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此拳无惧天行 > 第285部分(第2页)

第285部分(第2页)

算下来,相当于一人看管一百人,这是怎么做到的?无它,利用了秀玉人的对立心理和潜意识里渴望团结的心理而已。

这个年轻人总能抓住最关键的那个点,一刀切下去,既痛苦又痛快,现在他说话时,就连最爱抬杠的文尊也不再抬杠,大家安静下来是为了听听他说什么。

果然,张孝恒第一句话就十分惊人:“在我看来,你们秀玉国文武相斗真是毫无道理,因为文道之极为武,武道之极亦是文,文武全才不是说说的,你们怎么就互相看不顺眼呢?还能拉帮结派,斗成这副德行。”

“什么?文道之极是武?天王小友,你可不要乱说啊!”

“你说什么?武道之极是文?这怎么可能?”

张孝恒见到他们如此反应,顿时就乐了:“怎么?你们不会从没想过这个吧?天哪,绝对主义害死人啊,兵圣老爷子,战尊前辈,我先问你,何为战?何为武?”

兵圣肃然说道:“战而胜之为武,决不言弃为战!男儿纵横天下,唯有上下一心,同心同德才可得胜。”

张孝恒呵呵一笑,又问:“草圣老爷子,文尊老前辈,何为文?国家为何需要文?”

草圣和文尊相视一眼,文尊站起来说道:“文乃抚顺天下,教化苍生,发展人文,掌控社稷的关键,国家可以没有武,却不能没有文。”

战尊头上青筋大冒,忍不住开喷:“你说什么!若无武者保护,外敌一来,什么人文,什么抚顺,都是一滩烂泥!”

文尊“哼”了一声,斗嘴他怕过谁,摆开架势就要跟进。

草圣怒声道:“行了!一提此事就吵个没完,天下都叫人家翻了!还吵?”

“……”两人顿时都不说话了。

草圣叹了一口气,对那位翻了天下的年轻人说道:“让天王见笑了。”

“挺好。”张孝恒笑道:“你们还在为此事而斗嘴,这就说明你们是真的没有好好考虑过文与武的极限有什么,在我看来,为何你们会文武相轻?就因为道行还不够,请大家心平气和的听我说一说吧。”

“我先说这个武字,何为武?我们把这个字拆开就会发现,根本不是什么战无不胜为武,武字就是‘止戈’二字啊,停止干戈的力量,这才是武。”

“一年前,我听白玉国的四皇子说起过青玉国和花玉国的事,那时候,花玉国建立了妖力殿,以武力征服天下,连年攻打青玉国,可是为什么年年获胜,却始终马瘦国穷?还不是因为误解了武的意思,不思文路,没有后勤所致?就算花玉打了一万场胜仗,只需一败就能失去所有,万劫不复。”

“而青玉呢?只知发展,不思用兵,宗门再是自称登天驿,亦不可登天,连年被别人当成肥羊去宰,青玉和花玉就是两个极端,本来唯一的结果就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各自消亡,谁知两国选择了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合二为一,阴阳结合而万物生,本来我以为问题应该解决了,可谁知道……咦?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当年两国合一的时候,是不是有人证道长生了?”

“不错。”草圣回想起那时的事情,目光闪烁:“是丹圣和斗圣,合并之议是丹圣提出来的,但是首先成就长生的,是斗圣,一年之后,丹圣也证道长生了,对了,在十年之内,体圣和医圣也证道长生了,那段时间,前后走了四个老伙计。”

“那就对了,他们一定是明白这一点了。”张孝恒说道:“为何止戈为武?那就要牵扯到获胜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我一直认为,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因为真的上阵打仗之前,善战者的实力已经碾压对手了,因此,不战即胜,这就是武的最高境界,可是这最高的境界,却是需要依靠文功才能做到的。”

第616章 治国有六因

张孝恒说道:“为何止戈为武?那就要牵扯到获胜到底是什么了,其实我一直认为,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因为真的上阵打仗之前,善战者的实力已经碾压对手了,因此,不战即胜,这就是武的最高境界,可是这最高的境界,却是需要依靠文功才能做到的。”

“那么,何者为文呢?”张孝恒说道:“单看这个‘文’字,是天上有主,地有杀机,一旦天上这个点没了,没人管了,下面自然就打成一团了,刚才符文尊者说了,抚顺天下,教化苍生为文,所以,能管得住武斗的,管得住嘴斗的,方可为文,也因此,文者的最高境界,亦是震慑四方,天地让路,是提笔即可安天下,上马亦能定乾坤!要想做到这一点,自然要首先展示武力,把对手震慑住,那不就是武吗?难道你站在那里,别人就会听你的吗?”

