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大宋情缘 > 第7部分(第2页)

第7部分(第2页)

王承恩虽是一介武夫,但也曾目睹花蕊夫人容貌,那真可谓是当今第一美女,天下估计也没几个男人不动心的,看赵匡义这般光景,便明白了。在秦王耳边低语道:秦王如想进去,皇上耳目众多,恐多不妥,若是物品书信,卑职到是有办法。

赵匡义大喜。

秦王府

赵匡义提笔,至幼好武,文笔实在欠佳,这些年也多是军师提笔,可这种私信,又断不能请人代笔。写了撕,撕了写,折腾了大半宿,总算是弄好了。

辗转到花蕊夫人手中时,一看,夫人大笑,偌大的宣纸上只草草三个字:可安好?且字迹光怪陆离,丑得离谱。可笑完,花蕊夫人又觉得很温暖,难得他一片苦心,虽然只一张纸,三两字,可到达自己手里,不知道要费尽多少心机。

还有赵匡义送来的一个锦盒,打开一看,是一盒泥土,有这淡淡的黄褐色,这是男方土壤特有的颜色,那一刻,夫人眼泪落下,虽然赵匡义没有只言片语的说明,可夫人明白,这是故国的泥土,估计是来自国君的陵墓。

夫人眼泪怎么都停步下来,为自己深爱过的人,为自己深爱过的故国。人生总是百转千回,到头来却总是一缕青烟,一捧黄土吧。

赵匡义在自己府中,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自己也好笑,堂堂一个大将军,弄得跟个未涉世事的孩子一样。

以后,隔三差五的将军就会送点好玩的东西给夫人,逢年过节的还会有特别的惊喜,在这些礼物里,最让夫人窝心的是,夫人生日之日,将军送来了一幅画,那时故国的景色图,在郁郁葱葱的树木后能睹见昔日宫殿的一角,与昔日的景色一模一样,分毫不差,夫人看的眼泪汪汪,虽然前程往事,夫人不愿提起,可终究是想念故国的。

夫人感慨,城破之时,大火已将皇宫已经付诸一炬,将军必要寻得昔日之人,才能挥出如此逼真的景色,看来将军也是粗中有细,为自己多花了心思的。

第十五章少年心

德昭和元佐从上书房出来后,常常把功课拿到御花园写,德昭很认真,元佐总是一会蝴蝶,一会蜜蜂的不专心,被芸儿说了又说,还是只顾和芸儿玩,元佐自己也常打趣自己:我不过是陪太子读书,只要我的德昭郡王把功课写好了,老夫子就觉得天下太平了。德昭笑他贫嘴,芸儿笑他不学无术,他自己到乐得开心。

于是乎,德昭忙着背古文,德昭不求甚解,只胡乱的抄写应付夫子了事。芸儿无聊的时候会模仿德昭的笔迹替德昭抄写。毕竟,意思都理解了,写不写就无所谓了。

元佐气的急眼:明明德昭写得又快又好,根本不要人帮,芸儿却帮他,不帮自己。

刚开始,芸儿抄写的文章,会被老夫子认出,责问德昭是不是请人代笔?可慢慢的,时间一长,芸儿的笔迹几乎与德昭的一模一样,连老夫子都分辨不出了。

这日夫子讲解的是贾谊的《过秦论》,吩咐临摹一遍,通解文章。元佐嫌文章太长又拗口得厉害,求芸儿替他抄写一遍应付夫子了事,芸儿本不愿意答应,可无奈元佐死缠烂打,只得同意。

可没想到,次日,元佐被夫子狠狠的打了手心,还罚抄两遍。原来,芸儿的笔迹已经与德昭的一模一样,几乎辨别不出来,虽然芸儿在写的时候已经主意不要太工整,可夫子还是一口咬定是元佐窃了德昭的临摹来应付了事。元佐本欲辩解,可又怕连累芸儿,只好吃了哑巴亏。

芸儿听说后笑得前俯后仰。看见芸儿笑得如此畅怀,元佐也傻乎乎的笑了起来。

德昭,元佐,芸儿,三人就在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里,一起慢慢长大,生活平静快乐,无声的岁月中,芸儿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德昭有时候会盯着芸儿看,看到发呆,还会时不时的逗芸儿开心,给芸儿买好玩的东西。。。。。

元佐比较迟钝,只到一天,午睡时间,元佐没有敲门,猛地冲进芸儿的房间:芸儿,你看,我买了一只小白兔给你玩,声音里满是兴奋。。。。。可下一秒,马上就卡住了,芸儿只穿了裘衣,坐在藤椅上绣花,见元佐进来,马上抓过外套穿,元佐也马上背过身去:我,我,我先给赵全看去。。。。。。跟做贼似的跑了。。。。。。

元佐一口去跑到后花园,心还在扑通扑通的跳,摸摸自己的脸,滚烫滚烫的。。。我这是怎么了。。。。。年少无知,这应该是情窦初开吧。

从那之后,元佐对芸儿的态度就多少有点变化了,一天,三人在大街上闲逛,在一个卖首饰的小贩前,芸儿拿起这个看看,拿起那个看看,德昭拿起一个发簪,对芸儿说:这个你戴一定好看。芸儿笑:是吗?

元佐不服气的拿起另一个发簪:戴这个好看,我说好看一定好看。

德昭和元佐为发簪争执起来,芸儿莫名其妙,不知道如何是好,卖首饰的老爷爷倒是看明白了,笑道:姑娘,你觉得那个好看,就买那个吧。

芸儿思量了一下:两个都好看。

老爷爷皱眉:两个都好看,可就难办了,二位爷,你们说呢?德昭是懂非懂的点头。元佐傻乎乎的说:那就连个都买了,说完拿出一锭银子,不用找了。

老爷爷看着三个少年的背影,叹气道:难办啰,难办啰。。。。。。

第十六章太子妃

大宋皇宫 ;中秋节

又是中秋佳节,皇亲国戚以及文武群臣携家眷进宫朝拜,大殿内灯火通明,歌舞齐鸣,花蕊夫人称病未出席,皇上与贵胄,以及文武大臣居正殿,家眷以及妃嫔居偏殿。

赵匡胤一向提倡节俭,虽是中秋佳宴,也不过是寻常菜式,未见得多奢靡。

远处长笛,近处古筝,远近结合,声音悠远,配上殿外皎洁如纱的月光,很有一番味道。

管乐奏的是李白的诗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