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菩提树视频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件而打抱不平,只有一句是可以表示我的心态的,那就是:夫妻之间应和睦理解相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悲哀的自杀者

近日,在一家晚报读到了某大学在一月之内,有四名大学生(其中三女一男)自杀的报道,这让笔者深感吃惊。就事而论,绝大多数的读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的这些天之娇子,为何会这般的轻生?难道“自杀现象”,也是我们年青人追求的“潮流”?抑或是“自杀现象”具有“极诱人”的传染力么?如你所知,以上列举的两种猜测,都没有科学的依据,那么,某大学的这四名“先行者”大学生,为什么会最终选择这条“一失足造成千古恨”的不归路呢?

如果让我们回答上面提到的,大学生如何走上“轻生”之路的问题,我们就会打心底里觉得,导致这种行为的原因是“迷雾重重”,若仔细想来,笔者认为不外乎“学习压力大”、“就业问题”、“个人情感问题”等等的原因。对于这种现象的分析,从科学的角度讲,它应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是很乐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一部分天之娇子的思想就有了“就业难”的包袱,而这种所谓的“思想包袱”在家庭贫困的学子中就显得更为突出。再一个是与个人前途有重要关系的“进一步求学(如考研等)”问题,而这个问题涉及到高额的求学费用,及自己能否通过这一座高标的独木桥,无疑,这也是在校大学生的一块“心病”。其中,导致“自杀先行者”大学生的又一主要原因——我们整个年青人普遍意义存在的情感“失恋问题”。

如你所知,大学期间的生活,正是我们朝气蓬勃的男女学子们,最容易同“心上人”携手步入“恋爱之河”的黄金时期。这其中由于受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的开放,大学生情侣同居现象已是司空见惯的不争事实,而我们这些“钟情专一”的大学生们,一旦在某一方无论以什么理由提出要分手的时候,另一方的“情感圣地”,就会在无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当头挨一棒”,这无情的情感一挫,使“弱者”的情感世界受到沉重的打击。失恋(尤其是初恋)所带来的痛苦,可谓是刻骨铭心,这就导致一部分“痴情”大学生,无法自拔的陷入情感的深渊。

“失恋”现象导致的情感挫折,极自然的会影响整个人的情绪不稳定,而情绪的不稳定,必然要影响到在校大学生们的学业,这种不良心理情绪的出现,就会给我们的天之娇子带来不可避免的心理负担。如你所知,我们人类都具有调节自身情绪的功能,当以上的种种心理困惑袭来时,绝大部分的年青学子都能对种种的“心理堡垒”突围,而其中的“个别少数”就会在“不良情绪”的困扰中败下阵来,进而形成不良的恶性循环,致使这“个别少数”陷入层层的心理围城包围之中,最终使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如果没有师生朋友,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心理开导,那么这“个别少数”的学子们,就会极顺利的进入抑郁心理状态,如果在这期间又恰好遇到了外界的不良刺激,那么以上提到的极少数人,在摆脱不了这种种的心理压力下,就极有可能走上寻求解脱的极端之路——轻生自杀。这种极端恶意念头的萌发,在我们人类的潜意识里是最容易胜出的,这样的结论最好的解释是,人们在多变的生活中,当不幸遇到某种事物的沉重打击(如疾病的折磨、婚姻的破裂、亲人的突然逝世等等),遭遇不幸的人们,受到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残酷挫折,人们在暂时的心理黑暗迷茫区走不出来时,涌现心头的第一个念头就会想到轻生。这种念头的出现,是因为在人们的传统思想中有“一死百了”的极端观念。

“一死百了”极端观念的根深蒂固,再加上现实生活中真实事例的榜样,就很有可能被心理极端抑郁的大学生所效仿,这也能说明轻生自杀现象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笔者曾在乡下亲眼见过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农村妇女服毒自杀,其结果是被邻居及时的送到了医院进行洗胃抢救,当该服毒妇女清醒过来时,自己后悔的哭诉道“好死不如歹活着,以后再也不想受这样的洋罪了。”很显然,从该轻生妇女从死亡线上挣扎过后的悔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她是因一时置气而付诸了极端的轻生行为。所以,像在这样现实自杀事例当事人谈的悔悟话中,对我们身处校园的心情极端抑郁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教育例子。

现实具体一些地讲,我们人类不可能生活在真空的环境里,这就要求我们人类自身,必须具备适应各种现实的生活条件。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在顺境环境中度过,而真正的现实生活,可谓是处处充满矛盾,这就需要我们自身,要具备面对各种矛盾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形形色色的各种矛盾,作出相应的应对——也就是如何解决矛盾。这是我们人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至于具体到现实中的实际践行,这就要视实际情况而论。

