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王老太太击鼓鸣冤状告顾廷烨杀了她大女儿王若与。
大臣们看不出来皇上是高兴还是不高兴,皇上面无表情的看着王大人问道:“王卿家,有何冤屈要劳烦你母亲在上朝的时候大敲登闻鼓?”
王大人从文武百官中走了出来,“臣,故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简王祐之嫡长子,同签书枢密院使王世平,状告顾廷烨杀害臣妹秘书丞康海丰之妻命妇王氏若与。”
皇上心里知道王世平今日将已故的王老太师搬出来就是想让他制裁顾廷烨。
瞥了他一眼道:“宣王老太太进殿。”
王老太太一进金銮殿就跪在皇上跟前可怜兮兮道:“顾候一剑穿胸,杀死我女儿若与,如今尸首停灵未葬,各路仵作皆可查验,恳请陛下明察秋毫,圣裁决断。”
顾廷烨虽然杀了王若与但他事出有因,也站了出来,对着皇上拱手道:“陛下,臣对此事有言要辩。”
皇上对着顾廷烨罢了罢手,看着王老太太道:“朕也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你可还有什么佐证吗?”
王老太太从袖子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证词,“顾候在侯府纵火一事,认证物证皆录在册请陛下阅览。”
內使将证词呈给皇上,皇上随意扫了一眼,“这么说是有人证?”
“是,就等陛下宣召。”
桓王眼看这件事对顾候越发不利便道:“父皇,此事事关重大,不如先听听顾候的辩白吧?”
“桓王说得对,顾候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顾廷烨还没开口便被王老太太打断了,“请顾候允许我家诸多人证上殿。”用余光瞧见顾廷烨并没有打算搭理她接着又道:“顾候,你敢吗?”
“难道我还怕你不成?”如果他真的怕王家,就不会杀了王若与了。
“陛下,拷问案情,需要人证物证俱全,陛下不如先听证词在听辩解。”他是王老太师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昨日王老太太亲自登门拜访,他说什么也要帮王家的。
“你们御史台参奏需案卷文牍俱全,今日案子突发也是你们御史台查问的事?”
这时又有一名受过王家恩惠的大人站了出来,“陛下,案件本应该交给开封府大理寺审问,但如今王老太夫人经由登闻鼓上殿,台谏二院受朝中委托,勘正较伪,不敢不问。”
皇上见此只好先宣人证上殿。
顾廷烨忍不住轻蔑一笑。
桓王就道:“你笑什么?”
“我笑做戏的要来了。”
“你还有心思笑,你的证人呢?”
顾廷烨并没有回到桓王的问题,因为他没想到今日王家会突然上殿状告他,所以他什么都没准备,但他还不算震惊,毕竟这件事也还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就算不是今日,也会是明日,后日···
小秦氏带着四房还有康王氏的儿子来到了金銮殿上。
顾廷烨瞥了他们一眼道:“陛下,那日臣刚进城门,便见家中失火,臣快马加鞭地赶回家中,正好看到那王若与手持利刃劫持了我还在襁褓中的孩子,还想刺杀臣妻,眼见就要血溅当场,臣不得不拔剑相护。”
王老太太听了顾廷烨的话,被气的浑身发抖,“这么说你是承认杀人了?”
顾廷烨冷笑一声,“王老夫人你不管教你的女儿,自有老天爷来管教,况且指不定我家这把火是谁放的呢!”
四房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平安回来,选择在朝堂上颠倒是非,“怎么起的火你不知道吗?你杀了王家女想毁尸灭迹就在侯府放了一把火。”
“太夫人,我家这火怎么起的你知道吗?”
小秦氏一脸无辜的看着顾廷烨,“是你在廷炜的院子里放的火,有人看见顾候指派他的手下石头,到我儿院子你去放火,王家姑娘是去救火的。”
“救火?我朝明定,每日有辅兵在观火台瞭望,一但起火便快马驰报,让各队衙门组织军队前去救火,用不着百姓,这王氏是贵妇女流,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如何救得了火?”
王老太太哭诉着顾廷烨的种种恶行,“她好心好意去救你家孩子跟娘子,你这个畜生却把她···”
顾廷烨冷笑一声,“谁是畜生还不一定呢!”要知道这王若与当初可是撺掇着王若弗毒害盛家老太太呢!
而且她已经被送去了内狱,没想到短短一个月竟然出现在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