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非常三国TD攻略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曹操在取得冀州后,或许是惺惺相惜,亲自前往袁绍墓拜祭。在袁绍墓前,他给随从官员上起了形势教育课。曹操回忆起他与袁绍起兵抗董卓时有过的一次有意思的对话。当时,袁绍问他:〃如果大事不成功,那能据守什么地方?〃曹操反问道:〃先生意下是什么呢?〃袁绍说:〃我南边靠着黄河,北边有燕山,还有蒙古沙漠,如果南下就可以一争天下,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成功呢?〃曹操则说:〃我的方法是调动天下之人才,根据天道管理他们,这样就无所不能。〃这里表现出曹操与袁绍的一个根本性的差异: 袁绍崇尚武力,而曹操相信智力,袁绍只相信自己,曹操则依靠人才。

后来的事实证明,袁绍和曹操都将这些理念贯彻在自己的行动中。袁绍占据了冀州,兼有冀、幽、并、青之地,地之广,地势之险要,城池之坚固,非同时代的诸侯所能比拟,但袁绍刚愎自用,不善于网罗人才、使用人才,文如荀彧、郭嘉,武若张郃、高览等都先附而后离去,重臣如沮授、田丰等有谋而不用,或削其职权,或监而杀之,结果是〃据险固之地但不能用谋臣之言,拥百万之众却不能使良将将之〃。相反,曹操却罗致天下人才,权力日盛,常以周公自比,决心效仿周公虚心纳士,从袁绍手中网罗荀彧、郭嘉、张郃、高览,从刘表手中网罗蒯越、文聘等人。结果是袁绍败亡,曹魏君临天下。

在魏、蜀、吴三方中,曹魏一方的人才最盛,而且有源源不断的态势。曹操一方的人才储备,甚至为后来魏晋的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这一段历史,堪称一场长期的人才消耗战,而曹操的力量在整场消耗战中一直是最强大的,所以能够在这场竞赛中做到了〃最大、最强、最久〃。 也许正是看中了魏国这一特点,毛泽东多次开玩笑地自比为〃曹营〃,即最终代表大多数人的最强大的一方阵营。正是这种英雄惺惺相惜的缘故,这位伟大的开国元勋也非常欣赏曹操的领袖气质。

曹操之所以能网罗到超级人才郭嘉,说到底也是郭嘉首先看准了曹操的价值。曹操始终以惟才是举、知人善任著称于世。曹操在兖州时,便招贤纳士,文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毛玠等,武有于禁、典韦等。这些文武人才一直追随曹操,成为曹操南征北战的功臣。无论是武将还是谋士,只要为曹操效力,总能得到物质、荣誉、地位等方面的奖励。如曹操与张绣大战时,典韦为了掩护曹操,死拒寨门,最后死于乱军中。曹操亲自为他祭奠,痛哭着对诸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回到许都,又立祀祭奠典韦,封其子典满为中郎,收养在府。事隔一年,行军途中,经过典韦死难之地,曹操忽然在马上放声大哭,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亲自拈香哭拜,三军无不感叹。毛宗岗评道:〃哭一既死之典韦,而凡未死之典韦,无不感激〃。曹操如此重情重义,谋臣武将怎能不肝脑涂地,以死相报呢?

知人善任是政治领袖成功的秘诀。与曹操相同,自孙策临终授印起,孙权就以一个知人善任、具有宽宏度量的君主面目出现。孙策遗嘱说:〃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吾弟胜我十倍,江东必然不失。〃(第二十九回)

东汉末期,天下动荡,群雄逐鹿,人才之争是第一要务。在这一方面,刘备觉醒得最晚。刘备从顽童时起就做着皇帝梦,可是当曹操、孙权已成气候时,刘备依然惶惶然地奔波于各路诸侯之间,无立锥之地,究其原因,司马徽一语道破:〃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这里的〃人〃或许更偏向于智谋人士。的确,刘备为他人才观念的滞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他像〃困龙〃一样长期干涸而不得入水。司马徽的警示让刘备幡然醒悟,于是才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但诸葛亮出山之后,蜀国也并没有形成一个人才相互荐举、多元互补、优化组合的良性循环态势,蜀汉后期竟然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人才枯竭状况。当然这是后话,后面章节将展开分析。

在网罗人才方面,美国绝对是〃任天下之智力〃的行家里手。作为一个依靠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建设和发展起来的国家,美国政府深知外来文化精英和人才对美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尽管美国对外来移民的文化和技术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政策上的标准和宽严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对于它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那些在经济、科技、国防和文化等方面涉及美国重大国家利益的人才,总是极力通过各种政策法规和措施,不遗余力加以吸引。其政策的依托点是通过确立美国所需要的人才在移民法中所享有的优先地位,并通过亲属移民的安排解决这些优秀人才的后顾之忧。

