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末,广阔乡土迎来了最后一批下乡的知识青年。
下乡的知青中,有一名为李俊郎的年轻人,那年,他十九岁,还没变成日后那臭名昭着的李癞子。
望山村很穷,地处偏僻,信息闭塞,更有着难熬的寒冬。
作为有信仰,怀揣着使命前来的李俊郎,将满腔的热血都投入到了乡村的建设工作中。
当年的知青们,将最好的农耕技术,普及到了这片大地的每个角落,也将生活,生产,医疗,人文等一系列的知识,带到了穷乡僻壤的各个村落。
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大山深处的贫瘠之地,便有了不少的改善。
合理的种植方式,让农田的产量提高了不少,教育的重要性,也被人们逐渐看中。
农忙过后,村中的学堂也有了用武之地。
无需在田地里风吹日晒的孩童们,也尝起了书本的余香。
而刚满二十岁的李俊郎,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乡村教师。
这天,李俊郎正和几个村民加固着学堂的房顶,就在大伙儿紧锣密鼓忙活着的时候,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从下方传了过来。
“俊郎,新煮熟的玉米,趁着热乎,下来吃点。”
众人低头一看,只见房下站着的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乡里乡亲,相互间都很熟络,其中几个村民,也笑呵呵的打趣了起来。
“芳妹子,咋就惦记你俊郎弟弟呢,都干一样的活,出一样的力,我们这些大老粗可是连口水都没喝上呢!”
被称为芳妹子的姑娘小脸通红,样子十分可人不说,那娇羞的模样,更是让一群糙汉子笑个不停。
另一人回怼道:“你可上一边去吧,瞅你那一脸糙相,咋好意思讨口吃食的呢?想吃回家让你媳妇煮去!”
“那能一样吗?”
糙汉子大笑道:“芳妹子煮出来的玉米肯定比我媳妇煮的甜,可惜了,咱们没这口福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打趣着二人。
屋顶的李俊郎也是小脸通红,尴尬的有些不知所措。
“行了,你看给这俩孩子害臊的,再说两句,估计都要眼泪汪汪了。”
其中一人接过了李俊郎手中的工具,打趣道:“去吧,别让人家姑娘等太久,陪小芳四处转转,这里用不上你了。”
李俊郎憨笑一声,匆匆忙忙的爬下了梯子。
“给,趁热吃。”
小芳将包好的玉米和水壶塞到了李俊郎手里。
之后她便低着头,紧张的搓揉着衣角,根本不敢迎合李俊郎那清澈的目光。
“谢谢。”
接过东西的李俊郎四处看了看,提议道:“要不去河边走走?”
“好啊……”
小芳不断的点头,犹如小鸡啄米一般,看得出来,她对李俊郎的邀请,也是满心期待。
就这样,两个年轻人极为笨拙,都很拘谨的在河边闲逛起来。
沉默许久,年长李俊郎几岁的小芳率先开了口,打破了尴尬的沉默。
“俊郎,好吃吗?”
“嗯,好吃。”
李俊郎咧嘴笑道:“甜到心眼里了。”
又是片刻沉默过后,李俊郎也问了一嘴:“大娘的腿好点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