“对你们来说,通往道之终极的宝库就在彼此身边,你们倒好,放着身边的宝库不看,专心排斥?你们自己说吧,这条大道是对是错?”

“……”现场完全安静下来了,武之极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文之极致是管束天下,天地让路!说的真好啊!

以前的自己,是不是当真错了?

张孝恒扫视了一圈,见他们没言语,于是继续说:“兵之道,以敉数分之,上有兵家三十六计,下有兵家七十二法,计为用兵之道,法为练兵之术,这些计策和练法是什么啊?是文功!若是没有文字的记录和推演,哪里来的武道兵法?”

“文之道,首先是诗礼乐启蒙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后是四书五经六艺,文人更应该善骑,善御,善射猎,懂得灵法运用之道,所以文道十大学科才能最终趋于圆满,文道不代表力量,文道使人学会使用力量!没有武德的守护,能行吗?”

兵圣问道:“天王小友,你说兵道三十六计,七十二法,指的是三十六战阵法和七十二兵练法吗?”

草圣打断了他:“老兵头你等等再问这个,天王小子,这次你早就知道秀玉国告密者会如此之多,是不是就因为你知道我们文治不足?这都是因为选举制造成的吗?”

张孝恒摇摇头:“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做才好,你说对吧?选举制就是将选择的权力交给老百姓,这样做的初衷当然很好,但是他们足够专业吗?他们知道自己该作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吗?不是百姓的格局不够,而是精力和信息不对称,他们平常很少接触到治国和管理,无端地让他们选择,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

“其实,这并不是选举制不好,在选举制的国家里,百姓有出声的机会,可以从下往上的监国,使官员不妄为,使百姓有保障,看起来其实不错,但其实弊大于利,首先,百姓不认识参选人,即便认识也不了解,不知道他是不是个骗子。第二,百姓看待治国之事不够专业,很可能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集体,不顾国家,不顾未来。第三,不论怎样,选举制内耗严重,而玉界危机重重,不正常的内耗就意味着自杀。”

“只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选举制其实也不错。”

“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要把参选人的成长轨迹,生活现状事无巨细地暴露给所有人,让百姓足够了解他们。要解决第二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提高集体智慧,人人都学学治国,这显然不可能,第二是逐级选举代表制,村民选村代表,村代表选镇代表,镇代表选郡代表,郡代表再选皇上,这么做稍微好一些,却也要暴露更多人的生活现状,成长轨迹。”

“那么问题来了,要解决第三个问题,玉界危机重重的问题,就需要保守秘密,要求敌人对我们的了解越少越好,但是为了第一第二个条件,咱们从中层到高层已经全部暴露了!这可是互相矛盾的!”

文尊点头道:“君不密则失其臣,臣不密则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所以我们当真不适合选举制。”

张孝恒狠狠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秀玉那么多年都在吃老本,每一次选举都会导致劳民伤财,出现各种不必要的内耗,选出来的人也不一定能力足够,也许只是形象好,人缘好,会说话,会表演,甚至会骗人而已,这样的人上了台,就只能继续演下去,演得好的,就多浪费十年二十年人力物力、时间和财力,演得不好的,至少也要浪费十年的人力财力,呵呵,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所谓治国,当有道、德、仁、义、礼、法六个层次,粗分一下,领导者、高层官员行道德之道,管理者、普通官员行仁义之道,百姓和普通人受礼法之制,真正在运作的时候,百姓能自觉遵守仁义是最好的,官员能理解道德是最好的,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