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大丈夫男子汉是什么生肖 > 第106章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1页)

第106章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第1页)

L“君侯,朝中的军略已经出来了。”

“怎么说?赏了我什么官职?”

“要您领本部兵马,并匈奴、鲜卑、杂胡,从北地南下,入司隶,随……随中郎将皇甫嵩一同作战。”

“哈,皇甫嵩当上中郎将了?哪个中郎将?”

“左中郎将。”

“哦~,那我呢?”

“这……旨意上没说。”

“没说么?也就是说我领的还是北地都尉这职么?那这次朝廷一共发兵几路啊,北军五校,关中两校,冀州一校,又各自都在谁的手里?”

“兵发三路,分别拜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至于天下八校……诏文里没说具体是如何分配啊。”

“哈,哈哈。”

秦宜禄一听居然还是跟历史上一模一样,却是情不自禁地仰天冷笑了几声,不屑地摇了摇头。不自觉地瞥了杨修一眼,道:“我记得,你父亲现在的官职似乎是五官中郎将吧?能不能让他帮给调一调呢?这么些年我与那皇甫嵩虽然一直都是同僚,但这个关系,却也实在是说不上有多亲近。”

杨修闻言,只得是苦笑不已,却是干脆一句话都不说,索性叩头请罪了。毕竟一个是他父亲,一个是他老师,他又能如何呢?至于这杨赐与杨彪父子二人,为何没能为秦宜禄争来一个一军主将的位置,他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又如何会知道呢?秦宜禄也没有为难杨修的意思,先是让他起来,然后却是又招了招手道:“文远,你来,我考一考你。”

文远自然便是张辽了,三年前这张辽跟秦宜禄的时候十四,现在一晃眼,也快十八了,考虑到接下来还有仗要打,索性就自作主张让他谎报了一下岁数,十七变十八,给他取了个表字,图省事儿,也就让他照样叫了文远了。张辽闻言,心知自己又要上课了,颇有些同情地瞥了一眼神色尴尬地杨修一眼,道:“老师,请赐教。”

“你说以我和修儿他父亲、祖父的关系,这一次征讨黄巾,我为什么不能做一方主帅,就算是不能吧,那又为什么不让我也做个中郎将?又为什么让我跟着素来与我不和的皇甫嵩呢?你说,这老杨和中杨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这个……”杨修道:“要不老师,您还是让我回避吧。”

“回什么避啊,我又不是当子骂父,我对两位杨公,那还是很尊敬的。修儿,你也一并说说么,你说朝廷是怎么想的,你父亲和祖父又是怎么想的?”

“这……确实是有些……无从揣度。”

“你啊,你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又跟了我三年,怎么还想不到了呢?是不是一旦什么事儿涉及到了你自身,碍于孝道,根本就不敢去想了呢?文远,你来说。”

“这……朝中这次所启用的三名中郎将,倒是颇有讲究,一个来自关西,一个来自江南,一个来自关东,与其说这是在排兵布阵,反倒不如说,是在分配政治利益,要说诡异,卢植能代表关东人出兵河北,反倒是比皇甫嵩要诡异得多,此人虽也带过兵,但本质上却也毕竟还是个儒生,何况他当年带的还是丹阳兵,这一次他万万也使不上的。”

“说白了,这三路中郎将的选择所考虑的根本就不是合不合适,朱儁是江南人,与关东世族并不相容,更何况此人乃是尹端的旧部,尹端又是张公旧部,这位江南派的将门领袖自然与咱们关西更亲近许多。”

“皇甫嵩既然已经上书请开党禁,此时人又恰好在京,自然也要做一路兵马的,江南派上的既然是素与咱们关西一派交好的朱儁,那府君您作为关西将门的后起之秀,自然是要压一压了,我听说杨公迁了尚书令,若是这三路大军中有两路出自于关西,一路与关西派亲近,那……恐怕不利于朝中平衡。”

秦宜禄听了,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问道:“还有么?”

“这……暂时……暂时就只能想得到这么多。”

秦宜禄笑着看向杨修,问:“你还是没想出头绪么?”

“这……老师您已经是乡侯了,位高权重而又年轻,再加上您的性格,也确实更桀骜了一些,相比之下,若是关西派只能选一人,皇甫嵩,确实是比老师更合适一些,毕竟职位上你为北地都尉,皇甫嵩为北地太守,若是让他这个太守听您的,是否也太不合适了呢?”

