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老三和老三媳妇的话,柏老头上去就给了孙氏两耳刮子。
“作死的败家娘们儿,坑了闺女,再来咒骂儿子媳妇。要不是老三和老三媳妇,你那宝贝闺女还在黄家受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罪呢,还和离的银子,是老三家倒贴了三千两,才把你闺女从火坑里救了出来,你这老娘们,在家再作死,老子当真休了你!”这是柏老头和孙氏成亲以来 第 139 章 了全家人开了会,他的决定让除了邱碧琴和禄子外的所有人惊讶。
作为长男,他要担负起柏家的家业,让两个弟弟无后顾之忧的继续学业,他要分担父亲和妹妹的负担,而且妻子怀有身孕,他更加不能像以前那般全心投入到学业中,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他和邱碧珠反复商量了许久,才最终下定了决心。
有了妻子的支持,让他的心更为坚定,从石沟屯到如今的举人老爷,他已经非常满足了,怀着感恩的心,他要用他的智慧和力量回报全家人,撑起县城柏家的门面。
对于大儿子的决定,柏三柱和王氏虽然觉得惊讶和惋惜,但是想想还是欣慰的,自家的儿子这个决定确实不易,能考中举人老爷,而且名次还不错,接着往下走下去,势必是能取的更好的成绩,但是那是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的,他们虽然是正值壮年,但是熙儿和四儿年岁渐大,不太再适合抛头露面了,光靠柏三柱一人,管理家业,似乎是能力所不能达到的,这时候由福子和邱碧珠夫妇来接手,是最好的选择了。
在和家人宣布之前,他已经和禄子好好的谈过了,以后县城柏家能否改换门楣就靠禄子和喜子了,他的任务就是把家中的经济基础打的更为扎实和牢靠,让禄子和喜子的仕途之路能走的更高更远。
兄弟之情埋在心底,禄子能明白哥哥做出的牺牲,在他们这个社会,商人即便是再有钱,在地位上永远是无法和仕途中人比较的,唯一的报答就是卖力读书,给柏家带来更多的荣耀。
所以这次去府城,只有禄子和邱长亭同行,邱县丞在府城已经帮忙找好了书院,吃住方面就在柏家的府城院子里,也配备了伺候的下人,在生活方面丝毫不要禄子和邱长亭费心。
在哥哥们的影响下,喜子打算三年后考童生,再三年后考举人,虽说他现在的功底,在夫子看来是足够应付童生考试的了,但是基础打的更牢固些,为六年后的秋闱做好充分的准备。
去府城,又是住在自己家里,只需要带些书籍和贴身衣服就行,并无需准备太多东西,所以禄子还是很轻松的。
相比较禄子,最不轻松的应该算是邱长亭,对熙儿的思念,即便是知道她心有所属,还是不能放下,在临走前,他恳求妹妹邱碧珠给他和熙儿制造一次机会,见一面,让他了却心愿,去府城一心一意的读书。
对于哥哥的单相思,邱碧珠唯有叹息,人和人之间的奇妙的缘分就是这样,只有产生磁铁般相吸的磁场,两人心才能靠的近,如果像哥哥这样,爱上了不该爱的人,那么感情上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慢慢的抚平,时间来慢慢的治愈。
两人相见的这一面,邱长亭展现出更多的是像哥哥一般的感情,他不想熙儿有负担,也不想熙儿尴尬,思量很久,他还是把她当作妹妹,只有这样,熙儿才不会离开自己太远,那么自己也能悄悄的在远处看着她。
第 140 章 尘封记忆
他很想跟熙儿说:“我原意等你,直到你成了亲,我才能死心。”但是他不能说,只能把这句话默默的放到心底里,放到心底的深处。如同他爱慕她的记忆,一起尘封,再换做哥哥的角色,跟她长久的相处下去。
熙儿是高兴的,终于邱长亭不再对她说那些奇怪的话,终于她可以很自然的、坦然的再次面对他,看着这张和楚哲瀚不一样风格英俊的脸,她在心底默默的说:长亭哥,祝你早日找到属于你的那个她!
