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美人记所有人物结局 > 第415节(第2页)

第415节(第2页)

&esp;&esp;何子衿道,“这东西在帝都可是难得的,你也喜欢吃,要留些在路上吃多好。”

&esp;&esp;宋然道,“不行,我娘闻不得海味儿、一应鱼虾,吃一点儿她就闻得出来。”

&esp;&esp;何子衿:……

&esp;&esp;何子衿请宋然又吃了一回烤鱼,宋然此方心满意足的告辞。

&esp;&esp;何子衿还与阿念说呢,“先前不是说江伯爵任侍卫大臣,江伯爵这一走,侍卫大臣不知谁接任呢?”

&esp;&esp;阿念一时也不晓得,还是打听后才知道,接任侍卫大臣的是柳伯爵,就是柳悦柳姑娘的父亲。当朝兵部柳尚书嫡长子,柳煜。

&esp;&esp;江行云江伯爵刚离开帝都城,远嫁西蛮二十几年的和顺大长公主回朝,帝都城又是一翻热闹。这事儿,何子衿是听儿媳妇说的,“和顺大长公主刚回帝都城,太皇太后亲命二殿下来为大长公主督建公主府。说来,就建公主府的事儿,曹娘娘还闹了个笑话。和顺大长公主远嫁西蛮二十年,这样的功劳,太皇太后让二殿下建公主府,一则是对大长公主的看重,二则,也是大长公主位尊。曹娘娘却似不大乐意,说让陛下为大长公主赐下府邸,这帝都城的公主府,有哪一处是没人住的。曹娘娘说话,简直吹口气儿似的,难道还能随便赐别院给大长公主住,这岂不是委屈了大长公主。听说,近来曹娘娘屡屡插嘴宫务,前儿还要升宫里先帝时许多无子妃嫔的位份,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这么些有子的太妃太嫔不升,非要升那些无子的,她们是的功还是有劳?如今,人人庆幸宫里有太皇太后做主,不然,不知道要出多少笑话呢。”

&esp;&esp;何子衿叹道,“曹娘娘要升那些无子妃嫔的位分,无非是收买人心罢了。有儿女的,她怕还防着人家还来不及,哪里肯升人家的位份。”

&esp;&esp;苏冰悄声道,“听说,二殿下的生母戚贵太妃,当初原是与曹娘娘一起做的先帝侧室,后来二人前后脚,一个生了长子,一个生了次子。及至先帝登基,二人同在妃位,余者先帝后宫皆不及她们。如今戚贵太妃,已是贵太妃的尊位,要是再升,就是皇贵太妃的位子了。曹娘娘一向忌惮贵太妃,哪里还肯再升贵太妃的位份。”

&esp;&esp;何子衿想了想,道,“怕不止于贵太妃,先时韦太昭仪升了德太妃,德太妃系出名门,膝下亦有一位小殿下。曹娘娘一向心胸欠广,手握的这样紧,一丝一毫的好处都舍不得给人,还想拉拢人心。难怪当初柳家不肯与曹家联姻,这脑袋就是问题。”

&esp;&esp;何子衿一向是一团和气的人,鲜少说话这般辛辣,苏冰听得有趣,不由唇角上翘。何子衿道,“这给儿子娶媳妇,切不能只看门帝都风云之六三

&esp;&esp;

&esp;&esp;李九江李尚书简直是个谜一个人物。

&esp;&esp;这位大人论资历论功绩,满朝大员,怕只一个兵部尚书柳扶风柳国公可与其相提并论,便是当朝首辅韦相,较之李九江怕也要略逊一二的。

&esp;&esp;这位大人,功高,位高,权重。

&esp;&esp;这是在政治角度的解读,李九江一路走来,完全是一个正常权臣与能臣的晋身之路。但与寻常权臣不同的是,李九江一生,不婚不嗣,与家族永安侯府一直是不远不近、不冷不热的态度。尤其是与生父老永安侯,那真是……不是传闻中的不睦,而是,切切实实的不睦。李九江升任吏部尚书之时,因有父子不能同为六部尚书的规矩,老永安侯便自兵部尚书之位上退了下来,之后,老永安侯让爵给嫡子李宣,便是现任的禁卫大将军李大将军,自此,老永安侯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

&esp;&esp;但是,要知道,如李家父子这样的情形并不罕见,如苏不语,包括苏不语的两位兄长,都是在相对年轻的年纪就有不错的官位,但因当时其父先苏文忠公为首辅,苏不语的两位兄长一直做了封疆大吏一地总督,也未能入中枢为官。至于苏不语,他的官场之路更是曲折,先是避嫌,其父为首辅时,他一直是刑部侍郎,不能再进一步。之后,其父过身,苏不语辞官守孝,待孝满起复,当时如果朝中有合适的位置,苏不语会更早的升任一部尚书,但事实上,苏不语守孝后谋求差使时,直接是谋的外缺,便是因朝中没有空缺之故。之后,苏不语六年外任,方重任刑部侍郎,随后再升任一部尚书,位在中枢。

&esp;&esp;所以,苏家三兄弟,为避父亲嫌,于官位上,只有年纪最轻的苏不语在父亲过逝后得以入阁。

&esp;&esp;若李九江当年肯避父嫌,老永安侯应该不会那么早让爵辞官养老。但,李九江没有让,他直接升任吏部尚书,把他爹从兵部尚书之位上挤兑了下去。

&esp;&esp;李九江对家中三个弟弟,唯有现永安侯兼禁卫大将军的李宣亲近一二,其他两个弟弟就很寻常。

&esp;&esp;当然,这也可能与李九江是庶出有关。

&esp;&esp;事实上,李九江少时还曾有不孝的名声传出,虽是老皇历,但也是事实。亦可由此推测,起码李九江少时在家中并不得意,也是真的。

&esp;&esp;更不必提李九江官高位显之后,一直辟府独居,而非住在自家永安侯府,听闻当年仁宗皇帝亲自作媒,李九江都婉拒了去,其人至今无妻无子,孤身一人。

&esp;&esp;这样的人,似乎也在暗示,他这种独特的性情,绝不是可用常理来揣测的。

&esp;&esp;便如小唐大人,这是李九江唯二爱徒,小唐大人都割袖断义了,李九江也没睬他。要说小唐大人还只是师生之名,但,李九江唯一还亲近的家族的弟弟禁卫大将军李宣,据闻也十分不能理解其兄所为,亲自上门解劝,李大将军把嘴都说肿了,李九江仍是一意孤行。

&esp;&esp;然后,李九江还办了一件震惊整个帝都城的事,他请示了族长,也就是他爹老永安侯,打算另立族谱。整个帝都官场不禁哗然,这年头,不要说另立宗族,就是父母活着,都不能允许分家的,分家就是大不孝,违法的。更不必说,父母活着,另立宗族了!

&esp;&esp;御史台先炸了,左都御史钟御史带着御史台大大小小的御史险没用吐沫星子把吏部给淹了,据悉,参奏李尚书的奏章便有半屋子之多,内阁都看不过来。

&esp;&esp;礼部亦说此事不妥,不想,能生出李九江的老永安侯也不是个寻常人,这位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大长公主驸马兼老侯爷,直接准了李九江另立宗族之事。凭谁来说来劝,没用。李家寻了个日子,李九江便自宗族迁了出去,如今,李尚书已是自成一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