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落难啥意思 > 第715章 赞有状元才2(第1页)

第715章 赞有状元才2(第1页)

诗中对环境描写,既具象征意义,又起衬托作用,堪称名句。

洞口渔樵

洞口临流合水缠,两厓山拥立舟舷。

渔竿钓罢江天雾,樵斧声闲岭树烟。

山水相逢人共乐,鱼薇去换酒同筵。

不甘荣辱机心少,何处浮生更有仙。

这是作者被贬新州所写的《新昌八景》的第八首写景诗《洞口渔樵》。卢、锦二水会于筠城北十里的洞口,汇成新江通往肇庆。洞口圩是新州的水路码头,船只集中点。

这首诗描绘了新昌的一个主要风景点洞口天然秀丽风光,抓住了山、水、江雾、斧声、人等几个方面特征来表现原始美、自然美、朴素美,赞美了作者对新州大地优美的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融情于景,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诗中的人物是渔夫和樵夫。写渔夫时,采用的是静态描写,在大雾弥漫的江面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夫,独自一人驾船在江上垂钓,细致地描写了雾锁江天的幽静情景。

当渔夫收竿罢钩归去之际,忽然听到从山那边传来樵夫的砍柴声,在动态中引出樵夫。这样动静结合,使全诗错落有致。接着写想象中渔夫和樵夫在收起大雾,艳阳高照中相逢的情景。

最后诗人借题发挥,表达了当时朝中专制统治、勾心斗角、排斥异已的黑暗现象,反映了诗人希望改革现状,期待出现一个廉洁从政、风清气正、国泰民安、人人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强烈愿望。这首诗虚实结合,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顾掌教讲得丝丝入扣,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名师出高徒。得到顾掌教的循循善诱教导,在筠城书塾的学生素质明显比其他地方的学生更胜一筹。

顾掌教还喜欢吟诗作对,对联更是情有独钟。他喜欢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经常随意出一个上联或下联要别人跟他回应。当别人答不出时,他就讲出来,再眉飞色舞地作解释,以此炫耀自己知识渊博。

这天上午,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照进学堂,学生们都端坐在里面,顾掌教眼睛往下扫了扫,讲出了这堂课的意图后,说:“现在我出个上联,你们来答下联。”

学生们:“请老师出题。”

顾掌教干咳了几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上联,他对着黑板字一音吟通出来:“相思山脚并无一堆木。”

学生们没有人举手,更没有人开声作答。

顾掌教知道祝得财平时学习成绩突出,对楹联也有一定的研究,走到他身旁,道:“祝得财,你能作答吗?”

祝得财点了点头:“既然是老师您点了我的名,那么我就来试一试吧。请问,应答您这对联有什么要求呢?”

顾掌教指着窗外远处的山边,提出了他的要求:“凡是作联互答,上下联的词性和平仄都要相对。我上联的相思山是当地的。你回答的下联不能用其他地方的东西来作答也!”他这个要求显得有点苛刻。

祝得财站了起来,透过窗户,放眼望去,不远处就是那条碧波荡漾的大南河,一条长长的石级从岸上伸到河边,见这景色,祝得财的心扉被猛然地推开了,灵感顿涌,顿时心中有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将回答的下联写了出来,然后读了起来:“大南河边自有百步梯。”

小祝得财这样作答并非偶然。因为他娘家所在的锦水就在大南河群。

那里有一道用青砖铺就的一百级梯级,如同一道梯子从平地斜伸到大南河里,人们习惯把那梯级叫作“百步梯”。

“相思山脚并无一堆木,大南河边自有百步梯。”顾掌教听后,仔细地推敲琢磨着,微笑着点了点头,“祝得财,这一回算你答得对。”

见得到顾掌教的称赞,祝得财得意地:“老师,我觉得你所出的联子并不难。”

顾掌教见小祝得财这样回答,似乎有点儿轻薄自己的味道,仄头想了一下,深度眼镜后面牌子闪碌过后,说:“既然你说这副对联不难,那么,我就再出一副难度大一些的给你们,看谁应答得上来。好不好?”

在座的学生大多数有自知之明,所以不敢吭声,有个别平日学习成绩较好的在跃跃欲试,道:“请老师出联吧。”

小祝得财:“是呀,请老师出联吧。”

顾掌教眼睛望着窗外,此时正是春光明媚,蓝天白云。燕子呢喃,贴着水面飞翔,桃红柳绿,春水回环,到处都是一派春耕的忙碌景象。在百步梯不远处,摆着几架水车,有农夫踩着水车的脚踏在车水。随若水车脚师生互对显奇把的转动,河里的水“啦”“啦”地被水车的页片带到水田上来。

掌教的心弦似乎被什么弹拨了一下,道:“有了,有了。”

小祝得财:“望老师出题。”

“水车车水车车转。”顾掌教手拇着下颏的花白胡子,讲出这上联,并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出来。

学生一字一音地读了起来:“水车车水车车转。”

坐在第一排叫“肥仔华”的小胖子忍不住问:“老师,这个联子才七个字,但是,‘车’字已经占了四个,该怎么读,又该作何解释呢?”

顾掌教眼睛往四下扫了扫,轻轻地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用手指着黑板上所写的上联要点作解释:“这上联里面有四个‘车’字,但里面的词性各有不同。第一个‘车’字是名词,第二个‘车’字是动词,而那两个‘车’字也是名词。还有第一个字与第四个字要相同。所以你出来配对这楹联的时候,不但要反映农夫们当前春耕的生活,而且各种性也要相对应。”

这副对联,在顾掌教的眼里看来,几乎成了绝对,别说这些乡村学生仔,即使城里的教师先生也难答得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