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 > 第257章 釜底抽薪打蛇七寸(第1页)

第257章 釜底抽薪打蛇七寸(第1页)

“袁爱卿,你还有其它考虑?”

袁可立又提笔在地图上画了几笔,几条路线就被标准出来来。

崇祯看着标识又看了地图上标注的名字,脱口惊道:“漕运?”

“对,就是漕运!”

袁可立放下笔,眼中满是凌厉之色。

“沉船是在运河中是很常见发生的,每年都有数十起,

但这次的沉船表面看是数艘船沉船的事情,但实则背后隐藏着很多问题。”

“两淮盐场的盐运不出来,即便大明其他盐场也能生产,但缺口太大了,

制盐是门技术活,仓促之间生产出来的盐流入市场会出问题的,以各地储存的盐,支撑两三个月不是问题。

但马上就到夏天了,洪讯来了,河道堵塞搞不好洪水漫堤,冲毁良田,那可是百姓们的口粮。”

“问题是漕运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南方运往北方的商品,主要有棉布、丝绸、茶叶、木材、纸张、瓷器、铁器等,

从北方运回南方的则主要是棉花、干鲜果品等等,

漕运不通,这些就流通不了,最后就造成产地货物积压,烂掉,

市场地缺少物品,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南粮北运,一是涉及到军饷和北京的供应,军饷欠缺,容易引起哗变的,

但户部在北京城存储的有一些粮食,短时间无妨,

二是陛下让户部从南方富商士绅手中买到的粮食无法运送到指定粮仓,夏季多雨,无法及时运送,就容易腐烂,

银子损失是小事,买到的粮食没了才是大事!”

“邗沟、江南运河两处沉船,彻底堵死了两浙、南直隶等地的北运工作!”

听完袁可立的分析,崇祯背在身后的手因为用力导致青筋暴跳。

古代为何重视漕运,因为运输方便且成本低。

一辆单匹马车能拉一千到两千斤,牛车大约在两千到三千斤,一天撑死了五十里路。

而一条船,小点的能装万余斤,大点的能装七八万斤,平均下来一天能走七八十里,遇到顺风顺水,一天走两百里路都是可能的。

更省成本,一艘船配运军一名,运副一名,雇募水手九至十名,

可运送七八万斤东西,就需要三十辆马车,每辆马车至少得配两人。

两者相比,自然是水运比较划算了。

所以历朝历代都有修河,出名的如郑国渠、京杭大运河、广通渠、山阳渎、胥河、秦渠等等。

为了漕运,设置了漕运漕运总督、河道总督、护漕军、漕运总兵等等,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漕运的畅通。

足可见漕运对王朝的重要性。

“真是好算计,竟然算计到朕的头上来了!”

想明白了前因后果之后,崇祯冷笑了一声。

大明采用纲盐制和开中法,纲盐制就是将盐商分为十个纲,只有登记在纲内的商人才能在朝廷拿到盐。

开中法,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盐商将朝廷所需粮食运送到边军为报中,

然后换取盐引,然后拿着盐引去盐场领盐为守支,再送到各自的区域售卖为市易。

但盐商在运送粮食的时候,耗费巨大,最后想出了在边军较近的地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

所以盐商手中都有大把的耕地,朝廷的还地于民的策略,盐商亏的是最大的。

如此一来,利润暴增,用一本万利来形容都不为过。

即便如此,盐价对百姓来说依旧是‘奢侈’品。

“朕还没有找你们麻烦,你们倒是先找上朕了,当真以为朕脾气好不成!”

崇祯冷笑了一句,低喝道:“袁爱卿,传朕命令,让户部给都转运盐使司下死命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