这样一份纯真的感情,放在了心底,值得熙儿一辈子去回忆,禄子和邱长亭出发去府城了,带了各自的书童,带着家人的祝福,也带着家庭的责任和使命感。
对于 第 140 章 约了一多半儿就结束了,人们提早种上了过冬的白菜,土豆,芋头。番薯等等,白菜是冬季不可或缺的蔬菜,土豆和番薯一样,成熟季节短,而且高产,已经在熙儿家和王家庄慢慢的普及,最大的功臣除了送熙儿家种子的楚哲瀚。另外两家就是熙儿家和王家庄的舅舅家,光卖土豆的收入两家一年也能收入不少。
种上土豆、番薯和芋头这三样,整个冬天抵饿是没有问题了,另外冬小麦也已经种下了地,花生也到了成熟的季节。
虽然不似往年一样丰收的景象,但是很多农户的脸上还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石沟屯熙儿家的几亩栗子树今年是丰收的一年。大水对它的影响不大,所以再过些日子,天再冷一些,又到了每年可以吃糖炒栗子的季节,想到糖炒栗子。熙儿的幸福感就会不由自主的油然而生。
因为邱碧珠的怀孕,王氏想去石沟屯走一趟,为儿媳妇多采集些野蒜,做美味的腌野蒜,好让她能多吃些饭。邱碧珠的肚子已经有点点的隆起,孕期的反应已经开始慢慢的加剧,吃东西也比之前少很多。
熙儿不想回去见孙氏,所以没跟着回家,而郑氏现在得了闲,当了一个手工作坊的头头,不需要管理太多实质性的工作,陪王氏反而变成了她如今的家常便饭。
她的儿子胜水虽然没有考中举人,本想再读几年,在权衡过后,还是放弃了当举人老爷的梦想,一心一意做了福子的左右手,帮忙打理柏家的家业。
而令郑氏高兴的是,给儿子胜水已经定下了一门好的亲事,年后成亲,女方家想多留女儿过个年,这户人家也是柏家的长工之女,虽然没跟柏家签卖身契,但是夫妻二人为人实在,干活认真而又麻利,最重要的是,他家的大闺女,贤惠稳重且灵巧,郑氏一眼就相中了,偷偷的喊过胜水来看了,胜水毫不掩饰的说满意,于是没需要多久,两家的亲事就定了下来。
这天,柏三柱驾牛车,王氏和郑氏回石沟屯了,柏三柱和王氏自然要去拜见柏老头和孙氏,郑氏去以前住的屋子里瞧瞧,于是一同到了柏老头家门口,郑氏麻利的下了牛车往后头走去了。
柏老头家正煮着午饭,灶房烟筒袅袅的冒着炊烟,柏老头蹲在正屋的墙角边抽水烟,柏大柱在另一边整理农具。
柏三柱和王氏上前叫了一声柏老头和柏大柱,柏老头猛的抬起了头说道:“今儿个咋回来了?”
“儿媳妇最近开始害口了,回来弄些野蒜,看看是不是能多吃些饭。”王氏笑着说道。
柏老头点了点头,看了看柏三柱和王氏手上拎的东西,一手拿着烟袋示意让他们进去。
孙氏照例,一贯的在炕上歪着,这炕就是她的地盘,日日夜夜的守着,除非万不得已,才被迫离开一会儿。
即便和孙氏之间有多少个不自在,有多少意见,但是她终归是柏三柱的娘,是王氏的婆婆,柏三柱和王氏知道,也许每次来,孙氏看中他们带的东西,往往比看他们的人重要许多,但是还是要来,因为她是柏三柱的娘,是王氏的婆婆。
哪怕叫了孙氏,她也不理睬,如同这一次,在孙氏眼里,王氏是及其讨厌的,甚至把儿子也变的很讨厌,现在把小女儿又变成了他们一边的,更加加剧了孙氏对王氏和柏三柱一家的讨厌。
因为柏老头在家,孙氏不好发作,也不敢发作,于是她就采取不理睬,任你说啥,我就不理你。
当然,柏三柱和王氏能跟她说啥呢,最多就是叫她一声,问她最近好不好,其他还能有什么呢。
好和不好,你们不是看见了吗?拆散了小闺女的亲事,你们问我好不好,好好的少夫人当不成了,在你们家做丫头了吧,越想越生气,但是得忍着,如果现在那死老头不在家,定要你们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