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演抗日战争剧 > 第51部分(第1页)

第51部分(第1页)

叶挺是深明大义之人,我想他叶挺是不会做出对不起共产党的事的。谈判已经结束,明天你二人先回延安向毛主席汇报谈判情况,我明天到上海去找潘汉年,把和叶挺联系的任务交给他。我相信他这个情报部副部长是足能胜任的。”“对。是得先和叶挺联系。”秦邦宪,林伯渠二个齐声附和道。倾刻秦邦宪忽然象想起什么似的对周恩来和林伯渠二人道:“蒋介石说今晚举办一个小型的家庭宴会宴请我等。还说有要事要和你商量,究竟会是什么事呢?”“去了就知道了。”

(二百四十五)

晚七点,周恩来、林伯渠、秦邦宪三人如约来到美卢宫赴宴,蒋介石率已到参加宴会人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阎锡山、军令部长何应钦、参谋总长白崇喜,国民革命军上将总参议军事委员会侍从室主任兼侍卫长钱大钧出外迎接。步入宴会厅宴会开始。蒋介石举杯言道:“国共两党经历十年内战,今日因强敌压境,双方经历一年之久的谈判,总算谈判成功。进入一个国共合作、共御日寇、拯救民族的新时期。我预祝两党合作愉快。驱日寇出中土的大业能圆满成功。周恩来举杯说道:“国共两党亲如兄弟,过去十年,国共两党的纷争,给日寇鲸吞我国国土、国家主权以可乘之机。从国家和民族的大业来认定,十年中国共两党对国家的国土和主权的沦丧不能不算是难辞其咎。值得庆幸的是今日两党能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重,摒弃前嫌,重新合作,实为国家和民族之大幸。只要两党能精诚团结,合作到底,我们就一定能驱强敌出中土,民族解放的大业就一定能在我们这一辈人手中实现。历史会记下我们的功绩以传之千秋万代。”席间,蒋介石频频举杯向周恩来等共产党代表敬酒。蒋夫人宋美龄也为周恩来等三人殷勤布菜。宴会气氛之热烈不用细说。宴会结束后,蒋介石对周恩来说道:“恩来啊,自黄埔和你共事以来,你的聪明才智,远见卓识,蒋某常自叹不如,对你算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特别是在内战中,贵党的那些在蒋某看来都算得上出类拔萃的高级将领对你都能敬如师长,这不仅是你具有超人的才智,还体现出你有驾驭战争和统率群雄的能力,你作为贵党军委负责人之一,你看这次卢沟桥事变是否会扩大为全面的中日战争,全面的中日战争有没有办法避免?”“扩大为全面的中日战争我想是不容置疑的。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在西安你就曾问我‘日本会不会对我国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我记得当时我的回答是‘迫在眉睫’。从日方在华北频频地搞军事演习,要求撤换宋哲元,要三十七师撤出北平城以及最近在卢沟桥地区的所作所为等许多迹象和已经向华北大量增兵的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准确的。倘求不扩大为全面的中日战争,除非将华北五省恭送于日本。任日本人骑在中国人的脖子上,任意践踏中国的主权,虐待中国的民众。而中国政府和人民忍气吞声地顺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反抗行为,过一年半载,再送几省土地,如此这般,一片一片地送,直至送完为止。你翻开历史,从日本在同治年间第一次侵华,占我钓鱼岛,改为冲绳县,经历了甲午战争,强占我台湾,攻陷我旅顺、辽东、济南、东三省、热河,是不是战争愈打愈大,战火愈烧愈频,强占我国土的胃口也愈来愈大。”

(二百四十六)

“全面的中日战争爆发,积弱多年的中国能打败日本吗?”“能。”周恩来斩钉截铁地回答。对于战争指导者来说,应该全面地分析和全方位的看待中日两国的强弱。日军的素质,武器装备都比中国军队好,因此战斗力是强的。但是全面的中日战争爆发,则不光是两国军队军力和武器装备的对比。还有中日双方之综合国力的对比。就日本国情而言,日本现有的人口为一亿零五百万,现役兵力为三十八万,预备役兵力为七十三万八千人,后备役兵力为八十七万九千人,第一补充兵力为一百五十七万九千人,第二补充兵力为九十万五千人,总计可用为作战的兵力为四百四十八万一千人。而我国的人口为四亿五千万,是日本总人口的将近五倍,现役军队为二百万,是日本现役军队的将近六倍。全面的中日战争爆发后,我们还可以动员起我国的人民,不问是男女老幼,为保卫自己的家园,都成为与日军战斗的力量。况且“中日之间所进行的战争,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正义在中国一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光是全中国人民都会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就是全世界人民,包括日本人民都会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因此,也就注定中国必胜、日本必败。至于敌强我弱的问题,委员长不必梗梗于怀,以弱胜强古今战例多矣,淝水之战,赤壁之战不都是以弱胜强的战例吗!因此可以说作战双方的强弱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时间推移和战争中和指导战争的指挥家的努力而使之变换的。关键是敢打,然后方能言胜。至于求胜之道,千万条中至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国共合作,顺应中国民众驱强寇出中土之民心,做有益于抗敌御侮,拯救民族的事,武装起千千万万的民众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陷日寇于汪洋之中。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国共两党的真诚团结加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加全民族不屈不挠的斗志,何患日寇不灭?”“假如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你估计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战胜日本?”“大规模的中日战争爆发不仅是中日双方作战的兵力、武器装备的对比,人力。人心和用于战争资源的对比,国际资源的援助、舆论向背的对比,指导这场战争的双方决策人的决心、指挥艺术都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据我个人分析,中国的抗日战争需要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大阶段。而前两个阶段严重消耗双方的兵力和应付战争的物质资源。这两段时间是漫长的,对于中国来讲,也是最艰苦的阶段,估计需要五年时间。经过两段漫长时间双方人力、兵力、资源的消耗,将体现出大国的长处,我国的战争资源包括人力、后备兵力仍可源源不断,逐渐进入反攻。而日本则资源枯竭,加之其人民反战,军队厌战而逐渐走向溃败。据我个人推测,少则五至七年,多则八至十年,中国定能获得彻底驱逐日寇出中土的最后胜利。”

