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的步法和他练习的兵家连环拳几乎凑不到一块,如果自己要换成八卦掌的步法,那就是要走偏了。浪费的时间更多了,成效反而不如从前。
怎么样提升他练习连环拳的步法,如今连环拳的招式之中的步法,他仅仅领略了一个过步箭窜的‘箭’字,过步箭窜是一招上下齐攻的招式,讲究拳似流星发腿似箭。
过步箭窜也是爆发性的步法,直线前进,速度极快。但是却不利于范围的攻击之中灵敏转身。
其他打法招式之间的步法如何进行,他却跟本不知道。
每一套拳术都有它自己的步法,步法就隐藏在拳术的打法之中,练到了,自己把拳练明白了。步法自然就出来了,如果用其他的步法加入到你自己原来练习的拳术,那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这是他爸爸董照告诉他的话,董广是很相信自己父亲的话的。练拳至今,他见过功夫不错的人也算是不少了,但是没有一个人的功夫可以达到他父亲的层次。
高手的话是最具有权威性的,至少大多数人开始学拳的时候,都必须有老师指点。这就是因为你内心相信老师所说的道理。
连环拳术的步法的运用不是一时半会能琢磨透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消一个大馒头。这些道理董广还是明白的。他只能等这些积蓄慢慢沉淀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再去慢慢探讨这些道理,把这种功夫练到他自己身上。
科技和武术之间其实是有相通的道理的,科技假手于人,把科研工作者把自己明白的道理,用外来事物印证,从而发明出普通人都可以运用的‘神器’。
而武术则是以自身为天地,把自己明白的道理,在内心加以印证,再通过自己的身体表现出来。到最后哪怕成仙作祖,但是有的东西大部分人无法了解,听不明白的时候,他也只能曲高和寡了。
两者一个是达则兼济天下,一个是穷则独善其身。
一个是把机器发明的简单实用,一个是把自己的身体练习到灵巧通透。
自己的脚功,不是一时半会能练的上去的。董广又转而思考起来另一个问题。那么自己以后遇见练习八卦掌的对手该怎么应对。
一边思考,一边跟杨松祎和中年道士向前走着。他们两个人在说着什么,交谈什么自己却全部没听。
这个中年道士能甩翻他,虽然用的是巧劲。但是这也是说明了自己的脚步还不够稳,不够扎实。那只要自己把桩功练稳固,练习扎实不就可以了吗。
对方摔不了他,他直打直进。这个道士到时候一击一击却对他根本没有多大效果。这也算是对于八卦掌练习者的另一种防备方法了。
可是该怎么练习桩功,怎么样继续把自己的桩功境界往上提升。从刚开始找重心,练习单腿站,单腿站练稳以后。董广开始练习虚步单腿站,增强腿的力量。
之后闭目单腿站,清除心里面的杂念,这样在格斗中,发手自然会比一般人更快,心中没有那么多杂念。练起拳来进步自然会更快。
董广接下来练习闭目虚步单腿站,这样练习能帮助他凝聚精神,闭着眼睛虚步单腿站是需要打起来精神的,把自己精神集中起来稳定自己的身体。容不得一点弄虚作假。
凝聚精神的好处是潜移默化的,没那么明显。但是偶尔能帮助到他察觉对手出拳时候的更多破绽。
精神力并不像神话中写的那么简单,能直接增幅战斗力。可是对人的生活却是至关重要的,能帮助人更快理解周围的事物。有一句话叫做聚精会神,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转眼间三个人转的也都差不多了。太阳也慢慢爬到了天空的正中间。
“杨松祎,我送你一句话你记住,每逢大事有静气,不信今世无古贤。走吧,一起吃个饭,你们该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事方式,这个中年道士却是喜欢这样生活。在董广杨松祎进门的瞬间,就表现出来不欢迎的姿态。
这是一种假装生气的样子,但是未必不是这道士的真实写照。他讨厌无缘无故的就有人借着论道的名义来打扰他平静的生活,很多道士嘴上的道却是修炼到家了,但是却容不得别人一辱一骂。
甚至脾气大的还要跟人当家对骂,道法不是为了让你修成圣人,可是把事情浪费在无缘无故的动气之上就有点可笑了。世人修嘴不修心,济公修心不修嘴。这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第五十一章 打法的层次
中年道士其实也出来了,在刚开始难为董广的时候,董广还没有生气。杨松祎就上了脾气,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董广拦住了杨松祎,愿意自己受罚。
每逢大事有静气,不信今世无古贤。
这是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写的要告诉杨松祎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