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顺着本心,”景泰帝笑得大腹发颤,“那朕再问你,若你家王爷在朝堂上受了冤屈,你又会如何做?”
杨芸儿想了想,脑中闪现出上辈子刷剧看到的几个热血画面,脱口而出:“那妾敲登闻鼓去!必然给王爷伸冤!”
听到登闻鼓三个字,杨丽妃刚刚放进肚子里的心又吊了起来,然而还未来得及开口,就听景泰帝直接笑着问道:“登闻鼓你也敢敲?”
杨芸儿嘟着嘴,昂着头,正色道:“陛下,您都说王爷受了冤屈,既然有冤屈,自然要求伸张。若发现违法之事,更需严惩不贷。既然设了登闻鼓,那便是给天下有冤之人伸张正义用的。王爷也是大瑞子民,他若有冤,我去敲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她眨着清澈的大眼睛,又天真地补充了一句:“戏文里不都是这么演的吗?”
景泰帝闻言大笑不止,杨丽妃则是心惊肉跳,殿内的气氛变得十分奇妙有趣。
杨丽妃第一次感到,即便她再玲珑剔透,也有插不上话、救不了场的时候。于是她索性笑而不语,专心斟酒布菜,只要伺候得皇上开心就得了。
杨芸儿当然也察觉出景泰帝的情绪走势,她觉得自己的方向堵对了,继而朝着这个方向继续拱火:
“朝堂上的事我不懂,但我只看到了王爷的辛苦,救灾不就是要救急嘛?我一个后宅女子真不知道这些天,磨磨蹭蹭都发生了什么。哪有那么多架可以吵啊?”
她做出一副憨傻模样,双手一摊,说道:“不过是捐点东西救人救急,对于富贵人家,也就抖一抖身上的虱子罢了。咋一副像割了他们肉似的?”
景泰帝就着杨丽妃的手,喝了一口酒,微微皱眉道:“你个小女子又能懂得什么?荒政之事,流程繁琐,远非你们小辈想象中那么简单。”
此时帝王的言语中已明显带着几分对晚辈的宠溺之意。
杨芸儿皱了皱眉头,将小儿女的状态做足,嘟着嘴说道:“我确实不懂那些大人们都在争些什么。但我听先生说过,面对困难时,大家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可那些大臣们,却似乎和他们口中鄙视的后宅女子一样,只为了争一口气,而故意生事。”
杨芸儿走到杨丽妃身旁,撒娇似地道:“还不如我们娘娘,在宫中募捐,短时间就募集了那么多珠宝首饰,大家不过是一片热心,一起办事儿罢了。”
看着眼前小女子拿腔拿调的样子,景泰帝当然不相信真如其表现的那般天真无邪。但能把如此机锋藏于一派天真之中,也算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本事。
悄悄把想骂的事和人都骂了!把该暗示的也都暗搓搓表达了。
难怪短短数月之间,李泓暄对杨芸儿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想到慈恩寺老主持口中的偈语,景泰帝心中不禁微微一动。
这么说来,自己还得感谢杨文山这只老狐狸。送了这么一个奇女子给暄儿,说不定暄儿这块朽木真能就此开了窍。
景泰帝哈哈大笑,对着杨丽妃道:“你这个侄女甚是有趣!”
杨丽妃扯着一张笑脸颤抖得应和着。
景泰帝则吩咐身边内侍将库里一尊玉雕弥勒佛赏赐于杨芸儿,“你带给暄儿,让他消消气。你们笑口常开。”
说完,景泰帝对着杨芸儿,意味深长的吩咐道:
“你可得记着今日之话,来日若有事,你真敢敲响登闻鼓,朕必定为你做主!”
杨芸儿将姿态做足,大声叩谢圣恩,心中却不免嘀咕,都说君无戏言,这老皇帝真的仅是和自己开玩笑么?李泓暄那个冒失小子今天在朝堂上又挖了什么坑,等着自己回家帮他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