(二百四十七)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向恃才自傲、目中无人在国民政府军政两界被 冠之为‘战略家’‘小诸葛’并常以小诸葛自诩的桂系实力派人物,现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的白崇禧自愧不如地说道:“请问周公,大规模的中日战争爆发,日寇可能采用哪几条进军路线向我进攻?”周恩来心中暗暗想道“在延安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就预测要提防日本侵略军在占领平津后有可能抽调大量主力进攻山西,然后沿平汉线南下,西取潼关、西安,再挥兵南进,夺四川,攻武汉,控湘鄂,中心突破的战略,如果采用这一步骤,对中国抵抗日寇侵略者的战争危害极大,将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加严重的灾难。”又想到:“我党的根据地在陕北,正面回答白崇喜所提的问题,恐引起蒋介石及白崇禧等国民党军界要员的误会而贻误抗敌大计。遂缓缓地说道:“在座诸位均久经沙场。各位的宏韬伟略,国人尽知。想来对日寇将采用哪几条进军路线也早就预测过了。健生兄以此相问,我毫无准备,仓促之间,未经深虑,徜说错了,诸位请勿见笑。山西是华北的战略要地,华北作战应以山西为主是不容置疑的。关键就是日寇在占领平津后向哪里进攻的问题,这要看日本军阀的最高当局内有没有大的政略家和战略家,但是无论采用哪几条进攻路线,元灭宋、清灭明的战略日本军国中的高参们是有可能借鉴的,在日本所采用的所有进军路线中我想委员长和大名鼎鼎的小诸葛及在座诸公都不愿出现日军以重兵向我腹心地带进攻先扰我后院,然后再施行配合侵犯我沿海一带的陆海军回旋式的包抄吧?据可靠情报裕仁已经批准了内阁在青岛、上海等处陆海空军协同作战的报告了。”“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见略同。”冯玉祥、阎锡山、白崇喜、何应钦、钱大钧等齐声赞道。周恩来故作惊讶地问道:“怎么被我说中了?”坐在一边一直阴沉着脸静听周恩来分析敌情的蒋介石陡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在厅内来回踱了两圈后,立在周恩来面前说道:“恩来啊,不瞒你说,刚才健生向你提的这个问题,自七七事变以来就是日夜困扰我的问题。我和焕章兄,百川将军,还有敬之、健生、慕尹多次商讨过这个问题。你刚才短短一席话,帮助我定下决心,宁愿在华北,华东、华南和倭寇摆下战场,也要保住腹地和后方的安全。说完蒋介石又陷入了沉思。周恩来和冯玉祥阎锡山等继续谈论着,忽听蒋介石自言自语地说道:“侥幸啊,侥幸!”众人一听如堕五里雾中,茫然不知所指为何!齐惊问道:“委员长此话何意?”蒋介石微微一笑对周恩来说道:“今天再次当面领略了你的才智,深感望尘莫及,不禁想到内战中第五次围剿时你那个三人团当时的决策人倘或是你,如今的形势恐怕又是一番景象了。眼下大敌当前,我诚心实意地请你到我身边来参赞军机,效法孙刘抗曹时的孔明如何,不过请你放心,我可不是周公谨喔!”周恩来笑道:“委员长当然不是周公谨。可恩来又哪敢和诸葛亮相比啊!前两天两党谈判时,我不是提议两党相互在对方靠近重要城市、机关的地方设立办事处吗?从此间回延安后,恩来定向我党中央建议在各办事处配备一些有经验的军事干部,恩来也可以到南京设立的办事处去。为对付强敌,恩来还要向我党主席毛泽东同志建议派叶剑英到你身边参赞军机,委员长你看怎样?”“好,很好。”

(二百四十八)

