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考验着大瑞的国运。
京中素来盛大的元宵灯会已被取消,朝廷下诏赈灾,各地常平仓、广惠仓开仓赈济,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然而,朝廷表态的速度,不代表具体执行的进度。
最高指示迅速下达,与此同时,落地细节却还在拉扯不休。
“小民失业,坊市寂寥,寒冻之人,死损不少,薪炭、食物,其价倍增,……”李泓暄声音沙哑,含悲带愤,可饱满的情绪于他的政治谈判毫无助益。
他到底太过稚嫩,根本不是几位老臣的对手。
当初,六小王爷第一次提出救灾方案时,景泰帝快速拍板不假。然而,景泰帝只是指了个大方向,给了一个大承诺,具体资源都需要李泓暄自己一口一口啃到手。
当时各位大人被景泰帝打个措手不及,一时没来得及反应,可并不代表大家都愿意配合。
果然,隔了几天,大家回过味来,想明白了关窍,组织好了语言,拉好了团队,开始展开对李泓暄的围剿。
南北俱有雪灾,各处都需钱粮。于是乎,每个人都很苦,都有一大堆暂时无法配合到位的理由。
面对李泓暄为捐钱商户减免税费的方案,户部尚书郑大人眉头皱得简直可以夹死苍蝇,直接丢来一堆灵魂拷问:“如今各地粮仓俱开,钱粮花销如流水,王爷此时要减税,来年何以为继?”
郑大人说到气愤时,花白的胡子跟着抖动着,仿佛李泓暄直接要抢他府上的钱粮一般。
郑大人话语刚停,工部尚书便紧跟上前,有些滑不溜秋地开始绕圈子。
“大灾过后,漕运需要疏通,各处水利都需要重修,这些都需要银子,也务必预留一些,不然后续春耕便要吃紧……”
眼看话题被带偏。晕头转向的李泓暄咬牙保持一丝清明,好不容易从坑里绕出来,转而求助司农寺卿毛大人,却遭到了老大人毫不客气的拒绝。
“王爷,你开口就要出炭四十,减市直之半以济贫民,如今漕运断绝,老臣去哪弄这许多炭!”
毛大人说完,不顾李泓暄反应,直接转而提春耕方案,向户部要起钱来,他和郑大人吵吵嚷嚷,一句紧接着一句,直接把李泓暄晾在了一边,完全插不上话。
老对手吵架间隙,毛大人还不忘抽出一个话头,提点一下六小王爷:
“北边已由八皇子协调完成第一轮赈济,各地直接开仓调粮赈济,省了朝中不少事,六皇子如今主京中赈灾事宜,不如学一学八皇子此前做法,不必那么着急,百姓的房子总会修好,活下来的人总有饭吃。”
李泓暄被胸中一口气堵住,还没来得及反驳,那几人又吵成一团,没他什么事了。
李泓暄:叔叔伯伯们,我求的是,当下,立即,马上,
各位叔叔伯伯:管他当前不当前,不归我管的我不管,但必须把后续的预算资源占上!
李泓暄左冲右突,只觉得口干舌燥,不得不眼巴巴地向老爹求助。
可景泰帝早已修成高高在上的帝王之术,只负责搭台。且景泰帝本有意历练历练自己这个儿子。此时只妥妥坐于云端观战,完全没有丝毫下场肉搏的打算。
直到景泰帝实在看不下去,冷哼一声,用了三个词结束了今天的论战。
“聒噪!再议!散朝!”
李泓暄灰头土脸的回到王府,一头扎进外书房,直接瘫倒在榻上,仰望屋顶,长吁短叹。
罗子昂在一旁苦劝,可六小王爷如牛皮糖一般,黏在皮垫子上,一动不动。
杨芸儿于内宅得了消息,倒并不意外。
大项目的谈判,哪有一次便能谈成的?
此前李泓暄乐观地认为他将拥有父皇的鼎力支持,可杨芸儿是个清醒的。
那些坐在云端的顶级老板,从来不会参与到执行细项中。
他们大手一挥,便是指向光明。但通往光明的每一个台阶,都需要执行团队自己一锤子一锤子凿出来。哪怕摔得满身泥泞,手脚并用,也得自己咬牙,向光而行。这边是打工人胸中的一口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