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磊总共送来八个西瓜,大的十六七斤,小的也有十斤左右,估计是他精心挑出来的。
一会儿给周家和廖家各送一个,剩下的自家人慢慢吃。
捧起一个大的,放进水桶里,舀水倒进去。
夏天的自来水,被太阳晒得热乎乎的,所以只能用水缸里的水,稍微有一点凉意。
没有冰箱就是不方便,否则放到里面冰镇一下,妈妈她们下班回来,再拿出来切块吃,别提有多爽了。
如果有口冰凉的井水,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现在食物不能过夜,如果能放进井水里凉一下,可以多放一两天。
提到冰水,夏臻忽然想到龙山上的龙王庙。
因为历史原因,那座庙长年失修,现在已经破烂不堪。
上山的道路,也是登山者踩出来的崎区小道,循迥曲折,没有前世的石条台阶,可以逐级而上。
夏臻比较感兴趣的是龙王庙旁的那一汪龙王潭水,它和山下那一口舜井,在舜江县城的名气非常大。
每天都有居民上山打水,从而给这座古庙带来一些人气。
龙王潭口直径只有七十公分,上口小下口大,井深不足一米,放在其它地方非常不起眼。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即使大旱年间,这么一眼潭水依然会流出清澈的泉水,彷佛永远不会干枯。
而且温度随着气温会不断变化,夏天天气越炎热,龙王潭水就越冰凉。
当人们满头大汗把水提下山,发现水桶边上居然有白雾和水珠,原来是桶内外温差太大,引起水珠凝结而成。
如果在自家阴凉处弄一处水池,每天上山把潭水运下来,只要没有太阳暴晒,水温应该不会太高。
龙王潭的水质特别好,不管用来煮饭炒菜,还是烧水泡茶,都比自来水好喝得多。
只要温度够低,就可以当冰箱使用。
在水池里放入一只水缸,用来存放食材和剩菜剩饭。
这样一来,就能给家里带来不少便利。
反正自已有禅境花园,就算再多的水,也能轻松搬下山。
想做就做,他决定一会去找上次修过房子的师傅,让他给家里打一个水泥池子。
至于打在哪里?这边的房子太小,没有合适的地方。
那只能打在仓库那边了。
正好院子角落有个葡萄架,有它遮荫的话,在下面挖个一米宽,两米长的一米多深洞,就可以浇水窖了。
有了这个水池,李自强给蔬菜浇水,也会方便许多。
夏臻锁上门,来到仓库那边,看到李自强正在那边拔草和浇水。
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劳作,这边的蔬菜已经长到十几公分高,因为刚浇了水,看起来生机盎然。
把计划跟李自强一说,他自然没意见。
两人一起来到葡萄架下,研究水池建在哪个位置最合适。
最后用锄头划出一块边长一米五左右的正方形,作为水窖的用地。
接下来就是往下挖坑的事,夏臻的意见是尽量深一点,水窖口跟地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