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一看徐盛沉不住气,喜怒形于色,心中对徐盛的评价,一下子低了很多,表面上却是大声责骂孙韶,并让卫士把孙韶带下去,并安抚徐盛道:
“徐将军安排已定,就算没有孙韶这点兵力参与防御,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他所献计策,深合“以正合以奇胜”的兵法要旨,既然孙韶夸下海口,我就让他去广陵迎战魏军,如果能够获胜,可将功折罪,如果损兵折将,则两罪并罚,我今后不再用之为将。”
徐盛一听,知道孙权心意已定,他心里非常不愿意采纳孙韶的建议,但他也无力回天,固执己见,只有下不了台。
徐盛和蒋钦、吕蒙、丁奉等一起学习兵法,也知道孙权如此安排是非常有道理的,一旦孙韶能够伏击曹丕军成功,很有可能迫使曹丕退军。
但这样一来,孙韶无疑将获得这次战役的首功,这可不是徐盛愿意见到的!
如果徐盛转而支持孙权的决定,让孙韶领军出战,无异于自打耳光。
他作为大军统帅,敬酒不吃吃罚酒,无论如何,也拉不下这个脸!
他当然没有抗争到底、和孙权彻底撕破脸的勇气,只能是唯唯诺诺而退。
孙权一见徐盛没有出言反对,当即派手下卫士飞马传令,让孙韶领军过江伏击曹丕大军。
徐盛认为自己这次大丢面子,好在孙权顾忌徐盛的面子,并没有公开下达军令,徐盛当然不会上传下达,整个江东军将领,都不知孙韶是奉命前往广陵。
孙权见徐盛并没有附和自己的意见,对他的沉默以对心知肚明,心中对徐盛不能通权达变很是不满,心里寻思着:等这次战争结束,把徐盛闲置起来。
徐盛丢了面子,没有在外面转悠的心情,吩咐丁奉领军巡视警戒,一个人闷闷不乐待在中军帐,谋划孙韶出战以后的应对措施。
按道理说,徐盛作为主帅,还是要对孙韶的出战表示支持,否则,孙韶的功劳,就真的与他无关了。
刚好,担任巡视警戒的丁奉前来回报:
“徐将军,孙韶引本部三千精兵,悄悄过江去了。”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安徽霍邱县)人。
他年少从军,骁勇善战,武艺超群,有勇有谋,人称。“万人敌“。
丁奉先后从属周瑜、吕蒙、陆逊等大都督帐下,参加过多次大战,他经常与徐盛搭档,虽然两人职位相若,但因为年龄小于徐盛,遇事都是以徐盛做主。
现在徐盛已经脱颖而出,但丁奉还是藏剑鞘中。
尽管如此,丁奉因为勇冠全军,每到作战时,常能斩将夺旗,也因为奋勇当先而时常负伤。
徐盛、丁奉,都是孙权培养的亲信将领,丁奉的表现虽然没有徐盛抢眼,但孙权也不会亏待自己的亲信,他因功逐渐地升迁至偏将军。
这次徐盛担任主帅,还是用丁奉担当他的副手。
丁奉奉命巡视警戒,看到孙韶领军过江,心知其中必有内情。
丁奉看似勇猛过人,但心眼而可不少。
他看到孙韶大摇大摆领军过江,并没有前去问询、阻拦,而是亲自回营向徐盛汇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