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天佑来到近前朝着朱武抱拳道,“军师,四头领有消息传来!”说罢,将一张纸条自怀中取出恭敬的交到朱武的手中。
朱武展开一看,嘴角微微一笑,转身来到郑飞的身边道,“主人……”
郑飞接道,“可是那朝廷的钦差已经来了?”
朱武点点头,“正是!”
郑飞看着下方哈哈一笑,“朱兄,如果你是三大粮行,你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朱武立刻回道,“要么再垂死挣扎一次,看看能不能起死回生。要么就是……准备逃跑。”
郑飞冷哼一声,“起死回生?哼!传令给四头领等人,要他们连夜秘密写上上百张告示散满歙州城的大街小巷,上面就写,‘救命之粮,亦敢贪腐。哄抬米价,天理不容。贪官奸商,鱼肉百姓,还我义仓,民要吃粮,钦差已到,击鼓鸣冤!”。还有,朱兄亲自给汴梁那位赵良嗣写一封信,将此事的原原本本写清楚,再派几名清白的兄弟连夜赶去东京济世坊,将信交到赵良嗣的手中,请他务必将歙州义仓的真相上奏皇帝。”
朱武眼中一亮,“主人是要……?”
郑飞冷笑一声,“痛打落水狗!”
歙州城,天亮了,百姓纷纷起床走出家门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老李头刚刚走出家门,就见地上有一张白纸。
老李头走上前去捡起纸来一看。
咦?上面还写着字,只可惜自己不识字啊,完全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
老李头撇撇嘴,暗道管他上面写的什么,正欲收起来当个屁股纸用,却见一人刚好在门前经过,正是自己的邻居,会读书写字的赵书生。
赵书生对着老李头点头一笑,正欲继续赶往私塾,正巧看到老李头手上的纸便戏谑的笑道,“呦!李大哥也会读书写字了?”
老李头挠着头不好意思的笑道,“赵先生又笑话我了,我哪里有识字的本领,要不也像您一样去教教娃娃读书让人尊敬啦。”
赵书生听了这话心中便是极为的舒服,想想时间还早,便停下脚步来到近前笑道,“拿来给我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老李头赶忙将纸递了上去。
旁边几名邻居见状也好奇的围了上来。
却见赵书生一看到纸上的字,脸色瞬间便由笑转惊再转怒色!接着便冷哼一声道。
“这群蛀虫,也不怕遭了天谴!”
老李头一惊,小心的问道,“上面写的啥让赵先生如此生气?”
赵书生指着上面的字念道,“救命之粮,亦敢贪腐。哄抬米价,天理不容。贪官奸商,鱼肉百姓。还我义仓,民要吃粮!钦差已到,击鼓鸣冤!”
旁边有人迷茫的问道,“这是……啥意思?”
赵书生道,“就是……”突然发觉跟一群大老粗何必解释的这么清楚,便道,“就是说,咱们歙州百姓如今如此饥苦,都是那狗官知府和三大粮行搞的鬼!这是要咱们去找钦差击鼓鸣冤还咱们粮食和钱!”
老李头面色猛地一变!也是怒道,“对对对!就是他们!上次咱们发现义仓空了,那狗官还说过几日便有赈灾粮来,可现在都过去这么久了还不见一粒粮食,咱们又被骗了!赵先生你知晓事理,带着大家一起去吧。”
众人都是各个义愤填膺的看向赵书生。
赵书生只觉一股身负重担为民请愿的责任感猛地在心中升起,点点头振臂高呼道。
“走!咱们去找钦差!”
“找钦差!找钦差!”
“这是谁干的!”只听一声怒喝自歙州张府的一间房间里传出。
直吓得正要进屋奉茶的几名丫鬟一跳,茶盘一晃险些将上面的茶碗翻倒。
守在门口的袁管家瞪了丫鬟一眼,一挥手示意众丫鬟快走,不用再送茶进去了。
众丫鬟这才如释重负般赶紧低着头又顺着来路赶紧走了回去。
袁管家偷偷往屋内一看。
就见屋内正坐着三个人,三个一跺脚整个歙州城都要晃三下的人物。
张广审!孟云林!吕师囊!
但此刻,恼怒和担忧却写在了他们三个的脸上。
孟云林道,“现在可怎么办?知府衙门前又聚集了上万人,眼看上一次的义仓之乱又要……”
只听一人冷哼一声道,“这还不都是你的错!要不是你,何苦变成现在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