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死罪,不可由皇上道出,须由大宫监收这个人情,令大宫监以后可作为皇上和娘娘间的桥梁。”
李显吁了一口气,神态轻松了些儿,颔首表示欣赏。
惟有深切了解李显,方能说出这么中听的话来。
李显对恶妻想法上的转变,该源自汤公公“临危忠告”,其影响力,于此特殊情况,显露无遗。
李显想保住夜夜笙歌、寻欢作乐的帝皇生活,必须守住皇权在握的底线。
龙鹰的话,加上龙桌上被毁圣谕铁铮铮的不移现实,令一向软弱的李显,不得不铁了龙心。
龙鹰待李显咀嚼清楚他言外之意,续道:“皇上可藉此事,来个连消带打。首先,我们须了解今趟叛乱的本质,绝不可只视之为一场叛乱,现在已被平定,而该视之为叛乱里另一叛乱,大相的遇害,更为明证。”
稍顿后,一字一字,加重语调沉声道:“叛乱至今尚未平息,且是方兴未艾,驸马爷的公然漠视皇上圣谕,正为叛乱仍在进行的征兆,故在此事上,皇上不可以让半步,让步将兵败如山倒,没法挽回。”
李显动容。
上官婉儿轻声道:“范当家句句金石良言,皇上垂察。”
李显朝符太瞧去。
符太道:“大唐病了,必须及时对症下药,否则华佗再世,仍难有回天之力。”李显双目现出茫然之色,心神不知飞到哪里去。
宇文朔道:“大唐的未来,皇上一言可决。”
高力士又凑在李显耳边,道:“皇上想想圣神皇帝,知该怎么办。”
李显的目光回到龙鹰处。
第十七章 突破缺口
高力士的两句话,是截至目前为止,说得最直率、露骨的谏言,却非没脉络可寻,勾起李显因过去长时间耽溺逸乐,被深深埋藏的记忆。
两句话意之所指,就是李显不引以为诫,势步上乃父高宗的后尘。
而最吊诡之处,是不论李显有否绝地反击的勇气,他的命运早注定了,问题只在“何时”。以田上渊混毒的高明,肯定在韦婆娘协助下,完成了上半部。由于表面上没任何用毒的征状,故进行下半部时,无可预防,无从破解,像独孤善明般的高手,仍难幸免,何况被韦婆娘的人重重包围、常伺在旁的绝局下。
故此龙鹰等藉李显反击成势成形的韦宗集团,亦因命悬一线的李显注定是失败的,乃他们与敌周旋的一时之计。
御书房内,除李显本身和上官婉儿外,人人清楚。
李显望向龙鹰的眼神空空洞洞,对龙鹰视而不见。
龙鹰生出似曾相识,旋又醒悟在现实里,未见过李显如此神情,而是在符小子的《洛阳篇》读过,描述的是李显在汤公公的病榻旁,听汤公公的“临终劝告”,符太和武三思进入汤公公卧房时的情景。
当时,李显抬头朝两人望来,就是眼前此刻的神态,对武三思视而不见。汤公公说过什么,除李显外,没人晓得,可是,际此剎那,龙鹰猜到用词或许不同,但该与高力士刚说出来的两句话,大同小异。
就是防范韦婆娘成为另一个女帝,唐室李氏子弟,将遭受灭顶大祸。
此正为思想的脉络。
汤公公的忠告,李显均付诸实行,就是立子李重俊为太子,以及任命高力士为大宫监。现时李重俊亡命天涯,落入韦宗集团之手是早或晚的事,至乎是宗楚客故意放人,好有借口藉清除叛党,置西京于军法统治下,令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李显,无法置喙。
一如当年在汤公公的病榻旁,两个矛盾的想法在深心内纠缠斗争,离开大宫监府后,李显顶着恶妻、蛮女的反扑,册封李重俊为太子。
汤公公定曾向他解释李重俊为太子的诸般好处,并以李多祚辅助之,内则以高力士代他汤公公,成为保护李显皇权的“金钟罩”、“铁布衫”。
高力士两句话,勾起当今天子大串回忆,因高力士,恰为汤公公指定的继承人。御书房内,静至落针可闻,然此肃深的静默,沉重异常,令人窒息。
众人均知不可以催促他作决定。
上官婉儿温柔的声音响起道:“大相已去,请皇上当机立断,否则相王将步上大相后尘。”
李显的龙躯抖颤一下,眼神开始凝聚,从魂游太虚返回御书房的现实里。
上官婉儿或许是宫内最了解李显的人,在李显眼里,她代表的不但是母皇的遗统,更属武三思一系,加上在施政和起草诏书上对她的倚仗,说上官婉儿为李显最信任的人,绝不为过。
她温柔婉转道出来的几句话,勾起李显对武三思遭杀害的深切仇恨,提醒他另一迫在眉睫,不处理势成终身之憾的大祸,其震撼力,不在高力士所说的之下。所谓被软禁,龙鹰到此刻尚未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李旦给软禁在哪里?但观目前形势,除大明宫外,西京其他地方全沦陷于韦宗集团的魔掌里,一俟宇文破被迫撤职,西京再无可供龙鹰等立足的寸土。
真正的政变,于李重俊和李多祚兵败后,方告展开。唯一的得利者,乃宗楚客。韦婆娘及其外戚集团,不过被利用的烂头蟀、可怜虫。
看韦捷竟可听也不听小方宣读圣谕,悍然出手,便知李显大权旁落。表面是韦后和外戚,实则由宗楚客在背后操纵。
幸好韦捷就是得这么多料子,给符小子寻到突破韦宗集团铺天盖地大围堵的缺口。现时能否反攻,还看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