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杨桐桑无法拒绝收人,那就只能好好“善待”她。
于是何晓被当上了班长,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班长。
其实,杨桐桑最希望的是何晓能知难而退,最好自己要求离开指挥系。这样,他就可以顺水推舟地甩掉这个可能拖累集体的“包袱”。
不过他没想到,这个女孩能那么淡然地面对被集体孤立。
自从何晓知道了自己在辅导教官和同学们眼里是怎样的存在,她就放弃了与这个集体融合的努力。
可是,她可以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却不能避开摆在自己面前的现实问题,这是让何晓从上第一节课开始,就担心忧虑的问题:
军事指挥系是一个主要培养基层指挥官的地方。它需要学员们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技能,还要有相当高的军事理论水平。
这些军事理论包括的可就多了。各种星际条件下的防守进攻后勤保障等等的指挥应对;海量的军事典籍和军事案例分析,以及技术含量很高的各种武器装备和交通工具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这些林林总总分了十几门课程。
对于其他学生,这些没有任何压力。但是,何晓不行。
最开始,几乎所有带有理论的课程,对她来说都像是在面对天书。
确切地说,就是教官讲的每个字,她都认识还会写,但把这些字连在一起变成一堆话,她大部分都听不懂。
这让她深刻体会到,那位杨教官排斥她,还是很有道理的。
正常来说,能上到综合军院这个等级的的学生,都是已经在童军和中级军校学习并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年轻人,他们已经具有了比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军事素养。
而一天正规的学校都没上过的何晓,缺的就是基础知识这一块。
知识都是承上启下的。一楼都没有,怎么可能有五楼六楼,甚至更高层的楼?
何晓是个不服输的人,她绝对不会因为别人的轻待而自卑退缩。
退缩,就意味着自己输了。
何晓开启了疯狂的补习模式。
于是在指挥系的教室里和学校的图书馆中,一个单薄瘦小身影,会常常“倔强”地坐在那里看书。
不过对这个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的同学,其他学生并没有半点敬佩,他们大都是会意地一笑,带着一丝讥讽。
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同学刻苦钻研的东西,是他们早就在中级,甚至童军学校就学过的那些基本的东西。
何晓是一个自律性很强的人,她不在意别人时不时的讥讽目光,每天严格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执行。
但是即使这样,在最初的一次军事理论综合测试中,何晓还是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
而且她这个倒数第一与倒数第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也就是说人家倒数第二与他前面的同学也就是差了一点点,他们其实还是可以算是同一个层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