就对在校大学生而言,无论我们的生活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首先我们要坦然面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社会细胞”。具体到某一个个体而言,因为人与人在生活、性别、性格、体质、社会关系等等方面的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即便是在同一时间,也都会规律性的不相同,这就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快乐,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烦心事,只是事与事之间彼此的性质不同罢了。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事那样的事,那么我们就就事论事,总体说来,不管是什么事,它都不外乎顺与不顺两种情况。遇上顺事,我们当然要珍惜,遇上不顺的事,我们也不气寐,这当是乐观的持事态度。也许读者诸君会这么说——这些话谁不会说啊!就是说起来简单做着难。是的,诸如这样的话我们是常能听到,但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好事多磨。还有句富有哲理的话是:逆境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宗会总结出这样的话呢!其实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就能找到答案。试让我们简单的想一下,如果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干什么事都心想事成,那么我们人类生活的乐趣,就要大大地打折扣了。

难道不是这样吗!最基础的一点,如果事事都一顺百顺,那么我们人类还有什么事做不到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事事顺心的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而相反的是不管做什么事总有这样或那样阻力,这就要求我们面临阻力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接受、克服困难,还是退缩被眼前的困难吓住,以上不同的两种持事态度,其结果很自然的也就有了天壤之别——前者冲破困境努力直前,后者就多方面的为自己寻找理由打了退堂鼓。持事态度的不同,就决定了做事人的心理状态,积极向上者总是乐观处世,心情就相对愉悦,对生活总是充满着美好的幢憬;而处事遇到困难常被困难吓倒者,因为事事总感到自己干不好,心情自然的也就比较郁闷,如此的恶性循环,严重的时候就会造成心理抑郁。

当心理抑郁达到一定的程度,如果现实生活中又不幸的遇到沉重的打击,那么作为个体的人,在心理自我调节下如果不能乐观的走出自我阴影,这时候这个极端抑郁的个体人就会有如下的表现——沉默,沉默,再沉默。当心理实在承受不下去的时候,就会不考虑结果的爆发出来——或走极端干了某件千古失足的事,或自己突然神经错乱,更严重者就会走上轻生的自杀路。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对自己有打击的事,我们都要积极乐观的面对,毕竟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想不开,就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这是极至愚蠢的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的可悲行为。还应该值得提出的一点是,我们的社会应该组织开展一些关于承受灾难学的心理课程,让普遍的社会成员都具备有承受生活突变的心理能力。

最后,笔者要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语:将我们宝贵的生命进行到底。因为我们深信一句格言——只要活着,那么就具备一种生命意义。当然,我们也不会忘了另外一句哲言:平凡中总是蕴藏着伟大。更不会忘了——我们每个生命都热爱着这个五彩缤纷的多彩世界。

活着万岁!!!但愿我们人人都是快乐的生活者。

老屋思绪

在我所有的乡村记忆里,我家那历尽沧桑岁月的祖宅老屋的影子,总是在我的脑海中影影绰绰的浮现着。老屋历经数年风雨斑驳的身姿,是我家几代人全部生活变迁的权威见证。

在我曾作过中国最后私塾学生的祖父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曾多次给我苦口婆心的讲过,我家的祖宅老屋,是勤劳的先祖用省吃俭用的银钱,从本村一户姓供人家的手里买下的。那时候我年纪尚小,对祖父所讲的关于老屋的故事总是楞楞怔怔,唯一清楚的记得的是我家老屋的门前,总是有祖母和她掉了牙或拄着拐棍的婆婆们,手里拿着那能折叠的木制马扎子,坐在敞开的屋门口晒着太阳拉呱闲话。

去年冬日回乡,母亲告诉我说祖宅老屋的房顶塌陷了。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头不由的一楞,这座曾建于清代中叶的中国北方式古民宅,怎么说坍塌就坍塌了呢?它的存在曾是我们村古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我总是在别人的面前自豪的称它唤“楼”。它的三间不是太明亮的厅屋,曾是我多梦童年的天堂,在那里曾收藏了我多少快乐童趣的小秘密。“你不去老屋的院里看看!”母亲提醒着发愣的我。哦!是该去我童年的乐园看看了。

我一个人心情郁闷的行走在通往老屋的小路上,其实老屋离我家并不是太远,步行大约也就三五分钟的时间就能到达。当我走进那熟悉的巷道,徒步来到老屋院子里的时候,我被自己眼前所见的景象惊呆了:满院昔日铺砖的缝隙里丛生着的杂草早已枯干,这些发白的冬天的自然遗留物,在不大的寒风中“簌簌”作响。母亲在前半年的春季种植的两棵不粗的梧桐树,这时就像落魄的武士一般守侯在这个孤寂的小院里,远远望去,让人的心头顿生孤单之感。

老屋厚重的木门依然两扇完全的敞开着,看到它熟悉的身影,我的耳边便会不时的响起昔日“吱吱”的开关门声。迈开沉重的脚步,进入眼帘的是老屋自身坍塌的杂乱物。我童年的乐园,我可爱的老屋,难道我就连最后一次进入你的机会也没有了吗!此时,站在门口用痴呆的眼神向里探望着的我,不禁失声的叹息着。