秦宜禄闻言笑着道:“当今天下局势,在我看来,应有明暗两件大事,明面上看,自然便是黄巾的三十六方渠帅起义造反,与朝廷的各地两千石平叛,以及这朝廷的三路大军了,然而真正左右这天下格局的,却终究还是这条暗线。”

“所谓的暗线,其实说到底无非就是一句话罢了,这个天下,以后到底是谁说了算?在我看来,除了今上和他所支持的宦官之外,最终还在舞台上剩下来的,就只有三个人了,分别是何进、杨公、和汝南袁氏,至于这汝南袁氏现在的当家人到底是袁隗还是袁绍,却是连我也看不明白的了。”

事实上,这次黄巾起义,最大的受益人固然是新任的大将军何进,这个没什么可说的,至于何进一个杀猪的能否坐得稳这个大将军的位置,那是另一档子事儿。而除了这个何进之外,天上掉馅饼一般的最大的幸运儿,无疑就是杨赐了。因为杨赐早就上书提醒过黄巾必然为祸的缘故,刘宏居然说,这封奏折上的时候因为意外,落在了宫中,他一直没有看见。现在他看见了,很佩服杨赐的先见之明,老师不愧是老师,然后以此为借口,封了杨赐一个临晋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再然后,又将杨赐提拔为尚书令,廷尉。要知道尚书令乃是三独坐之首,乃是毫无疑问整个大汉帝国最有实权的官职,本来为了制衡,刘秀当初在做制度设计的时候就将其特意设置成了六百石小吏,换言之就是和刺史一样,权重而位不高,就是为了不让这种权重之人培植党羽。结果他居然让杨赐在担任尚书令的同时担任廷尉,廷尉是九卿啊!而且还拥有一定的执法权,管理刑事案件,朝廷律法的。先封侯,再让他同时当尚书令和九卿,和直接让他以太尉的身份录尚书事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么?正常情况下,做皇帝的,再如何信任哪个大臣也是不可能让哪个大臣拥有如此大的权力的,除非是死前托孤,孩子太小。所以对杨赐的这个任命到底是冲着谁去的呢?这其实是已经不言而喻了。所以现在朝中的格局自然是:名义上,朝中地位最高的人是何进的,但他实际上根基最浅,一个臭杀猪的,此时他屁股底下估摸着已经烫得都燃烧了。实际上,拥有最大权力的是杨赐,曾经当过三次三公的人,现在当了尚书令。然而朝廷之外,没有各地两千石的支持,朝廷莫说是三路大军,就算是三十路大军也不会有什么屁用,而这一次的主战场却是在关东,是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是党人集团,关东世族集团抱团的地方。这三个人是一个有名,一个有权,一个有实,而刘宏和宦官在这一局上已经大败亏输,那么实际上,这所谓的三路主帅,自然也应该要代表这背后的三位大佬才是,自然也是一场属于权力的瓜分盛宴。“这一仗要说难,并不难在如何作战上,而是这背后错综复杂的政治平衡上,黄巾人数虽众,但蚁贼两个字放在他们身上是合用的,看上去虽然声势浩大,但要说实际上的战斗力,恐怕连当年羌乱的一半都达不到。”

至于咱们关西最终出了皇甫嵩而不用我,无非是他们都觉得皇甫嵩累世将门,比我这样的一个草根觉悟更高,也更听话一些而已。然而既然是以战功来分权力,我又如何能不为杨公好好的争取一番呢?他们想兵分三路,就让他们兵分三路么?别人不说,卢植,他凭什么要做这一军主帅呢?他们看人确实是挺准的,我这个人,素来都是不听话的,凭什么他们让我给皇甫嵩当副将,我就真去给皇甫嵩做副呢?“那老师是打算……”“第一,给朝廷上书,就说我麾下多是异族胡虏,我这名不正言不顺的也管束不住,他们不肯听我号令,请朝廷正式封我为匈奴中郎将。”

“第二,传令并州匈奴诸部,以及北地、安定诸东羌部,各族尽选调兵马,重组义从,随我出战黄巾。”

“第三,让郡中备好粮草,替我发征兵令,郡中所有汉人,十八以上三十以下全部集结,至于匈奴、杂胡、鲜卑,则每部各出勇士,来此集结。”

“这……老师您,您这是打算下司隶?”

“我去司隶干什么?给皇甫嵩锦上添花么?于我关西将门何益,于杨公又有何益?正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自然是要一路向东,过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上党,出井陉而入冀州,帮咱们这位卢将军撑一撑场面,去会一会张角的冀州主力了。”

闻言,一时间所有人全部都目瞪口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