为什么蒋介石一听周恩来推荐叶剑英来帮助参赞军机,会如此高兴。原来蒋介石是很了解叶剑英的。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论白,广东省梅县人,一*七年出生,一九一七年考入云南讲武堂,就追随孙中山,毕业后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主任。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一九二七年弃职投奔共产党,参加领导过广州起义,后被共产党派赴莫斯科深造,一九三0年回国任中央军委委员兼总参谋部总参谋长,长期的军事指挥养成了多谋善断、谨慎灵活的盛名。是共产党在军事上屈指可数的文武兼资的高级将领。却说蒋介石听周恩来推荐叶剑英到自己身边来连声叫好后,对周恩来说道:“这几天你一定很累,既然你们明天要回延安,那么你们就早点休息吧!我和焕章、百川他们还有点事。”周恩来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此向委员长及各位告辞,省得明天再打扰各位。”

周恩来等走后,蒋介石对冯玉祥等人说道:“宋哲元此次太不象话。中央几次打电话给他,叫他立足于战,以防日寇的缓兵之计,就是不听话,优柔寡断,沉缅于与日寇周旋和谈之中,把时间都浪费了,一定要吃亏的。军令部派孙连仲、于学忠率四个师北上准备援助他。可是他竟然挡驾,提出将此四个师兵力退到保定以南,这足以证明他完全未考虑到此次事变的严重性。弄不好,平津很快就要被倭寇侵占的。”阎锡山说道:“平津倘若不保,山西、绥远就是前线了。可是晋绥军的战斗力比较差,装备也太劣。若是真象周恩来推测的那样,日军在占领平津后,集中优势兵力,取道山西而下川湘。我想无论怎样,晋绥军是抵挡不住的。陕北红军改编后,委员长能否指令他们到山西来帮助抵御日寇!”阎锡山身为山西首脑,为什么会说出晋绥军战斗力弱,装备差,抵挡不住日寇,要蒋介石把改编后的共产党部队调入山西以御日寇呢?阎锡山精于算计,出生在一个地主兼商业高利贷的家庭,十六岁时就在县城学商。后考入清政府在山西设立的武备学堂,成绩优良,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先入振武学校,再进陆军士官学校,后来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也许因为时来运转,也许是因为善于钻营,倒是官运亨通!从新军标统,历任大都督、山西都督、同武将军一等侯、山西省长、国民革命军北方军总司令,太原绥靖公署主任,成为统治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凭借自己官场经营经验总结出官场如商场,商场凭钱,官场靠兵。自掌管山西以来,重用山西人特别是五台人,对军内的下层官佐特别骄宠放纵。以致很多军官甚至士兵都染上抽吸鸦片的恶习。当时被人戏称为“双枪(步枪,鸦片烟枪)晋绥军”。去年二月,共产党组成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东征,毛泽东任政委,彭德怀任总指挥,下辖*、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宋任穷三路大军两万余人。需要经过山西时,阎锡山指挥晋绥军对抗日先锋军实施阻击。结果,不但没拦住共产党军队进入山西,两个月时间反被抗日先锋军击溃三十余团,被歼两万余人遗弃枪枝万余。以至不得不电请蒋介石派兵增援山西。

(二百四十九)

山西是阎锡山老家,阎锡山自经营山西以来,一直把山西看成是自己的地盘。一向是不容其他势力染指山西的。如今眼看山西就要成为日军的进攻目标,阎锡山从内心来讲,是不愿让日寇侵占自己的地盘的。因为去年跟共产党军队交过手,知道共产党的军队能打,战斗力强。因此想借助共产党的力量帮他抵御日寇以保山西。再说自己统率的‘双枪晋绥军’和日军去作战,战斗力悬殊太大,万一被日寇歼灭了。弄得个地失、兵也丢的下场,那以后在国民政府那还有他的一席之地呢?因此阎锡山建议派能打仗的共产党部队到山西来帮助抵御日寇。蒋介石对阎锡山的提议思忖了一会儿说道:“可以考虑,不过山西的防御也不要紧,山西的力量还是可以的嘛。你的牺盟会可以变成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以作为正规军的辅助力量,不过要注意,不要被共产党钻了空子,共产党是无孔不入的。还有那个薄一波,杨献珍,刘澜涛、董天知听说他们现在都成了牺盟会的要员,他们真的和共产党脱离了关系,你就不怕把你的山西闹红了。现在虽然是国共合作了,但是一定要掌握好尺度,这个尺度就是对共产党只能用,而不能信,更不能依赖,你一定要当心喔。至于晋绥军战斗力差的问题,我是知道的,你也不要十分担心,我将亲自在津浦线北段调集部队配合你。如果日军真调集大批精锐主力沿平汉路南下,我将主动在华东沿海一带开辟战场。战场选在哪里合适呢?”“我看最好是在上海。日寇只要从沿海向我进攻,上海必是首要目标,既然日寇迟早要进攻上海,不如争取主动将大批日寇引向上海,在上海歼灭之。”“是的,倭寇一定会利用其海军优势从沿海进攻的。占领了沿海地区,即可以将沿海地区和华北作为他们输送兵员,屯积军用物资,向内地进攻的战略基地。从这方面来看,倭寇对沿海地区也是势在必得。我们主动将敌人引向上海,不仅可减轻倭寇对华北的攻势,还可利用吴福线、锡澄线的既设工事,采用层层设防、逐次抵抗、分批消耗的战术,叫倭寇尝尝东方马其诺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