老屋坍塌后露天的屋顶,斜射进一丛微弱的阳光,当我一个人静静的矗立在门口,观察这丛破顶入屋的日光时,我就身不由己的感觉到,那丛微微的光芒里冥冥的飘荡着冬日苍茫的寒意。突然,我的脚下被什么东西拌了一下,伏身低头捡起来一看,原来是老屋屋顶那古老的圆形屋檐猫头,我用自己的手指抹去它上边的尘泥,就可以看见它古朴庄严的原貌图案。我小心翼翼的拿在手里,仔细的观摩了一下它那被历史的雨滴敲打过的痕迹,才惊异的发现,它是老屋多年经受风雨的最早感知者。

大自然赋予世间的风风雨雨,总是与饱受沧桑的岁月神秘地联系在一起。祖宅老屋存在的久远,本身就是一份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标签。小时侯曾经多少次,在老屋的窗前仰望着它作梦都想上去的二层“楼”,心里总是猜测幽暗的那“楼”里,该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几个比我年龄大许多的堂兄,曾三番五次的在我的耳边说起那个早已公开的秘密——老屋的二层是存放着好多本线装的古书籍,听着他们一句句颇有根据的说理,我就急切的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因为长大了以后就可以亲自上到老屋的二层,去探寻那早已刻在了心间的藏书秘密。后来,当我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自己终于可以攀爬到心中的“楼”上去了,我在微弱的光线中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一堆杂物下翻到一本斑驳残破的线装《周易》,这件事让我高兴了好久,感谢老屋,是它沧桑的经历证实了堂兄们所言说的秘密。

孤寂的老屋所在的小院里,天空中不太暖和的阳光斜射了下来,照在了我怕冷的脸上,明显的感觉到有几分自然的暖气。我念旧的思绪不由得又回到了,昔日乡村生活的记忆里。以往有暖阳的冬日,祖母和她朝夕相处的老妯娌姐妹们,总是聚会似的拿着各自木制的折叠式马扎子,在祖母的召集下来到我家老屋门前晒太阳,这些曾经经受过多次灾荒苦难的祖母们,一个个端坐在自己的马扎子上,居然还谈笑风声的谈论过去的难忘事迹,有时当谈到高兴的时候,祖母们就会张开掉了牙的瘪嘴哈哈大笑,从她们安详的笑语中,我真正的体会到了,我们至亲的中国农民是多么的开朗豁达。步入垂暮之年的祖母们不光是怀恋陈年往事的沧桑,她们几个老人还私下里拉呱时下的种种村闻,诸如谁家的小子考上大学了,谁家的刁赖媳妇不赡养老人了,谁家的庄稼务弄的不如人了,甚至就连谁家的女人偷了汉子,她们一个个都消息灵通心知肚明。现在细细的回想一下,我快乐的童年,就是在这冬日晒太阳的祖母们的朗朗笑声中一天天长大的。

后来在我读大二那年的冬季,八十四岁的祖父驾鹤西去,给我们留下了耄耋之年的慈爱祖母。因为祖宅老屋的状况一日不如一日,而且还时常下雨天漏雨,祖母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所以我以孝顺著称村里的父伯们,就自动的轮流着赡养起了我孤单的祖母。当祖母她老人家从自己住了一生的祖宅搬出的时候,祖母两眼满目老泪纵横,我心里知道那眼泪是年迈的祖母,对自家祖辈住所老屋的难离之情。年前我数次回乡看望祖母,她老人家总是情感深挚的给我谈起老屋如今斑驳的现状,也如数家珍的像小孩一样瓣着手指头,给我说起村里的哪个老人不在了,哪个同她一块在老屋门前晒太阳的婆婆得了不好的病,我从祖母饱含深情的话语里,明白了祖宅老屋和乡亲们在祖母的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祖母确实是很老了,她老人家满头的银发已掉落得所剩无几,走路的脚态也极具蹒跚,别人说话都得像吵架般的吆喝她才能听见。但尽管就是这样,祖母的心里还是时时的关注着,村里的大小事件和她老姐妹们的生老病死。乡居的日子里我时常在想,祖母她老人家是最有资格谈论,我们村的村况变迁和父老乡亲的生死离别的。

同是萧瑟的寒冬,如今的老屋门前已是杂草丛生,深冬的暖阳有气无力的普照着大地,昔日慈祥憨厚可亲的婆婆们,在一块晒太阳的情景现已无处可寻。我一个人孤身的站立在荒芜的老屋小院里,面对眼前一幕幕萧条的景象,心头的思绪不由的感慨万千,历年来发生在小院里的种种往事,总是历历在目的在眼前浮现,此时,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抚自己失落的心情。老天又起了一阵不大的寒风,吹拂得地表的枯草“簌簌”作响,用心细听,这些冬日的自然遗留物,好象在向我诉说着小院这几年孤寂的心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