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五年春,望平西南,辽水以东。
人间四月,春光万里。此时正是乡里闲人少、田间农正忙的时节。
辽东大地冰雪消融殆尽,土壤松动,万物萌发,满眼所见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以中原名儒士子为中心的聚居之地,四周皆是绵延的无主荒野。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时雨芒种,四野插秧。
但凡泽草丛生的肥沃土地,皆被耕犁出来种植庄稼,大片开荒出来的土地此时星点密布着插秧的百姓。躬耕辛劳的人们面朝黑土背朝天,皆在乌黑油亮的田地上忙碌。经过漫长冬日瑞雪的滋润与孕育,泥土的芬芳此时笼罩着大片大片的沃野,一派欣欣向荣。
山水不改,沃土依旧,安宁壮美的田园风光,直让人忘却了当今时局的风云动荡。
无论其间有多少英雄辈出和朝代更迭,有多少刀光剑影与悲欢离合,但是在这旷古沉淀的沃土面前,全部都变得如过眼烟云,不值一提。
千年以来,也只是麦尖青黄了千次,稻谷千次的插秧。
而这看似渺小的禾苗成长与忙碌的田间地头,默默支撑起了浩瀚深沉的华夏传承。
“启明!启明!”何咎满头大汗从村落跑来,一边急急走在田埂上,一边招呼着四处寻找高旭。
田地里一个身影动作熟练,以锄头刨开小土坑,然后用食中二指夹着秧苗插入坑中后,再赤足上前将坑土虚踩一脚,随后倒退着继续重复方才的动作,忙而不乱并带着一种特殊的节奏。
这名身形矫健挺拔的耕夫听到由远及近的呼唤声也不搭理,直到声音来至田垄不远才直起身来,一抬头露出了满头满脸的汗水,先用半挽起的衣袖拭去豆大的汗珠,这才转头向着田垄上急切的何咎咧嘴一笑。
“启明!我嘴上都急出了泡,你倒是不慌不忙呢!”若不是眼前的人挺直了身子,就这副卷袴脚、挽袖子弯腰插秧的模样,何咎走到近前都难以分辨出来。
“是无恙?如此心急火燎,是不是采买的耕牛到了?”高旭笑着露出一口招牌似的整齐牙齿。每日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使其身体健壮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久违的身心愉悦。这段时日以来明显能觉察出来自己的筋骨愈发得结实,气血格外通畅。
俗语云:麻不织不成衣,体不练不强壮。
整个漫长冬日间所积蓄的力量,也于这拂柳春风里勃然迸发,挽袖卷袴所露之处,呈麦色的一块块紧实贲突的肌肉群,在阳光下带着晶莹汗滴闪闪发亮,正如春日里蓬勃生长的万物,呈现出旺盛的朝气与活力。
这时于前面不远处也直起身来一人,长衫衣角挽在腰间,身体缓慢后仰活动着腰背,不住以手为拳敲打着后腰,舒展放松了几下后转身对着高旭道:“启明,且暂歇一时,你去看看有何事。”
“先生,无妨,我还可再插两垄地,倒是先生留意别伤了腰,快去那边树下喝口茶汤舒缓片刻。”高旭笑着对管宁道。
“却是比不了你这般少年,老腰着实不堪啊!”管宁笑呵呵点头,拍手拂去指间泥土,踏上田垄向田边的树荫下走去。
一棵树皮斑驳、枝干虬折的苍老枣树的树荫之下,摆放着一个形状古怪的木制器具,以两根弧形木条为主支架、且可前后顺着弧形摇动,此时正发出轻微的吱扭声慢慢摇晃着,上面慵懒躺靠着一位面色轻松、颌下斑白长须随风轻动的长者,正是美髯公王烈。
半睁半闭着眼睛假寐,享受枝叶间的和煦日光与微风习习,此时微微睁开眼皮望见管宁走来,惬意地开口笑道:“嘿呦,你这弟子真正是心灵手巧,这为我特制的木椅,哦……躺椅,果然是舒适!来来来,你也躺会喘口气。”说着王烈把着两侧的扶手便要起身。
管宁忙上前阻止道:“切勿乱动,彦方兄,你这病情稍有好转,可安分些吧,老实躺在此休养就是!”
说着端起一边小胡凳上的陶罐倒了碗茶汤,仰头大口饮尽,自喉咙里长出一口气时,只觉分外的畅快淋漓。
仿佛很是享受此刻,管宁仰首闭眼停顿了片刻,这才抹了把嘴边的些许汤水道:“启明心思机巧,这所谓躺椅恰如其名。我倒是想松泛一二,可这老腰却消受不得。”
说罢就地坐在田垄上,继续捶了几下后腰道:“启明近日催促我,跟着无恙习那五禽戏,几日下来倒颇为受用,等彦方兄有所恢复了,说不得也跟着练练……”
“嗯,我就这般无所事事便挺好,你可别拉着我,什么虎啊熊啊鸟的,我走动走动比什么都强……”
“彦方兄,试试也无妨,没准借以时日,还能跑能跳也不一定。”
“哈哈哈,幼安当我枯木逢春不成?”
管宁与王烈在那边树下说着闲话,何咎在这边对着高旭急道:“购来的两百头耕牛,拉着农具一并到了村口,那边乡亲们抢着要分耕牛呢!你快去看看拿个主意。”
因今春开垦荒地面积甚广,聚居村落所留种子远远不够,若是要赶在芒种之前垦地插秧尽数完成,耕牛便是必不可少的助力。高旭便从五千金的赏获中取出一小部分,交予何咎去望平及周边县乡采购庄稼种苗及耕牛农具,如若顺利的话,仅仅今春新开的土地便可达六千亩以上,加之以前所有的熟田,已过万亩良田。
如今耕牛农具已到,万事俱备,看着这脚下油黑发亮的肥沃土地,再加之岁末的数场瑞雪,今年的大获丰收便是指日可待!
高旭闻言笑道:“且不急,我已有章程,你我先去与先生商议一下。”
管宁正盘膝席地而坐,与王烈相谈甚欢,毫无中原名儒的身份架子,见高旭引着何咎来此,得知来意后便捻须沉思。
高旭大咧咧一屁股坐在管宁身旁,端起粗陶茶碗便豪饮一番,见到何咎立于几人身旁扭捏不已,淡然一笑也不介怀,随手倒了碗茶汤便递了过去。
何咎接过茶碗,左右看看,终选择一处长有些许青草的地方小心地坐下。
此时管宁缓声道:“如今这枣村聚有三百余户,丁口已达两千余人。耕牛若是购来两百头,便可均之两户一头牛,多出的且做救急和替换使用。两户人家轮换着每日使用耕牛,喂养照料之责便由这两户共同承担,如此,便公平无异议了。”
枣村之名,还是来自于高旭的建言“既有桃源,何妨枣村”一语。
皆因流民聚居之地日渐人丁兴旺,诸事顺遂,原先的蛮荒之地,百废待兴。若是总以无名之地,收纳数千百姓聚居耕读,总是不甚妥当。
加之村落与辽水间河畔的阳坡上,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绵延极广的原生野山枣树林,每年十月结出的山枣颜色澄黄泛红,口感清香爽脆,酸甜可口,为聚居在此的百姓们所喜爱。
高旭来到此地后便向管宁等建言,遂得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