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上金口一开,大方针定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怎么弄粮草,怎么凑钱的问题了。
只是,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方方面面都要用钱,国库也抠不出那么多钱支援前线。
群臣一片沉默,一个个都低着脑袋,生怕皇上点到自己。
开平帝看向杨太师,问道:“太师,你以为如何呢?”
杨太师出列,道:“臣以为,可以向全国富商要求捐粮。同时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一定能凑齐过冬的粮草。”
“富商们能捐多少?不要搞成了逼捐,闹得人心惶惶。”开平帝顾虑道。
“只要把任务分配下去,交由各州长官来把控,相信不会有太大问题,”杨太师道,“再许诺他们一些奖励,调动积极性,比如免税,比如边境贸易一开,会优先考虑捐粮的富商。”
“嗯,只能这样了。”开平帝道。
免税,那不是寅吃卯粮么,但也没办法,如今就是缺钱。
“度支部呢,有什么开源节流的法子?”开平帝问道。
度支部属于尚书台下管理财政的一个部,度支部的长官是尚书令,属于实权一把手,之前京城排水工程那么大一件事,度支部也只是派个主事去管理,可见这部门的派头多么大。
度支部马尚书上前一步,向开平帝行礼,禀报道:“回禀皇上,如今度支部花钱最大的几项工程,是治理江河、修整京城往各州的主干道以及军事方面的花费,这些都关乎国家命脉,不可以废弛,臣建议,可以从次一级的事务上面削减开支。”
“比如呢?”
“比如宫殿的修缮,排水系统的改善,这些并不急用,不管人力和物力上的花费却不小。”马尚书道。
开平帝陷入了沉思。
马尚书和杨太师在空中无声地进行了一次眼神交流。
“其他人还有什么想法么?”开平帝又问道。
他的目光落在虞上卿身上,说道:“虞上卿,大部分工程都是你们少府寺负责的,你最了解情况,你以为如何呢?”
虞上卿本来是来请皇上多给他们一些时间的,没想到度支部马尚书一开口,就是让他们的工程赶快下马。
这可怎么成,这些工程,没有一个是不重要的啊。
本来虞上卿最担心的是,工程进度拖慢了,会不会惹得开平帝不快,认为他们少府寺办事效率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