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半为私,一半为公,时机把握地刚刚好,杨相国拿出了势在必得的架势。
眼见杨相国来势汹汹,崔氏,左氏等当然按捺不住,他们也是各有渠道,并不是毫无准备,朝堂口水大战再次爆发。
景泰帝端坐上首,看着底下唾沫横溅,袖子乱甩,只守着帝王威仪,紧锁着眉头,并不发话。
杨相方才提出的重整吏治之法,他初听之下,便颇为赞同。不过朝堂之上照例要让大家争吵几轮,样子总要做足,他并不急于表态。
景泰帝端着架子,环视四周,抬眼便瞅到此刻唯二坐着的人。顿时心下一动。
这小子今日竟然能如此沉得住气?
景泰帝朝着身后内侍抬了抬手,一碗热茶当即送到御案之上。
往常急躁之人这回竟按兵不动,今日这小子必有后招!
帝王端起茶,慢呷一口,稳坐钓鱼台。
——分割线——
城南长乐寺内,法幢高悬,钟磬同鸣,鱼鼓齐震。
大殿之前,一众僧侣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
袅袅升起的香烟与诵经声交织在一起,在初春的寒风中缭绕开去。
一众追随的百姓,站在僧众之后,双手合十,神情悲戚,默默祝祷。
今日王府门洞大开,再次出现送葬队伍,消息传开,百姓们沸腾了。
六小王爷是多好的人呀,六王府上都是好人,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短短几日,这竟是第二次出殡了。
顺着这激荡的民意,文砚继续在送葬队伍中讲述悲情故事。
忠义之婢,血染金殿的故事本身就带有极强的煽动性。
文砚的讲述虽不如上回哭羽墨那般声嘶力竭,却也是一回生二回熟,愈发显得泣血动情!
这次明面圈定的攻击目标锁在陈御史,刘大夫身上,首先痛斥言官不关心百姓疾苦,只拉帮结派。再带出幕后黑手,丧尽天良。王爷之冤,何日昭雪?
人群中当即就有起哄称,近期有人在御史门前泼粪。此言一出,立即有人呼应,就该让这些狗官遗臭万年!
因着嫣红如今是侧妃义妹,杨府特意派了得用的老管事来送葬。
那老管事见识过杨芸儿的口才,一路上听文砚讲故事,煽动民情,直听得胆战心惊。
还好自家老爷和姑奶奶握手言和,不然杨府的大门今晚可就要遭殃了。
一路哭哭啼啼,吵吵闹闹,有提心吊胆的,有义愤填膺的。
自王府到城南长乐寺,夹路看的何止数万人。
待一切喧嚣落定,日光西沉,杨芸儿站在青石铺就的禅房院落之内,黯然神伤。
她抬首望去,寺庙的院落和屋顶上还残留着未消融的积雪,而寺中老树枝桠间已经透出了些许嫩黄,似有破春之意。
寒与暖之间,残阳透过枯寂的树枝,斑驳地洒在青石地面上,并在杨芸儿身后勾勒出长长的影子。
暮鼓声中,杨芸儿一个恍惚,模糊了时空之感,仿佛已回到现代,正在某一个千年古刹随喜随缘。
“娘娘!”碧螺的一声叫唤,将杨芸儿拉回现实中。
杨芸儿见眼前明显消瘦了一圈的人,放柔了声音说道:“前面法事都结束了?王爷那边有消息传来了吗?”
“回娘娘,王爷那边一切顺利,散朝后王爷又去了太傅府上。罗先生那边传来消息,说娘娘让他整理的资料他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只恐今日娘娘疲累,可明日再与娘娘商议。”
“不必等了,明日有明日的变数,就今晚吧。这边收拾妥当,你同我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