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一共十四个字,字字分明,历历可辨。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八月,派人去凤翔将释迦牟尼佛的一节指骨迎到宫中供养。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原本就对佛法十分虔敬的民众,听说了皇帝此举之后,愈加疯狂,竟然有人烧顶削臂,请求供养者。面对这举国上下的宗教迷狂,时任刑部尚书的韩愈,向皇帝上了一道《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ldo;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rdo;这事正好触了皇上逆鳞,宪宗览表之后,龙颜大怒,要求将韩愈关押起来,处以极刑。后来,幸得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斡旋,才得免一死,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他由炙手可热的京官贬为潮州刺史,发配前往岭南。
他在去潮州时,路经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省),写了这首诗。那风烟漫漫,大雪拥关,骏马踯躅,恋恋不去的情景,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韩愈看了,果然是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孩子还有这样的本事!
他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个孩子,却见韩某朝他深施一礼,感谢他这些天来的关怀与照顾,然后,便骑上他那头青驴,踏着薄薄的雪,回老家江淮去了。
后来,韩愈又差人给他捎信,问他愿不愿意入朝为官,自己可以代为向有关官署举荐。每一次,都被婉转谢绝。
这个韩氏家族的异人,竟然不愿出仕,终老于江南的青山绿水之间,对于一个生性不羁的人来说,也许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唐朝韩文公愈,有疏从子侄,自江淮来。年甚少,韩令学院中伴子弟。子弟悉为凌辱。韩知,遂送街西僧院中,令读书。经旬,寺主纲复诉其狂率,韩遽令归,且责曰:&ldo;市肆贱类,营衣食,尚有一事长处。汝所为如此,竟作何物?&rdo;侄拜谢。徐曰:&ldo;某有一艺,恨叔不知。&rdo;因指阶前牡丹曰:&ldo;叔要此花青紫黄赤,唯命也。&rdo;韩大奇之,遂给所须试之。乃竖箔曲,尽遮牡丹丛,不令人窥。掘棵四面,深及其根,宽容人坐。唯赍紫鑛轻粉朱红,旦暮治其根。凡七日,遂掩坑。白其叔曰:&ldo;根校迟一月。&rdo;时冬初也,牡丹本紫,及花发,色黄红历缘。每朵有一联诗,字色紫分明,乃是韩公出关时诗头一韵,曰:&ldo;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rdo;十四字。韩大惊异。遂乃辞归江淮,竟不愿仕。(出《酉阳杂俎》)
52学道
佛教和道教,在唐朝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道教,不但民间有大量修道者,就是在宫廷,也有皇子和公主身披素服,口服铅黄,手挥尘尾,整日梦想得道成仙的。
玄宗开元年间,某地有一个焦练师,据说深得老君真传,道法高超,降妖捉怪,驱鬼劾神,甚有效验。
好道之人,仰慕他的神通,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在焦练师的身边,跟他学习道术。焦练师声称有教无类,因此,天长日久,他的门下,形形色色,竟也延揽了不少人。
一天,徒弟告诉他,有一黄裙女子登门求见。焦练师叫人把这女子延入屋内,只见这女孩身着石绿衫,腰系缃黄裙,乌黑的头发上,插着一根泥金钗,那钗头凤嘴里衔着的珍珠,随着她头部的转侧,不断地来回晃荡。雪白的面孔也就巴掌大小,大大的眼睛,乌溜溜的,颇为灵动,尖尖的下颏,衬着嘴角时时间噙着的笑意,显得无比的俏丽。
这女孩儿自称阿胡,说自己是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想跟焦练师修习道术,请求师傅收下这个徒弟。焦练师对于登门求教的,向来是来者不拒,而且,看这女孩儿,也颇有慧根,倘若自己加以点拨,假以时日,必有小成。到时候不但弘扬老君道法,自己也跟着声名远著,面上有光。
从此之后,这女子就成为焦练师门下的弟子,黎明即起,跟随其他的弟子,照着师傅传授的心法,养形练气,呼吸吐纳,兼学习各种法宝和咒术,从来也没有偷懒、怠惰过。
阿胡天生聪颖,虽然入门较迟,进境却是一日千里,排在她前面的师兄和师姐,都没有她学得快。
就这样,在日日的刻苦修炼中,一晃儿,三年过去了。焦练师的术法,阿胡已经悉数掌握。这一天,她早早来到焦练师身边,感谢三年以来师傅对她的照顾,并跟师傅辞行。
焦练师却不想让阿胡走,一味的苦苦挽留。
阿胡道:&ldo;不瞒师傅,阿胡本是林子里的野狐,仰慕师傅的大名,前来跟您修习术法,您对我的恩德,阿胡没齿难忘,现在,既已无术可学,我便要回深山老林,去练我的仙丹了,还望师傅不要拦阻才是!&rdo;
&rdo;
焦练师一听,勃然大怒:&ldo;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东西!真是不知好歹,我这里岂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rdo;
阿胡听了焦练师这番话,一张俏脸也变了颜色。她鄙夷地看了自己的师傅一眼,也不说话,一个转身,缃黄裙在空气中荡起一片涟漪,就朝门外走去。
焦练师恼羞成怒,食指和中指捏了一个诀,口中念念有词,说了一声&ldo;去&rdo;,只见一张黄色的纸符从指尖飞出,朝阿胡背后封去。
阿胡连头都没回,纤指并拢,在身后轻轻地抓了一下,那纸符顿时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她的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