吸引和鼓励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移民美国,是美国的一个传统。早在建国初期,开国元勋们就十分关注这个问题,他们明确表达了吸引、鼓励有技术的人移居美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美国在独立后实行了〃自由移民〃政策,大批移民来到美国,其中不乏具有一技之长的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移民,为美利坚共和国的早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大批移民的涌入,美国最终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移民限额制度,确定了限制入境移民人数和选择民族来源的原则。即便是在这些限制和排斥外来移民的移民法的框架之中,美国政府依然对美国所需要的人才敞开方便之门。规定美国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人士,包括艺术家、工程师、医生、律师、学者、宗教人士以及演员等,这些人在入境时不受移民限额的限制。还规定了〃优先限额移民〃的原则,在当时特别鼓励那些精于农业耕作并愿意以务农为生的移民入境,从而缓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农业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新的技术领域的不断出现,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对各种人才的争夺更为激烈。就美国而言,发展经济的考虑,特别是对人才的需求,是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一个重要动因,也是美国逐步调整移民政策,使之更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根本原因。

1990年移民法对限额优先原则作了修订,把家庭团聚和技术类移民分开,对技术类移民的优先权作了明确的分配,更加体现了美国政府对高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

技术类移民的条款发挥了明显的吸引效用,使得美国在毫无投资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据一些美国学者的研究和统计,1980年代,在美国各大学获得工科博士学位的研究生,55%是外国出生的,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留在了美国。同时,在美国各个行业就业的、持有博士学位的工程师中间,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是外来移民。据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项调查,美国所有大学中的工科教授,75%是外来移民,35岁以下的讲师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外来人才。

美国《商业周刊》曾乐观地评论道:〃美国高科技公司的下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将成为外来移民的天下。……从半导体到生物技术,美国的高科技工业如果要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就越来越需要外来移民中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美国吸引世界优秀人才的政策措施,对美国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低估的影响,同时也对世界其他国家在人才的需求上产生重要的影响。

日本为网罗外来人才,也适时调整了移民政策。日本在1980年代提倡10万人留学生政策以来,直至2007年为止,毕业于日本大学以及研究院的留学生人数已达12万。但是,鉴于有六成亚洲学子都希望留学欧美,使得日本目前有些焦急,预测增长数字今后会出现缓慢趋势。为了提升招生优势,日当局决定以放宽制度来增加留学生人数。2008年初,除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在上台时提及的30万留学生政策已获得正式发布外,还宣布欢迎通晓〃日语〃的人才长居日本。日本司法部还决定删除一些繁杂的留学申请手续,让海外学生更容易赴日本深造。

为了网罗人才,许多企业也都绞尽脑汁,用尽手段。〃微软收购雅虎〃事件的本质其实也是人才之争。比尔·盖茨就曾公开表示,雅虎价值超过400亿美元,并不是因为其丰富的产品、庞大的广告客户基础或者所占市场份额,而是雅虎的工程师队伍。他表示,微软需要网罗这些优秀工程师追赶竞争对手谷歌。

近年来,日本IT企业普遍面临着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这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瓶颈。为了广泛网罗技术人才,包括日本IBM公司、日本电气公司(NEC)在内的5家日本IT大企业相继推出了在家工作的弹性出勤制度,5家IT大企业在家出勤的员工总数将达3万人,可能占到其从业人员的一半。此次在家上班制度的全面推出,不再局限于育儿期的女性,系统开发部门的全部成员甚至公司的全体人员都可以享受这种新型出勤制度。公司把工作用的电脑借给在家出勤的员工,通过高速大容量的宽带网,在家出勤的员工可以和办公室的同事互动,一起完成系统开发和维护等工作。推出在家出勤制度可以为员工节省大量往返路途时间、给员工更多弹性的工作时间,受到了IT行业以年轻人为主、渴望自由创作的员工的普遍欢迎。目前,国内在传媒、创意、研究机构等一些单位,这种弹性工作制度也得到广泛应用,同样取得较好的效果。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员工忠诚度和归属感是〃杀手锏〃。因为员工归属感是衡量个人与企业之间匹配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员工对企业是否有归属感将决定着他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作为管理者,还必须经常和员工进行交流,而且仅仅是工作上的沟通还不够,必须花一些业余时间和他们交往,通过私人的交流与沟通,可以真实了解员工在工作中的挫折感和满足感,反映出对公司的真实看法。通过这些交流,及时总结并向公司高层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从而不断改进并完善管理。这就要考验HR(人力资源)总监承担多重角色的能力,既要坚持公司原则和制度,又要和员工成为交心的朋友,这个尺度并不容易把握。因此,与其说HR总监是做工作,还不如说是做人。业余时间的交流看似〃别有用心〃,其实是在优秀员工的管理上煞费〃苦心〃。

