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农村樟树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15 林彪的阴谋和下场(下)

最重要的分歧当然是毛泽东和林彪集团关于设不设国家主席的争论了。

1970年3月6日,毛泽东提出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修改宪法的意见。他建议不设国家主席。中央政治局接受了他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

4月11日,林彪提出了设立国家主席的三条意见。他的秘书是这样记录的:“一、关于这次人大国家主席的问题,林彪同志仍然建议由毛主席兼任。这样做对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人民的心理状态适合。否则,不适合人民的心理状态。二、关于副主席问题,林彪同志认为可设可不设,可多设可少设,关系都不大。三、林彪同志认为,他自己不宜担任副主席职务。”

4月12日,当周恩来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林彪的建议时,多数政治局成员同意仍由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其中包括周恩来。对于周恩来和政治局多数成员来说,设不设国家主席,只是个形式问题——因为无论毛泽东是否担任国家主席,他的最高权威地位都是无可置疑的。当然,这件事最后还要报毛泽东决定。然而,当政治局讨论情况的报告送到毛泽东那里后,毛泽东当天就断然批示道:“我不能再做此事,此议不妥。”

但林彪却对设国家主席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固执。在毛泽东两次告诫他不要再提设国家主席之后,5月中旬,他仍然对吴法宪说,他主张设国家主席,不设国家主席,国家没有一个头儿,名不正言不顺。他要吴法宪和李作鹏在宪法修改小组会上,提出写上国家主席一章。关于林彪极力坚持设国家主席的真正动机,叶群后来在同吴法宪谈话时,一语捅破了窗户纸。她说:“如果不设国家主席,林彪怎么办?往哪里摆?”从1970年3月到8月,围绕设不设国家主席问题,代表林彪意见的陈伯达、吴法宪、叶群、李作鹏等人,在中央的多次会议上,同代表毛泽东意见的康生、江青、张春桥等人,闹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设不设国家主席的争论带到了九届二中全会即庐山会议上。毛、林事先都表示不在开幕会上讲话。可就在会议开始前一刻,林彪突然向毛泽东提出要讲点意见。林彪拿着讲稿讲了一个多小时,主要就修改宪法问题谈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与此同时,根据林彪、叶群在会前的布置,陈伯达与吴法宪还准备了一份设国家主席的宪法草案条文。

毛泽东已经察觉到会议中的这种现象,立即制止说: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不要再提了,谁坚持设国家主席,谁就去当,反正我不当!讲到这里,毛泽东冲着林彪说了一句“我劝你也不要当国家主席!”庐山会议之后,毛泽东授意发动了批判陈伯达的“批陈整风运动”,虽然批判的是庐山会议上站出来的陈伯达,但是矛头直指林彪。两人之间的裂隙至此扩大。

同时,毛林二人的冲突还表现在改善与美国关系的争议上。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毛泽东在对世界局势的分析上,把苏联看成是主要敌人,试图借助中美关系的改善达到遏制苏联威胁的目的。在外交上,以周恩来为主导展开了一系列同美国打交道的行动,而这一切林彪并未“共襄盛举”。不仅如此,林彪对毛泽东改善中美关系的做法疑虑重重,他曾经私下说过毛同美国打交道是要“栽跟头”的。在这些大事上的分歧,也导致了毛林的分道扬镳。

1971年8月15日,毛泽东离京南下,到中南、华东等省巡视,同各地负责人谈话,他指出:这次在庐山,他们的地下活动、突然袭击,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纲领的。同时又指出,要保护林副主席,当然他要负一定的责任。

总的来说,文革期间发生的“九一三事件”,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究竟是林彪下令发动政变、刺杀毛泽东,还是林立果等人假借林彪名义私自行事;究竟是林彪本人在事情败露之后主动逃往苏联,还是被林立果等人劫持上了飞机;究竟林彪所乘的专机是因为油料不足、迫降意外发生爆炸,还是被导弹击落,诸如此类的疑点,众说纷纭,至今是个谜团。

按照官方的说法,1971年9月5日、6日,在北戴河的林彪、叶群获悉毛泽东南巡谈话内容后,便决定将毛泽东杀害于巡视途中,发动武装政变。7日,林立果向“联合舰队”下达“一级战备”的指令。怎奈事情败露,于是乘飞机北逃国外,然而飞机在蒙古的温都尔汗爆炸坠毁,落得个“折戟沉沙,丧命异国”的下场。

但是,九一三事件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作为党内二号人物的副统帅林彪出事,是对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一次沉重打击。对毛泽东本人也是一次心理上的震动,年高老迈的毛泽东在九一三事件之后身心俱疲,病体沉疴,不能不说与林彪的出走有关。

