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分配方案,对六舅李立夏都是非常的优待。
3000分工分,曼掌生产队的工价是很高的,他们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还有比较大的经营权,别地方不能抓经济建设,他们可以。
所以,曼掌生产队的工价,每10分可以达到1元3毛,比内地大部分地方高很多。
六舅李立夏他们老家,10工分只有0。4元。
3000分工分,就可以分到390元的现金,平均到每个月,就是32。5元的工资。
这笔钱拿得很轻松,旱涝保收,并且事实上根本就不需要出300个工。
如果按每斤酒1到3分钱分成,1万斤酒的销量也不是问题,前几年,他们平均就有7、8千斤酒的销量。
低档次酒,一斤分成1分,高档次酒,一斤分成3分。
按这个比例分成,六舅李立夏的日子也会过得很好。
还没等秦耕做参谋,六舅李立夏就表态了,“我选择第二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假设出工300天算的,而事实上,六舅李立夏100个工都出不了,他拿这个钱,心里会不踏实。
拿提成就不同了,他负责品种的把控,拿多拿少其实是看业绩,他当然心安理得一些。
另外,六舅李立夏多精明的人,他看到的绝对不是眼前,而是几年之后,他就不相信企业不增长,今后,要是增加到3万斤的销量,他就会有5、6百元的收入了。
5、6百元收入,在乡里,可以横着走。
不过,再怎么精明,六舅李立夏还是有局限性的,秦耕赶紧更正计算方法,他说:“按销售价的3%给报酬吧。”
秦耕微笑着提出了新方案。
这个方案看似和原方案没什么区别,但若干年后,随着物价的上涨,3分钱不动,几年后等于归零,按照售价波动,六舅李立夏就可以躺赢。
波罕等人当场就答应了,并且写了协议,正式聘请李立夏做曼掌酒坊的总技术指导,报酬是销售额的3%。
六舅李立夏白天在秦耕家工作,曼掌酒坊并不是每天都有酒酿造,大约每3天有一次蒸馏,每次蒸酒都是从傍晚才开始,一直要蒸到下半夜,所以六舅李立夏每周只要去两次。
他对于发酵环节并不里手,曼掌寨子里有高手,他把关的环节是蒸馏,温度控制是关键,温度高了或低了,都会有其他成份的物质混进酒精里,所以,这个温度十分重要。
他曾经在外地帮别人酿酒,就被安排烧火,旁边,有一个很厉害的师傅指导他控制温度,他就是这样不经意学到了一门本事。
没想到这很不起眼的本事,竟然可以养家糊口!
六舅学会了骑马,也学会了骑自行车,加上勐养农场场部到曼掌寨子路程并不远,六舅很勤快,不酿酒的时候,他也经常去曼掌酒坊,跟着管发酵的师傅学习发酵。
人家管发酵的师傅是一个很老实直爽的农民,有人愿意学,他就愿意教,而六舅李立夏是一个有心的人,他知道,他这辈子的吃饭技艺估计就是这酿酒的技术了,他就准备把酿酒的每一个环节都搞懂,搞精。
秦耕见六舅专心研究酿酒,就从农场图书馆里借了两本酿酒的书,送给六舅学习。
六舅有高小文化的,后来闯南走北,学到的东西也多了,认字,相当于有了初中文化,关键是他本身聪明,所以,秦耕给他的书,他几天就看完了,并且有很深的感悟。
他把知识运用到曼掌酒坊,酒的品种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到了第二个月,酒的质量就稳定在一个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