儿寡母,生活得很艰苦。刘备从小就跟着母亲织席贩履,摆地摊,做小生意。后来攒了一点钱,就投奔到同郡的卢植先生门下读书。在中国历史上,卢植是与蔡邕齐名的大学者,不仅“才兼文武”,而且是“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刘备的道德启蒙,应该来自他这位老师。

桃园三结义之后,刘备和他的兄弟们跟随卢植###过黄巾军,立下过一些军功,被委任到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当县尉。后来又到高唐县当县尉,并且由县尉升为县令。后来又投奔他的同学公孙瓒,担任平原县的县令。尽管时局动荡,刘备的官宦生涯很不稳定,但他的可爱之处在于: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能够忠于职守,做到爱民勤政。

所以,刘备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与当地的老百姓相处得很好。《三国志?先主传》注引王沈《魏书》说:“是时人民饥谨,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意思是说,在那个遍地灾荒、食物短缺、物价飞涨的年代(大约是董卓当政时期),刘备一方面努力做好社会治安,另一方面积极救济难民,他是那样平易近人而有善心,所以老百姓对他非常爱戴。

平原县有一个人,名叫刘平,向来瞧不起刘备,不愿意接受刘备这个出身贫贱的父母官,就派刺客来刺杀刘备。刺客见到刘备之后,对刘备的人品感到由衷地敬佩,不忍心下手,索性把刘平的阴谋告诉了刘备,然后远走他乡。

如果没有后来的群雄争霸,刘备也会像他的父亲那样,做一个忠厚廉洁的好官。但时局的变化,已经变得非常恶劣。由于战争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出现了大面积的人口灭绝。死亡的恐怖,笼罩了整个神州大地。命运在这个时候把刘备推上了历史的舞台,让他和曹操站在一起,成了两张具有不同文化含义的脸谱。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87、刘备和曹操没有私人之间的仇恨,但他们在管理理念上的冲突却不可避免。

刘备和曹操没有私人之间的仇恨。

汉献帝初平三年冬十二月,曹操在谋士陈宫的帮助下,成为兖州的最高军政长官——兖州牧。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曹操的父亲曹嵩,带着100多辆车的行李和金银财宝,浩浩荡荡地经过泰山,被歹徒杀人越货,当场丧命。泰山是徐州刺史陶谦的辖区,曹操一口咬定陶谦是杀父的仇人,兴起大军,血洗徐州。于是,刘备率领自己的部下,跟随青州刺史田楷,前来援救陶谦。

《三国演义》中说,陈宫因为敬重曹操反抗董卓的勇气跟随曹操,后来又因为曹操残杀吕伯奢而离开他。《三国志?张邈传》中则说,就在曹操血洗徐州的时候,陈宫却趁机策动张邈背叛曹操,使得曹操后院起火,只得急忙回师。刘备因此留在徐州,成为陶谦的部下。陶谦非常欣赏刘备的仁义忠厚,临死之前没有把徐州交给儿子,而是交给了刘备。就这样,刘备从平民到县令,从县令再到徐州的最高军政长官,成为一个新兴的政治明星。袁术写信给吕布,说:“我有生以来,还从来没听说过天下有刘备这个人呢!”

刘备和曹操似乎并没有因为这次交手而交恶,恰恰相反,曹操对刘备还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敬意。他们后来在梁国(河南商丘以南)相遇,居然也很能够谈得来。再到后来,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刘备对曹操的用意也没有丝毫怀疑,甚至给汉献帝上表庆贺迁都之禧。再到后来,刘备被吕布追杀,他没有投奔袁绍,而是投奔了曹操。当刘备向曹操叙说一路被吕布追杀的悲惨经历时,两人竟然相对流泪,可见他们那时候的关系不坏。

第十讲 《三国演义》中的两张脸谱(5)

刘备是一个很看重友情的人,他与孔融、与陶谦、与关羽、张飞、赵云,乃至很多人都保持着很好的友情,肝胆相照,生死不渝。如果他与曹操没有价值观上的冲突,无疑也会成为相濡以沫的好朋友。

应该说,曹操最初待刘备也很不错。据《华阳国志》记载:“先主还得妻子,从公还许,为左将军。公礼之甚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又拜关羽、张飞,皆中郎将。”先主即先主刘备,公即曹公曹操。说刘备在曹操的帮助下,又和他的妻子儿女团圆了。说曹操待刘备很厚重,任命他为左将军,出则同乘一辆车,入则同坐一张席,关系非常亲密。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曹操也给了关羽、张飞中郎将这个级别的待遇。

但是,刘备与曹操的冲突却依然不可避免。这是两个人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不同造成的,刘备是一个很看重道德的人,曹操名为大汉王朝的丞相,事实上却是一个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奸臣。试想一下,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如果你有一位曹操这样的员工,你会做何感想呢?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如果你有一位曹操这样的同事,你又会怎么做呢?刘备就是这样一个有良知的人,他为曹操的卑鄙和残暴所震惊。

促使刘备决心反曹的,大约是汉献帝建安四年春天发生的“衣带诏事件”。有一天,汉献帝赐给车骑将军董承一条用白玉镶嵌的衣带。董承回到家,从衣带的衬里中发现了一份用鲜血写成的诏书,悲愤的汉献帝在血诏中拜托他邀集一批忠义之士,密谋殄灭曹操。从表面上看,刘备是曹操着意栽培的同党,事实上却正好是汉献帝理想中的忠义之士。当董承等人向刘备出示血诏的时候,他立即表示愿意加入反曹的同盟。

人们总是想当然地把刘备反曹理解成两位英雄之间的竞争,好象两位创业者之间的竞争一样。但从最初的情况看,显然不是。在那样恐怖的环境中,反抗曹操意味着随时可能丢掉脑袋。已经有很多人因为反抗曹操被杀害了,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

如果刘备不反曹操,他完全可以在一个高级官员的职位上,轻松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或者,他也可以用讨好曹操的方式,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名利上的好处。是怎样的力量让刘备毅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