林彪对权力的追求是很强烈的。他通过几年的经营把权力集中到了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四大金刚”手里。他并不是不想当接班人,他只是不愿意当“傀儡”、“摆设”罢了。林彪还不能不把自己的接班人地位同刘少奇的接班人地位作比较,他发现自己根本不如刘少奇。刘少奇还做了国家主席,当过国家元首,并且在一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毛泽东决意不设国家主席,他自己不干,也打定主意不让林彪干,林彪很可能戴着个“接班人”的高帽子永远接不了班,一“副”到底。这里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林彪和毛泽东的分歧日益增多,林彪担心毛泽东更换接班人;另一个是林彪的身体远不如毛泽东,怕“熬”不过毛泽东。林彪由对自己未来政治地位的前途未卜、惶惶不安而对毛泽东产生的怨恨,是可想而知的,由此也一步步走向了不归路。

16 城里来的漂亮姑娘(上)

文革中最轰动的林彪事件总算过去了,毛主席他老人家还活着在,只要有他老人家在,这个国家就不会垮台,人民还是要正常着这种边搞运动、边抓生产的生活,正合了文革之中的那句“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

这一转眼老老蔡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最值得庆贺的事情是老老蔡家在蔡家明回归的这几年后,马上就告别了超支户的帽子,一大家人口已经过上了那种不欠外债、略有盈余的正常的生活。

这一切当然归功于老蔡的日夜奋斗了。老蔡在村里是按一等劳力计算工分的,也就是年终的时候,队里谁的工分最高,老蔡就拿那最高的工分。寒暑假的时候,老蔡还要出去搞副业,例如上公社里的一些矿里打些短工,再就是上山砍柴,这是最直接的增加收入的方式了。每年寒暑假,老蔡都要砍几个大柴垛子堆起来,快上学了,用板车拖到山外去卖钱。正是因为老蔡这样没日没夜的勤劳苦干,老老蔡家在老蔡回来的第二年就脱去了超支户的帽子,日子慢慢的好了起来。

要说也真不容易,老老蔡跟细脚子后来又连续生了两个儿子,蔡家旺也是在老蔡回来那年结了婚,分了家,就跟着大老太蔡老两口一起生活了。

老老蔡这边都是干不了活,却张嘴就要吃饭的小喽啰了。那细脚子带过来的梅姑娘由于个头小,一直做不了什么事,那林雪也才十多岁的丫头片子,已经在山外去念了初中,其他还有如意啊、春生啊,包括后来生的冬生啊,那更小,也一直老蔡手下读书,说白了就老老蔡和老蔡两个主劳力,养活一大家口子。不是老蔡的那个拼命和辛苦,光靠老老蔡一个人的那点蛮干肯定是吃不消的,那细脚子也就只有嘴上的功夫,玩体力活,那等于是开玩笑的事。

眼看着老蔡回赵家湾来插队也已三年多了,家里的环境也早已是有了很大的改观,老蔡的年纪也真是不小了。这娶媳妇的事也逐渐排上了日程,不然就会被人笑话的。

当然老蔡不一定很着急,作为一个受毛主席教育成长的一代人知青,晚婚一直毛主席所提倡的,所以老蔡把婚姻看得很淡。

但老老蔡肯定是要跟老蔡操心的,因为要稳住一个人,最好是给他婚姻和家庭。老蔡对于老老蔡一家来说,那绝对是个超级国宝了,老老蔡肯定是不愿意轻易让老蔡的心去不安分的浮躁的。因为老蔡刚回来的时候,曾经有那么一个故事,让老老蔡和细脚子着实吓了一跳。

蔡家明回来没多久,好像是清明前后的某一天,细脚子照例带着那不到两岁的冬生在家门口晒太阳,远远的来了一个一看就是那种城里来的有文化的漂亮的女青年,跟细脚子在打听:

“大婶你好,跟你打听个人,请问你这村子是叫赵家湾么”甜美的声音而又不失礼貌。

“是的,是赵家湾,你找谁啊”细脚子边回答边疑惑,心想这么漂亮的女人会是谁家亲戚呢,赵家湾好像没谁家有亲戚在城里的。

“请问你们赵家湾是不是有个小学啊,好像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有的”

“是的,是有个小学,办起来还没多久的”细脚子更是奇怪,这办起来还没几天,这城里人怎么就知道了呢。

“大婶,那你们那个学校的老师是不是就只有一个人啊?”

“是一个人。”细脚子有点不耐烦了,但有不好发作,问了半天,也不知道那女人葫芦里卖什么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