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女儿培养出来,再考虑儿子的事也不晚。
至于能走到哪一步,只能看他们够不够努力了。
“我想进街道。”于永芳语气肯定地回答。“那里天天要处理社区居民的各种问题,比坐在市局办公室更锻炼人。”
她想过去市府办,那里高,天天跟领导们在一起,成长更快。
和夏臻一起搞了老年活动中心后,最近又一起合作办街道福利工厂,她的心思又变了。
实际上在基层工作,才能更快锻炼自已的能力,总不可能自已连夏臻都不如吧!
毕竟这些想法,都是他提出来的。
“好。”见女儿不怕吃苦,愿意从头开始,于春杰自然大力支持。“只要你在那里做出成绩,不管去哪个单位,都会容易得多。”
又问起夏臻的情况。
听说他最近和女儿一起,还想扩大志愿者规模,为更多的社区老人带来帮助,暗暗点头。
大学生搞社团,确实是个好主意。
如果把它发扬光大,号召社区的年轻团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年轻都参与起来,为身边的孤寡老人服务,那意义就更大了。
女儿想去社区工作,估计是打算走这条路,在他看来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成功的话,绝对成绩喜人。
“放心吧!爸,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看到父亲赞许的目光,于永芳语气激动地回答。
很多人以为夏臻能在沪市左右逢源,是有了于家马家充当他的贵人,为他保驾护航,却不知道即使没有两家人,他依然能过得很好。
反而是于家和马家,没有他帮助的话,未必有这样的成绩。
也就是说,他反而是姐弟俩和马万喜贵人。
就因为他的志愿者计划,让几人都取得了不俗的名声,说到底是因为他把弟弟拉进核心层,又拉着自已参与到老年活动中心。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计划,引申开来后,可以做一篇大文章。
“有空问一问夏臻,他对未来有什么打算?”于春杰点点头,思索了一会后又提醒女儿。“如果他有兴趣进机关,那你们现在可以提前面局了!”
他总觉得夏臻不管做什么,永远能做到双嬴。
这是一种很神奇的能力,任何人与他合作,都能获得好处。
一旦别人发现他的神奇之处,肯定会想办法接近他,这对儿女们来说,肯定不利。
所以越早绑在一起,以后的关系就越紧密。
可惜女儿的年纪大了点,否则招他为女婿,就完美了。
有他支撑两家的门户,即使自已退休后,也不用担心于家败落下去了。
“好的。”于永芳回答。“他这个人看着成熟老练,实际上脸皮薄,重情义,只要我们真心待他,就不会轻易跟我们闹别扭。”
这一点她比父亲和弟弟看得更清楚。
别看夏臻每次说话时,表现得非常成熟老到,实际上非常内向。
可能他明白自已的缺点,所以才会把具体执行的事,交给别人去做。
“如果这样,你们更应该真心对他。”于春杰忠告道。“他脸皮薄,如果你们不注意分寸,早晚有一天会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