以巨人公司起家的史玉柱身边有所谓〃四大金刚〃,堪称经典案例。当史玉柱发不出工资、公司破产的时候,这〃四大金刚〃还是跟随他,并且为了企业的发展放弃了许多短期机会收入,但现在对比一下当时为了短暂的收益离开史玉柱的人,收入可谓天壤之别,这些〃金刚〃现在最差的也是千万富翁了。

阿里巴巴CEO马云和史玉柱一样,身上也都有着强烈的中国式〃侠义〃精神。马云的创业过程中也有18罗汉砸锅卖铁凑钱50万,出门只打〃夏利〃出租车,每人每月500元工资却始终不离不弃的故事。

马云的逻辑很有启发性,他对此有一番独到的解释。在他心中,员工第一,客户第二。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公司。也只有员工开心,客户才会开心。而客户们那些鼓励的言语,又会让他们像发疯一样去工作,这就会使公司不断取得发展。

调查显示,员工总是需要感受到自己受到公司的重视,才能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业内人士分析,有归属感的员工往往工作更加努力,他们的稳定性更高,更容易让客户感到满意,能够对企业的表现和长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 爱惜人才: 不要让人才哭泣

○ 爱慕,尊重,宽容,对高级人才往往只是基本的要件,在更深的功夫上,还要加上爱护才构成爱惜人才的完整定义。作为工作系统中的相关〃零部件〃,不仅要看到人才能够壮大己方阵营、削弱对手实力,能够为建奇功、立殊勋的长处一面,还要做到保护他们的薄弱一面,使他们不会因此而出差错,至少是尽量少犯错误。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在群雄中首屈一指的地位,而这场战争的决定因素却是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袁绍阵营里的谋士、曹操的老熟人许攸。许攸在袁绍那里献计,本来可以大败曹操,但不幸的是,袁绍倚重的一个小人与许攸不和,这时陷害许攸,却被袁绍听信。许攸感到在这里没有希望,而此时的敌手曹操却一向以爱才纳士闻名,于是决定前往投奔。

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可能是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就往外跑,这里面也可能是表示尊敬,因为按照古代礼仪,光脚见面是向对方表示敬意。后来曹操完全控制了汉室朝廷,汉献帝为了表示对曹操的尊敬就给他一个特殊待遇,允许他带剑穿鞋上殿。曹操光脚见许攸,显然是表示一种礼贤下士的态度,对特殊人才的特殊尊重。但是,许攸的好运并不长久,很快他就成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几乎是糊里糊涂地被曹操手下的大将杀了头。

许攸到了曹营之后,一共给曹操献了两计,除了上边那条火烧乌巢的计策,还有一条水淹冀州的计策。冀州攻下来之后,曹操进城了,许攸因为是曹操的老友,就喊着他的小名,吹嘘自己的功劳。可惜的是,曹操并未及时纠正他的骄纵,只是哈哈大笑,什么也没有说。这个态度使得他这个恃才轻狂的毛病进一步发展。接着,许攸见到得胜的大将许禇,更加无所顾忌起来,竟然被这个武夫一怒之下夺了性命。事后曹操还是表现出了爱惜人才的一贯作派,大为惋惜,深责了许禇,下令厚葬。但对许攸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从许多事例来看,曹操确实是一个很宽容的人。不仅是老友能直呼小名,就是痛骂他的人,也能容纳身边。袁绍曾请笔杆子陈琳写过一篇讨伐檄文,陈下笔千言,从曹操的祖宗骂起。后来袁绍打败了,陈琳做了俘虏,下面人把陈琳抓到曹操跟前,曹操说,陈琳啊,两军交战,发表这样的声讨书,这个很正常,不过呢,你骂骂我就算了嘛,你骂我父母干什么,我父母又没得罪你,不好吧。陈琳说,对不起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说,好好好,算了算了,你也是个人才,还做你的笔杆子吧。但是,这只是对秘书一类的文职人员,对于许攸这样的谋士,却大多是好见不好散。比如杨修,也几乎是由于曹操的一再纵容而导致被杀。如果曹操能够更好掌握批评教育的方法,他的旗下还会平添许多改造好的干部人才。

曹操是网罗人才的超级玩家,最终也因此成为超级赢家,他在这方面的热情之高、范围之广、收获之杂,在三国中无人能出其右。对曹操来说,英雄不问出处,抓住了实力才是真的高明。所以,曹操对人才的爱惜,主要表现为得到人才之前的求贤若渴,这个时候他对有用之才的心理是一种爱慕。然后在人才的使用上,他也能做到尊重、倾听,甚至人家犯了错,造成事故,也能以宽容之心处理。但是,如果从爱惜的完整含义上看,尊重、宽容以至爱慕,都只是基本的要件,对于高级人才来说,其实是最低水准。更深层次的爱惜,一定要考虑到人才毕竟不等同于生活中的好友知己,而是处于工作系统中的一个有作用有功能的相关环节的特点,就需要特别关心人才在这个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